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任何時代的人都一樣,要想有所成就,都要具備一些基本條件。傳統社會中,讀書入仕是人們夢寐以求的;商品社會裏,資本是經濟發展的必需;而在當今的信息時代,沒有知識和技術就會無所作為。


    曾國藩生在科舉時代,讀書入仕是他惟一的選擇,“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他的美好夢想。當時作為社會底層的人要想改變自己及家族的命運,隻有走“學而優則仕”的讀書做官道路。


    曾國藩之前,曾家從來未曾出過什麼光宗耀祖之人。曾國藩的祖父沒讀過多少書,青年時好吃懶做,到處遊蕩,按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吾早歲失學”,到壯年時才好不容易混上了地方士紳的身份,這才以不做學問為羞恥,遺憾自己一生沒有功名,因此他喜歡宴請人士,並感到這是很開心的事情,同時寄望於兒子曾麟書,督促兒子一年到頭要勤於苦讀,以期有所成就。然而,曾麟書天生就比較愚鈍,“累困於學政之試”,至道光十二年(1832)已43歲,經過了17次考試才中了舉,入了縣學,在科場上很不順利。因此,曾麟書隻得把希望寄托在兒子曾國藩身上。這樣一來,曾國藩就成了曾家兩代人的希望所在,凝聚了祖父輩和父輩光大門第的全部希望。


    “平生因學而困苦,課徒傳業者蓋二十餘年”的曾麟書,從曾國藩6歲起就把他帶在自己的身邊,無論出門還是睡覺,從早到晚給他講書,如果不懂就再講,頗有耐心。這樣的家庭期望,這樣的家庭教育,對曾國藩走上“學而優則仕”的道路自然是理所當然了。


    曾國藩5歲時就學習認字,6歲時正式開始讀書,7歲起跟從父親曾麟書學習。曾麟書深受曾家“不學為恥”的家風影響,一輩子都在“發憤攻讀”,曾國藩從小就有很高的誌向,無論讀書還是做事,都有一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倔勁,這與他父親的教導有關。


    曾麟書自知天分有限,沒有什麼秘訣可以傳授給兒子,可從幾十年的經曆中,他悟出一條真理:“有誌者事竟成!”因此,他自有一套方法,那便是不厭其煩地礪其誌,耐心指導,每天從早到晚,不停地督促兒子。不論睡在**,或走在路上,曾麟書都要考一考兒子的功課,一定要曾國藩把書背得滾瓜爛熟,他才滿意。他要求兒子,書一定要記牢,字一定要寫得工整,辦事一定要盡心盡力,還常自我解嘲地說:“因為我自己很笨,所以教起你們這些笨子弟來,一點也不感到厭煩。”


    曾麟書就是這樣磨煉曾國藩的“誌”的,因此在曾國藩幼小的心靈裏,便立下了發奮苦讀,求取功名的遠大誌向。為此,他青少年時代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刻苦讀書,百折不撓。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明他讀書的勤奮。一天,曾國藩在家背書,可有一篇章就是背不下來。這時有個賊正潛伏在他的屋簷下,準備等他背完睡覺後動手行竊。可曾國藩因一直背不下來,就不去睡覺。賊等不及了,跳起來大怒道:“你這個笨蛋,背了這麼多遍還背不下來,我都聽會了!”說完,那個賊果然背誦一遍,然後揚長而去。


    賊雖然比曾國藩記憶力好,但他隻配做賊,而曾國藩雖然當時沒有背下來章,但後來卻成了傑出人物。這說明一個人的天賦雖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立誌,如果曾國藩少年時期沒有在父親的嚴教下,立下遠大的誌向,也許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了。也許你覺得這個故事有虛構的成分,但用它來說明立誌對於一個人一生發展的重要性的道理是完全可以的。


    對曾國藩讀書,曾麟書可謂盡心竭力。曾國藩6歲時,曾麟書聘請名師陳雁門教他讀書識字,7歲多時,曾麟書因參加童子試屢試屢敗,便設立私塾“利見齋”,授徒十多人,一邊貼補家用,一邊輔導曾國藩。曾國藩從這時起跟著父親學習,學了整整8年。


    曾國藩是個有誌向的人,有過被賊奚落的經曆後,他在學習上更加刻苦,記憶力也大為提高。在父親的訓導下,他養成了良好的習慣,8歲開始學習《孝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9歲已讀完了“五經”,開始學作八股章了,接著曾麟書繼續指導他讀《詩經》。曾國藩練字,先後臨摹了顏真卿和柳公權的字帖,同時也學習了黃庭堅字帖。10歲時,二弟曾國潢出生了,父親對他說:“你現在有弟弟了,就以《兄弟怡怡》寫篇章吧。”曾國藩寫完後,父親看了高興地說:“中出現了至情至性之言,以後你必能守孝悌之道,繼承家業了!”


    有個故事充分體現出曾國藩當時學習的執著。一天,曾國藩和妹妹一起跟著父親外出,父親看到路邊有棵“狗尾草”,馬上出了一句上聯:“狗尾草!”妹妹馬上迴答:“雞冠花。”一會兒,他們經過一座橋,父親又隨口出一句上聯:“觀風橋。”兄妹倆都沒有對出。三天後,曾國藩突然跑去對父親說:“聽月樓。”父親一聽,對兒子的執著大加讚賞。


    曾國藩10歲時,有一次跟隨外祖母去提水,不小心掉進井裏,幸被外祖父江沛霖及時救起,才沒有被淹死。江沛霖認為這是江家與曾家的祖德相報所致,就以外孫掉進井裏差點“浸(淹)死”的諧音預言:外孫將來一定會成“進士”。後來,曾國藩果真賜同進士出身,人們都說他外祖父當年說得準。


    曾國藩14歲那年,有一天,他父親的朋友衡陽廩生歐陽凝祉到湘鄉來看曾麟書,見了曾國藩的八股稿,十分讚賞。歐陽先生是衡州府作八股章的能手之一,能贏得他的稱許頗不容易。曾麟書請歐陽先生出個題當麵考考兒子。為了試一試曾國藩的真才實學,歐陽凝祉出了一道詩題,詩要以“青雲共登梯”為主題,叫曾國藩當場作律詩一首。曾國藩詩成後,歐陽凝祉大為驚喜,稱讚說:“這種語氣分明是金華殿中人才會有!”他認為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當下便將女兒許配給了曾國藩。


    曾國藩除了繼續苦學八股詩之外,曾麟書還教他讀些史記、選之類的書。道光五年(1825),曾國藩隨父親到長沙府參加童子試,居然得了第七名,但曾國藩非常自負,他認為考官閱卷不公平,為諷刺考官兩目無光,還特地買了副老花鏡作為禮物送給考官。


    曾麟書感到兒子的確是可造之材,決心好好培養。但他又覺得,自己連考十幾次秀才不中,若讓曾國藩繼續跟在身邊,恐怕會誤了兒子的前途。他聽說衡陽有位汪覺庵先生,八股試帖教得極好,於是便在曾國藩19歲後,把他送到了汪先生設立的唐氏家塾去念書,之後曾國藩又到本縣的漣濱書院學習。經過名師的指點,曾國藩的學識果然大有長進。


    道光十八年(1838年),又到了大考之年,曾國藩經過幾年的鑽研琢磨,既期待這一天的到來,又害怕這一天的到來。上一次科考不中,在他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創痛,他不再像頭一次大考之前那樣興奮不已,躊躇滿誌,而是擔心再一次名落孫山,使自己再一次蒙受羞辱。然而,他決不肯放棄這一寶貴的機會,因為他深深知道,若想出人頭地,幹一番事業,就得走這座獨木橋,哪怕前麵有千難萬險,他也要走過去。


    臨行前,妻子少不了千叮嚀萬囑咐,兒子們也少不了撒嬌流淚,依偎難舍。父親曾麟書拿出家裏僅有的一點錢交給國藩,弟弟也湊了一點錢給國藩,祖父曾玉屏把預備給自己買壽木的錢也拿了出來,但還覺得不寬裕,又向親戚借貸了二十二串錢,總算把上京趕考的費用湊齊了。曾國藩掂掂袋子裏的錢心裏沉甸甸的,眼淚止不住又湧出來。為怕親人難過,他還是強裝笑臉迴過頭來安慰他們。曾國藩清楚,這些錢來之不易,他想萬一這次科舉不中……他不敢往下想,轉過身去踏上了去京之路,他再也沒有迴頭看,一直走向前去,可是眼淚卻怎麼也控製不住,嘀嘀嗒嗒地落了下來。


    曾國藩盡管省吃儉用,到京城時也隻剩下十串銅錢了。曾國藩為了迎接大考,又像前一次一樣,閉門謝客。這裏麵不僅是臨陣磨槍,也有少應酬少花錢的原因。幾天過後,大考開考了,曾國藩展開試卷一看考題是:“寬猛相濟”,正合己意,內心禁不住一陣激動,待平靜下來之後,他飽蘸筆墨,刷刷點點,幾乎是一氣嗬成,頭一個交了卷子走出考場。三場過後,他長長地吐了口氣,心裏想:“這迴定拔頭籌”,喜滋滋地迴到會館,買了四兩燒酒,幾樣小菜,邀集幾個舉子一同喝起來。


    半月過後,他正焦急地邊看書邊等待傳報,街上不時傳來傳報的馬蹄聲、喊叫聲,唯獨不見有人傳報自己。他想:“難道這迴又落第了不成?”想到這裏,書也看不下去了,一個人在屋子裏來迴打轉。正在這時,忽然聽到外麵有人高喊:“哪位是曾國藩相公,快來接喜報。”曾國藩一聽,喜出望外,推開門,三步並作兩步來到門前,對報喜的人說:“在下就是。”傳報的差役,打開喜報,隻見上麵寫著:“三甲第四十二名進士曾國藩”,他一連看了好幾遍,待確信自己真的得中後,才接過喜報,賞給傳報差役一串銅錢,盡管他這時袋子裏隻剩下兩串銅錢了。


    曾國藩在朝考中又獲得一等,被點為翰林院庶吉士,他一下子從一個窮秀才一步登天,前來賀喜的人不斷,自然免不了送給他些銀子。他名也有了,錢也有了,拜過主考官、吏部大人,便急忙打點行裝往家奔了。


    曾國藩考中進士的消息,早有人從京城捎給了家裏。得知他迴鄉的日子,父親派二兒子國潢趕上馬車去接他。曾國藩從京城返迴故裏的時候已是年終歲尾,一路上人們忙忙碌碌,正采買年貨,準備過年。白楊坪這個小村子幾百年也沒出過什麼大人物,如今曾家有人中了進士,鄉親們也跟著高興。多少天來,曾家門前來祝賀的人絡繹不絕,連縣裏府上也派人送來了賀禮。曾二公玉屏老先生古稀之年,終於盼來了光宗耀祖這一天,比誰都高興,掐指計算著日子,盼望著長孫衣錦還鄉。曾國藩迴到鄉裏,人們前擁後簇,又敲鑼鼓,又放鞭炮,小小的村子裏到處迴蕩著歡樂的笑聲。曾國藩沐浴在親友的熱愛之中,十分受感動,曾寫這樣一首詩抒發心中的感受:


    高嵋山下是儂家,歲歲年年鬥物華。


    老柏有情還憶我,天桃無語自開花。


    幾迴南國思紅豆,曾記西風浣碧紗。


    最是故國難忘處,待鶯亭畔路三叉。


    在歡宴他的酒席上,玉屏老人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當著親友鄉鄰的麵,囑咐他說:“我們是務農的人家,即令富貴也不能忘本啊!”曾國藩恭恭敬敬地垂手而立,待祖父講完,抱拳秉手向席間親友鄉鄰深施一禮,充滿感情地說:“生我父母,養我故鄉,情深似海,沒齒難忘。我定當不辜負親人厚望。”親友鄉鄰都知道曾二公家教甚嚴,無論是哪個子孫,如若犯了錯誤,往往在稠人廣眾之中,大聲嗬斥,一點都不寬假。嚴格的家教,才使得曾國藩內剛外柔,具有堅韌不拔的品質,這對於他日後成就大業有著決定性作用。


    曾國藩過了些日子進京做官去了,其他人等還是留在白楊坪鄉裏,教書的教書,種田的種田,依然保持著先前勤儉樸素的生活,就是曾二公也是時常到自家菜園幹些活計,與曾國藩沒做官以前幾乎沒有什麼改變。曾國藩每年寄些俸銀給家,一連幾年不迴家,正如他祖父說的那樣:“大孫子當了翰林,讓他安心去做他的事業吧!家中的食用,千萬不要拖累他!”


    父親麟書晚年曾命國藩書一聯懸掛廳堂,這一聯語是這樣寫的:


    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


    無官守,無言責,時事不聞不問,隻將艱巨付兒曹。


    曾國藩每每迴憶起往昔的一切,總是以“粲粲諸弟,雁行以隨”自豪。這多半由他的祖父玉屏先生的“有蓄不施”而來。他治家,也是以祖父為榜樣,貫徹“書,蔬,魚,豬,早,掃,考,寶”。督妻子侄用心讀書,種田種菜,養魚養豬,早起掃屋,祭祀祖先,親睦鄉裏。他的這一套治家之道,被後來人廣為傳誦,起了很大影響。


    除了發奮讀書外,曾國藩為磨煉自己的誌向,還曾兩次改名。


    道光十年(1830),20歲的曾國藩到衡陽唐氏家塾讀書,師從汪覺庵。道光十一年(1831),他迴到湘鄉縣後,肄業於漣濱書院,院中山長劉元堂、郭嵩燾、胡林翼、左宗棠、劉蓉、劉長佑等後來都成為了他湘軍中的將領。


    21歲時,曾國藩將當時的名字“子城”改號為“滌生”,後來他在日記中是這樣解釋為何改號的:滌者,取滌其舊染之汙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也。


    “滌生”就是“見善思齊,有過則改”的意思,可見曾國藩時刻不忘砥礪自己幼年時立下的遠大誌向。英雄人物之所以成為英雄人物,就是因為他們能夠時時反省,時刻嚴於解剖自己,以實現自己確定的遠大目標。


    正是在名師的指點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曾國藩在學業上突飛猛進,取得了一個個可喜的成績。道光十三年(1833),23歲的曾國藩參加科試,竟補上了縣學生員。道光十四年(1834),24歲時進入省城嶽麓書院讀書,這年,參加甲午鄉試的他中試第三十六名舉人。曾國藩自5歲開始識字讀書,讀到這時已過了十**年的光景,與他父親43歲才入縣學相比,他應該算是成功者。所以,曾家上下歡欣鼓舞,大擺酒席,招待親朋好友,熱鬧了好幾天。


    曾國藩在中舉後的當年冬天,第一次離開家鄉,獨自北上趕往京城,參加次年春天的禮部會試,但第二年三月第一次參加會試的他卻名落孫山。然而,擁有很高期望、進取不止的曾國藩依然高唱著“匣裏龍泉吟不住,問予何日斫蛟鼉”!


    可巧,這年適逢皇太後的六十大壽,照例增加會試恩科一次,所以第二年還有一次機會。但從湘鄉到北京,千裏迢迢,來迴的路費不少。曾國藩在征得父親的同意後,決定在京留住一年,等待參加明年的恩科會試。好在京師有一所“長沙會館”,長沙府的應試舉子住在裏麵,花費極少。


    曾國藩在北京居住一年多,眼界漸廣。他除了繼續勤研經史外,又對唐宋的詩詞和古發生了很大的興趣。他覺得可以任意發揮見解的古,遠比那拾古人牙慧而又縛手縛足的八股更有生氣,也更有意義。


    但道光十六年(1836)的恩科會試,曾國藩又沒有被錄取。他雖然頗感失望,但想到自己隻有26歲,將來的機會還多,因此,這一時的挫折,也就淡然置之了。


    放榜後,曾國藩立即收拾行裝,搭乘運河的糧船南返。雖然會試落榜,卻使這個生長在深山的“寒門”士子大開眼界,他決定利用這次迴家的機會,做一次江南遊,實現“行萬裏路,讀萬卷書”的宏願。這時曾國藩身邊的盤纏已經所剩無幾。路過睢寧時,遇到了知縣易作梅,也是湘鄉人,他與曾國藩的祖父、父親非常熟悉,與曾國藩也相識。他鄉遇故人,易知縣自然要留這位老鄉在睢寧縣玩幾天。在交談中得知曾國藩會試未中,但從其家教以及言談舉止中,易知縣看出這位老鄉是個非凡之人,前程無量。他見曾國藩留京一年多,所帶銀兩肯定所剩無幾,有心幫助曾國藩。當曾國藩開口向易知縣借錢做路費時,易作梅慷慨應允,借給曾國藩一百兩銀子,臨別還給了他幾兩散銀。


    經過金陵時,曾國藩見金陵書肆十分發達,流連忘返,十分喜愛這個地方。在書肆中,曾國藩看見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愛不釋手,自己太需要這麼一部史書了。一問價格,曾國藩大吃一驚,恰好與他身邊所有的錢相當。但他還是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部史書買下來。書商似乎猜透了他的心理,一點價都不肯讓,開價一百兩銀子一毫也不能少。曾國藩心中暗自盤算:好在金陵到湘鄉全是水路,船票既已交錢定好,沿途就不再遊玩了,省吃儉用,所費也很有限。這時已是初夏,隨身所帶的一些皮袍冬衣也穿不著了,幹脆送去當了,勉強還可湊足迴家的盤纏。


    於是曾國藩把一時不穿的衣物,全部送進了當鋪,毅然把那部心愛的《二十三史》買了迴來,他如獲至寶,心理上得到極大的滿足。他平生第一次花這麼多錢購置書籍,此一舉動顯現了曾國藩青年時代的誌趣。在曾國藩的一生中,他不愛錢、不聚財,卻愛書、聚書。


    迴家以後,父親曾麟書得知他當了衣服借了賬,花了上百兩銀子買迴一堆書,非但沒有責備,反而鼓勵他說:“爾借錢買書,吾不惜為汝彌縫(還債),但能悉心讀之,斯不負耳。”曾麟書多年考科舉,最終隻是個秀才,所以他鼎力支持兒子讀書上進。


    父親的話對曾國藩起了很大作用,望著慈祥的父親,曾國藩暗暗告誡自己,從此閉門不出,發憤讀書,並立下誓言:“嗣後每日點十頁,間斷就是不孝。”


    曾國藩發憤攻讀一年,這部《二十三史》全部閱讀完畢,此後便形成了每天點史書十頁的習慣,一生從未間斷,一部《二十三史》爛熟於胸。這樣,自京師會試以來,就使曾國藩養成了對古和曆史的愛好,為以後更為廣泛地研究學術問題,總結曆代統治者的經驗教訓,參與治理國家和社會打下了基礎。所以,他後來迴顧自己的讀書治學過程時說:“及乙未到京後,始有誌學詩、古並作字之法。”


    道光十八年(1838),又值三年大比,但曾國藩家中為了上次的進京會試和償還易知縣的借款,此時已無餘款可供他作再度進京的旅費。幸得親戚族人幫忙,借來三十三吊錢,曾國藩才得以成行。到京後,隻剩下三吊,倘若這一科再不中,少不得又要舉債迴家。


    三月禮部會試,曾國藩得中三甲第三十八名。四月,中了正大光明殿複試一等,殿試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參加朝考入選後,他於五月初二得到皇帝召見,之後授為翰林院庶吉士。至此,曾國藩走完了自己的科舉之路,實現了“學而優則仕”的誌向。


    關於曾國藩入翰林有這樣一個說法:他考中進士時,殿試名列為三甲等級。這一等級大多入不了翰林,曾國藩大為失望。當時任編修的勞崇光頗有名望,安慰並挽留他,說將為他幫忙。不久,他讓曾國藩寫詩分別送給顯貴之人。果然,曾國藩很快被列為高等,進入了翰林院。這說法雖顯得曾國藩有幸運之嫌,但他若沒有平時的磨煉功夫,是不會有這一結果的。涉世之初,就可見曾國藩處世之大端,這是深受家風熏染,把握誌存高遠,並為這一誌向刻苦自勵、辛勤實踐、百折不迴的結果。隻有這樣,才能取得一張成功的人生入場券。


    科舉時代的翰林,號稱“清要詞臣”,前途最是遠大。內則大學士、尚書、侍郎;外則總督、巡撫。很多人到了翰林這個地位,已不必在書本上用太多的工夫,隻消鑽營門路,頂多作作詩賦日課,便可坐等散館授官了。曾國藩來自農村,秉性淳樸,毫無鑽營取巧的習氣,在京期間勤讀史書,倒培養出一股“以澄清天下為己任”的誌氣來,書生變蛟龍的時日已不遠了。


    在中舉的鼓舞下,28歲的曾國藩又將名字由子城改為“國藩”,就是“為國藩籬”的意思,誓做屏衛國家的重臣。曾國藩經過十**年的苦讀,於道光十三年(1833)始入縣學,磨煉了5年之後才中進士,他從識字讀書到開始踏上仕途,耗盡了23年的時光。


    這位遠居山村,出身寒素的倔強小夥子,從此由“田舍郎”一躍而進入了“天子堂”,能不能成為國之屏藩,就全靠他自己的努力了。


    在經過二十幾年的刻苦學習後,曾國藩終於進入了翰林院,步入到了“貴人”的行列之中,實現了少年時代就立下的遠大誌向。此時的他感覺前途無限,便春風得意地產生了一定要做一個屏藩國家的重臣的誌向,將少年時代的理想又升華了。為此,他常在詩歌中抒發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國家棟梁的高遠誌向,並堅信終有一天自己會一鳴驚人的。


    道光二十五年(1845),曾國藩在給好友劉蓉的信中,明確地表示了自己的宏圖大誌:故凡仆之所誌,其大者蓋欲行仁義於天下,使凡物各得其分;其小者則欲寡過於身,行道於妻子,立不悖之言以垂教於宗族鄉黨。其有所成與,以此畢吾生焉;其無所成與,以此畢吾生焉。


    後來,他在寫給諸弟的家信中也說:“君子之立誌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聖外王之業,而後不忝於父母之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


    曾國藩按照儒家傳統來要求自己,他堅信隻要立誌不移,經過奮發圖強,一定能實現宏偉誌向,兩次改名就是他立誌的最直接表現,不是一時的心血**。


    曾國藩把立誌看作成功的前提。他曾說,人茍能立誌,則聖賢豪傑何事不可為?君子要立誌,立定了大誌向,才能夠吃苦,有恆心。立定了大誌才能有遠見,有定數。


    後來,曾國藩在事業上所取得的成就,與他砥誌不渝是有著密切關係的。曾國藩的立誌、為學、辦事等方麵,對青年時代的**影響極深。1913年,**進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後,很下過一番工夫讀曾國藩的著作。《曾正公全集》中的《家書》、《日記》,**都讀過。《家書》有一千多封,內容極為廣泛,無不涉及。**對《家書》及《日記》中的一些見解觀點,可以在他於長沙求學期間的筆記《講堂錄》中看到。他的老師楊昌濟在解釋曾子“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之言時說:“吾無過人者,惟於堅忍二字頗為著力。常欲以久製勝,他人以數年為之者,吾以數十年為之,不患其不有所成就也。”這段話的主旨與《曾國藩日記》中的數則均有淵源關係。**在《講堂錄》中記道:“以久製勝。即恆之謂也,到底不懈之謂也,亦即積之謂也。”可見,**對老師十分注意從道德倫理和為人做事等方麵入手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十分讚賞,這對**的成長及其以後所表現出來的鋼鐵意誌,影響極大。


    曾國藩認為,凡做事,都要有誌向,人生當有人生之誌,為學當有為學之誌,修身當有修身之誌。關於人生之誌,曾國藩有從“雉卵變蛟龍”到“國之藩籬”的自信,因而後來才得以成為“中興名臣”。關於為學之誌,曾國藩認為,士人讀書,第一要有誌,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關於修身之誌,曾國藩一生著力效法標準人物,就是後來他和太平軍決戰時,仍將中國幾千年來的名家重新估計,命兒子曾紀澤畫其圖像,懸諸壁間,還作《聖哲畫像記》一,作為終身效法的標準人物,以使自己的人格更臻於完善。中寫道:古之君子,蓋無日不憂,無日不樂。道之不明,己之不免為鄉人,一息之或懈,憂也;居易以俟命,下學而上達,仰不愧而俯不怍,樂也。自王、周、孔三聖人以下,至於王氏,莫不憂以終身,樂以終身,無所於祈,何所為報?


    曾國藩認為人生有了高遠的誌向,行動都不失為高明之舉。若無破釜沉舟之誌,何必遠行百裏之外呢?他常舉一則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來說明這一人生哲理。故事說,一隻貓頭鷹因當地人厭惡它的叫聲而想遷到別處去。當時就有人對它說:“你難道不能換一種叫聲嗎?否則,搬到哪裏都不會受人歡迎的。”曾國藩說立誌正是這樣,可以使人心靈寧靜充實,他在41歲時曾自省說:


    沒有方向就不能保持寧靜。誌向沒樹立,見識又短淺,想求得心靈的安定,就不那麼容易了,常在小處計較,引起小不快,又沒有時間加以調理,久而久之,就是引盜入室啊!


    立誌是成就大事的根本,“有誌者,事竟成”,這是中華民族的千古名言和共同的信念。曾國藩少年立誌,一生孜孜以求,持之以恆,到晚年已位極人臣,身名俱泰,仍然矢誌不渝,不改初衷。因此說,人生在世,沒有大誌,沒有遠見,是無法立足的。


    道光二十年(1840)以後的7年裏,曾國藩一直在翰林院、詹事府任閑散職,但他仍不懈地努力讀書,曾自立課程十二條,還編定了一個自修的課程:凡是讀書的心得、人情的曆練、自身的修養、詩的創作,都分別記下來。而且,從道光十九年(1839)起,他開始寫日記,即使後來行軍、生病,也照記不誤,直到去世的前一天,可見他的毅力非凡。


    曾國藩在翰林院供職九年,才由庶吉士熬到侍進學士。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他被委任做主考官到四川去主持科舉考試。由於他是頭一次出外工作,對科考工作十分認真。不但關防嚴密,擔心有人私通關節,就是對各房官所推薦的考卷,都要親自過目審閱,即便是那些未被選中的考卷,也拿來一一查閱,盡量避免漏掉人才。四川官員對他的工作極為滿意,紛紛稱讚他清正廉明、辦事認真。考試完畢,他因聖命在身,顧不得遊玩,抓緊時間往迴趕。臨行那天,四川的總督將軍親自前來給他送行。


    曾國藩別過總督大人,迴身上船,傳諭“開船”。一聲令下,船工起錨的起錨,升帆的升帆,把舵的把舵,不多時便離開了江岸,順風順水,沿江直下而去。一來是連日來閱卷、評定、寫榜、接見得中舉子等公務纏身,不得休息;二來忙於拜見地方政府各級官員,以及接待來訪的人員,更是疲於應酬,加上日期又緊,沒睡上一個囫圇覺。迴到艙裏倒頭便睡,對於大江右岸的秀麗風光無心觀賞。一覺醒來,隻覺船舷顫動不止,船工唿號加勁,一打聽,船已行到三峽,進了“萬水爭一門”的夔門。曾國藩久聞三峽盛名,聽說到了三峽,翻身坐起,掀開左右艙簾往外觀瞧。隻見右岸白鹽山危巖聳壁,令人目不暇接,狹窄的江麵,波濤洶湧,大船宛如一葉小舟上下顫動,驚險萬分。他想起古書上說的禹王治水的故事,這個夔門就是禹王揮起開山巨斧劈開的,心中充滿景仰之情。過了一會兒,隨身的仆役小聲說道:“大人,瞿塘峽到了。”他又記起四川友人對他說起的一段民謠:“澦澦灩大如馬,瞿塘不可下;澦塘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是說瞿塘峽口,有一橫亙江心巨礁,名叫澦灩堆,又叫猶豫堆、燕窩石。此堆長約十二丈,寬有四丈五尺左右,春夏水大時隱入江中,為行船人所忌,冬秋時水枯又盡露出水麵。崢嶸的巖上不知何年何月何時何人爬到這礁上,鑿有“對我來”三個赫然醒目大字,如警鍾長鳴,提醒船家小心。這時已是傍晚時分,夕陽的微光偶爾從縫隙中泄漏出來,巨礁上的大字已難以看清。


    過了澦灩堆,船到西陵峽,江麵寬闊起來,江水也平靜下來,遠遠望去,婆娑多姿的神女十二峰依稀可見。曾國藩感到身子有些累,吃了點食品,又翻身躺下睡了起來。正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待他醒來時,大船已到了湖北宜昌。在宜昌,他下船換乘暖車,歲尾時才迴到京城交辦了公務。


    曾國藩這次到四川主考,深得同僚誇讚,為他日後的晉升打下了一個良好基礎。


    迴京不久,在他的座師穆彰阿保舉之下,做了淵閣校理。次年,又轉補為翰林院侍讀,兼任翰林院教習庶吉士之職。越年,他又升任乙巳科會試第十八房的同考官。同年九月,又升任為翰林院的侍講學士。十二月裏又補了日講起居注官,並充淵閣直閣之事。可以說,這幾年,曾國藩是“春寒過後綻春蕾”,官運亨通,進入了佳境。官運如此,學問也是如此,他的聲名鵲起,在同僚中很有影響力了。妻子歐陽氏一直生的都是女孩,這年又給他生了個兒子,取名紀澤。這個曾紀澤後來繼承父誌,成為我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之一。


    紀澤滿月這天,一向不喜歡大肆鋪張的曾國藩破了例,下了數十張請柬,邀請朋友、同僚來家聚會。


    待得眾賓散去,曾國藩特意挽留幾個最知近的朋友作私下長談。這些人就是倭仁、唐鑒、何紹基、肅順、徐蕓渠、淩獲舟、黃正甫、張潤農,以及湖南益陽的胡林翼等人。這些人或是曾國藩的恩師,或是同窗好友,或是同鄉友好,都在曾國藩後來的事業中出謀劃策,出資出力過。其中胡林翼當時與曾國藩既是同鄉,又在同一衙門裏任職,雙方都十分傾慕對方,成為莫逆之交,也是在剿平太平天國起義軍的戰鬥中最有力的支持者。


    大家坐下來一邊品著名茶,一邊漫無邊際地暢談起來,客廳裏不時迴蕩著他們的笑聲。當大家談論到當今棟梁之才,有人提到左宗棠的名字時,胡林翼忽然大笑起來。大家見他大笑,不明他笑的是什麼,都把眼睛轉向他。隻見胡林翼品了一口茶,不緊不慢地說道:“左季高這個人確實是個人才,不過他眼睛長到額頭上,太狂妄自大了點。”曾國藩接過話頭問:“潤翁方才說的可是湘陰人氏,那個屢次會試不中的左宗棠嗎?”胡林翼點了點頭說:“這人你也認識?”曾國藩說:“我也是聽別人向我舉薦過,但還未曾謀麵,不知他這人究竟如何?”唐鑒不等胡林翼答話,插嘴問道:“潤翁說這位左公狂妄,不知有何事實?”胡林翼看了唐鑒一眼,說道:“他說諸葛亮是古亮,他是新亮,他又說我那位同鄉郭意城是老亮,承他謬讚,還贈送兄弟我一個今亮,其實兄弟恐怕連一個暗字都夠不上,怎敢叼光‘亮’字呢?”說完,哈哈一笑。這些人見說得熱鬧,也都湊過來發表意見。黃正甫、張潤農兩人平日最佩服曾國藩,兩人不約而同地問道:“那麼滌翁又當怎樣論及呢?”胡林翼聽了,含笑注視曾國藩,卻不肯迴答。曾國藩見他們說到自己,心裏一陣緊張,趕忙把話頭扯開。大家又談了一會,見天色已晚,才依依不舍散去。


    由於座師穆彰阿做了宰相,作為穆彰阿的得意門生,曾國藩自然也就被同僚高看一眼。又由於曾國藩的學問、人品、章都不錯,漸漸地曾國藩在朝臣中名聲大振。由於這層層關係,曾國藩不久又被委任做了考試漢教習閱卷大臣,時隔不久,又做了武會試正總裁,接著又被派為殿試讀卷大臣。被選為殿試閱卷大臣的,都是極有聲望的人,曾國藩熬到這一步,可以說是相當有地位了。


    這年大考結束,曾國藩正與妻弟歐陽柄鈞閑談。忽見門房來報,說:“新科翰林李鴻章求見。”曾國藩閱過李的考卷,對他的章十分稱許,聽說是他,忙吩咐門房:“快請進來!”李鴻章進來以後,向曾國藩行師生大禮,曾國藩把歐陽柄鈞介紹給李鴻章,然後叫人搬過椅子讓他坐下。兩人談了一會兒,李鴻章便告辭迴去了。待李走後,曾國藩對妻弟說:“此人我瞧他聲朗氣清,落落大方,氣宇非凡,將來定成大器。”歐陽柄鈞見他如此籠絡人才,便問道:“姐丈如此留心人才,難道已看出天下要有災變不成?”他微笑道:“亂久必治,治久必亂,這是天道循環之理。但願我們別趕上這災變年頭。”歐陽柄鈞平素對姐夫十分崇拜,見他如此講,心想:“像他這樣穩健之人,決不會亂講。”頓時感到有股無形的壓力向身上落將下來,沉吟片刻,又問:“難道就沒有法子消除嗎?”曾國藩說:“目前最要緊的是,居安思危,早作打算,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總比心中無數,混吃等死強似百倍。”不知什麼時候,妻子歐陽氏抱著紀澤來到屋裏,聽兩人這樣一說,便焦急起來,說道:“真若是天下大亂,我們可怎麼是好?”他扭過臉看了看妻子,從容鎮定地說:“你不是還有夫君我嗎,還擔心什麼?”他這話語意雙關,言外之意是:匡扶社稷,舍我其誰也!


    依仗座師當朝宰相穆彰阿的大力提攜,也合該他官運亨通,不多久,他又連升四級,做上了禮部侍郎,後又兼任了兵部右侍郎,成為順天武鄉試射大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曾國藩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國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國鬆並收藏曾國藩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