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諸葛亮突兀的提出司馬降曹的這一個觀點的時候,
不說趙軒,
就是同樣老謀深算的王猛都稍微有點懷疑。
實在是,
司馬晉國沒有一絲一毫理由降曹啊,
而且如今的曹孟得又不是原先的魏王曹操,
早就知道了司馬代魏的典故,
對於司馬懿的渴求也不會讓曹孟得放下對於其的疑心。
故而,
就趙軒和王猛的角度來看,
司馬降曹真的沒有任何意義,
何況如今的越國足以比肩魏國,
司馬晉國掛靠於越帝國之下,
何必改換門庭呢?
看著皇帝趙軒和同僚王猛較為疑惑的眼神,
諸葛亮也露出一絲苦笑,
“陛下,景略兄,你等可能還不太了解司馬懿此人,能屈能伸並不足以形容。”
諸葛亮說完一句話後,
仿佛想起了什麼,
略微一停頓,
繼續(xù)說道,
“司馬懿,雖無帝王之才,卻能有龍之屈伸,審時度勢,天下無人可出其右,竊以為司馬仲達應該已經(jīng)預料到我等後續(xù)對晉的態(tài)度,隻不過不知道為何他會信任曹孟得,選擇魏國。”
對於諸葛亮的判斷,
趙軒以及王猛並沒有全盤相信,
但是趙軒還是第一時間,
往北方發(fā)出了監(jiān)控司馬晉國的密詔。
不過現(xiàn)實很快就給了諸葛亮的判斷以最好的正麵,
在越紫極六月初十,
駐紮在青、冀邊境的越國士兵,
驚訝的發(fā)現(xiàn)一直和他們關係尚屬良好的晉國軍隊,
不在懸掛“越”字主旗,
在“晉”旗的上方,
懸掛的主旗改成了藍底玄色的“魏”字大旗。
這一發(fā)現(xiàn),
可讓邊境的將官不敢掉以輕心,
青州北部防線總指揮,
安眾將軍謝玄,
第一時間就發(fā)了兩封軍報,
一封給他的直接上屬太尉韓信,
另一封發(fā)給了一直負責齊晉事宜的叔父,太傅謝安。
當然謝玄並不知道的是,
謝安早在十多天前以及確認了司馬家降曹的事實,
而在那時,
趙軒的監(jiān)控密詔才僅僅從建業(yè)皇城之中發(fā)出。
謝玄等一眾邊防將領之所以沒有得到一絲一毫的情報,
這正是謝安與韓信之謀。
通過青州邊防軍的純天然表演,
極大的麻痹了晉國軍隊,
正是在他們正式易幟的這一天,
一支由太尉韓信親自指揮的三萬精銳,
已經(jīng)從臨淄城出發(fā),
強渡黃河,
兵鋒直逼渤海郡城。
一路之上,
韓信以大越太尉的名義,
高舉平叛掃逆的名號,
安撫當?shù)匕傩眨?br />
且三萬精兵在韓信的指揮下,
不到半月之間,
連破司馬家的三道防線,
雖然這其中有著越軍出奇製勝的原因。
但是兵仙韓信的恐怖,
也第一次在冀州大地得以彰顯。
司馬家如今支撐四方的三大名帥之一的杜預,
除卻韓信所部剛剛強渡黃河後的偷襲之戰(zhàn)外,
在正麵對決之時,
會戰(zhàn)八次,三次慘敗,兩次小敗,兩次無功,
特別是渤海城外那一次慘敗,
韓信以區(qū)區(qū)三千先鋒軍,
設計大破杜預兩萬最後的渤海守軍。
讓原本杜預想要先以優(yōu)勢兵力吃掉韓信的先鋒軍,
再堅守渤海城的計劃徹底破滅,
慘敗之後,
杜預率領剩下的不到一萬殘軍慌忙西撤,
渤海郡城,
在無主力駐守的情況下,
韓信後續(xù)部隊一到,
即刻告破。
冀州東部沿海的大郡渤海,
在晉國宣布易幟後半個月就徹底被越國收複。
不過這也是韓信能做到的極限了。
在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後,
司馬家族一方麵對越國以大魏臣子的身份正式發(fā)布公文,
聲討越國的不宣而戰(zhàn),
另一方麵,
名帥羊枯從平原郡匯聚兩萬多兵力,
聯(lián)合敗退的杜預,
以及聞訊前來支援的魏將夏侯惇,
合兵五萬,
快速的撲向渤海郡城前去。
對於這座南下北上的重要沿海重郡,
無論是魏帝國,還是司馬家族,
都舍不得就此放棄。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
以渤海郡為前線的越國與魏晉之間的戰(zhàn)爭,
快速的蔓延擴大。
而幾乎是同時期,
得到了冀州司馬家族的投靠後的魏國,
並不是僅僅滿足於一個半吊子投降的冀州晉國,
而是通過冀州這個跳板,
兵鋒直指幽州大地。
除了夏侯惇帶去的兩萬支援司馬家的士兵以外。
以魏國大將軍曹仁為主帥,
合計八萬大軍借道中山,
快速向幽州的涿郡撲去。
而迎接他們的,
則是漢國驃騎將軍霍去病領銜的十餘萬大漢鐵騎。
北方三國之間,
已然變成的一場巨大的混戰(zhàn)。
但這僅僅是開始。
越紫極六月二十日,
在得到趙軒許可之後,
在南方整頓多日的嶽飛軍隊,
配合甘寧水師,
之間由長年逆流而上,
攻打益州,
而嶽飛所部這一次的目標正是巴蜀的橋頭堡巴東郡。
北方戰(zhàn)事正酣,
南方也不甘落後。
而為了不讓越國有更多的兵力支援冀州戰(zhàn)場。
魏國由夏侯淵為主帥,
領兵三萬,
對外宣稱十萬威壓一直被越國霸占在手裏的泰山郡。:筆瞇樓
為了防止泰山有失,
越國大將軍李靖,
帶著五萬剛剛整頓好的中軍趕赴兗州泰山郡駐守。
冀州方麵,
趙軒則下令,
讓靈丘侯、驃騎將軍李存孝領兵,
領三萬輕騎快速北上支援太尉韓信。
當這些常備軍團被逐一撥付之後,
越國的軍事動員並沒有結束。
截止越紫極七月底,
由丞相諸葛亮主導的大征兵,
將大量軍屯士卒、世家仆從以及一些在野青壯年聚攏起來,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nèi),
越國聚兵二十萬,
對外宣稱五十萬大軍,
建業(yè)城外每日旌旗招展,
各路將軍旗號遮天蔽日。
在這一次征召之中,
大量啟用了一些新進的後輩將領,
如王猛之孫,王鎮(zhèn)惡。
陸遜之子,陸抗。
一直留守中央的淩統(tǒng)。
也啟用了大量原先漢室投降過來的猛將良帥,
諸如高密侯鄧禹、廣平侯吳漢,
這兩位投降建業(yè)漢室以來一直被架空的的名將,
雖然不複太傅、大司馬這樣的高官顯職,
但是得到趙軒示意後,
得以重新領軍,
對於軍旅出身的他們來說同樣是一個不小的機會。
有同樣想法還有老將皇甫嵩等。
當然一大批異人出身的將領,
在這一次征兵之中,
同樣踴躍報名,
十餘年的成長讓這一個群體,
同樣湧現(xiàn)出大量人才。
故而二十萬大軍之中,
可謂將星雲(yún)集,
能獨掌一軍萬人的已然可以稱得上名將了,
許多在曆史上有名有號的獎勵甚至也僅僅擔任一個五千人的校尉。
這一支越帝國的底牌大軍,
唯一的問題是,
統(tǒng)帥!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
能指揮這一群人的,
隻有一個,
那就是天子趙軒!
然而一個突兀的人名突然出現(xiàn)在所有人眼前,
一個在意料之外,
卻難以拒絕的統(tǒng)帥出現(xiàn)了。
晶晶走到唐三身邊,就在他身旁盤膝坐下,向他輕輕的點了點頭。
唐三雙眼微瞇,身體緩緩飄浮而起,在天堂花的花心之上站起身來。他深吸口氣,全身的氣息隨之鼓蕩起來。體內(nèi)的九大血脈經(jīng)過剛才這段時間的交融,已經(jīng)徹底處於平衡狀態(tài)。自身開始飛速的升華。
額頭上,黃金三叉戟的光紋重新浮現(xiàn)出來,在這一刻,唐三的氣息開始蛻變。他的神識與黃金三叉戟的烙印相互融合,感應著黃金三叉戟的氣息,雙眸開始變得越發(fā)明亮起來。
陣陣猶如梵唱一般的海浪波動聲在他身邊響起,強烈的光芒開始迅速的升騰,巨大的金色光影映襯在他背後。唐三瞬間目光如電,向空中凝望。
網(wǎng)頁版章節(jié)內(nèi)容慢,請下載愛閱小說app閱讀最新內(nèi)容
頓時,”轟”的一聲巨響從天堂花上爆發(fā)而出,巨大的金色光柱衝天而起,直衝雲(yún)霄。
不遠處的天狐大妖皇隻覺得一股驚天意誌爆發(fā),整個地獄花園都劇烈的顫抖起來,花朵開始迅速的枯萎,所有的氣運,似乎都在朝著那道金色的光柱凝聚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