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室寺到了今時今日,已經(jīng)立派達(dá)千年之久,千年以來,少室寺生生不息,作為少室寺禁地的後山,更是山林茂密,綠樹成蔭。</p>
如此茂密的植被,倒是給予了能製造了一些小難題。</p>
慧通大師介紹少室寺後山山頂有一口銅鍾,他已經(jīng)用了足足半天的時間,也到達(dá)了山頂,卻沒有看到那口銅鍾的蹤影。</p>
他甚至以為銅鍾是不是已經(jīng)腐朽化為灰燼,或者吊掛銅鍾的繩索已經(jīng)脫落,銅鍾已經(jīng)掉落到山腳下了。</p>
對於這樣的加設(shè),了能都身體力行的仔細(xì)探尋,可對於這些猜想,他沒有找到任何的證據(jù)作為假想的根據(jù)。</p>
翻山越嶺,來迴攀爬,他始終沒有找到那口慧通大師所說得銅鍾。</p>
他無奈隻有一臉狐疑迴到聖僧穴,麵見慧通大師遺憾的雙手合十道:</p>
“慧通大師,弟子愚鈍,沒有找到您說得那口銅鍾,還望您指點尋找。”</p>
慧通大師看到了能一臉虔誠求教的模樣,伸出左手對著聖僧穴外指了指後,就獨自向著聖僧穴外走去。</p>
了能見到慧通大師向外走去,他連忙跟上,緊跟慧通大師的腳步。</p>
慧通大師帶領(lǐng)了能重新攀登少室寺後山山頂,來到山頂之時,這裏已經(jīng)是覆蓋積雪,鮮有樹木。</p>
了能麵對這樣的情況,也想到了銅鍾也許藏在茂密樹林中的可能,但這裏因為海拔高,天氣寒冷,能夠在山頂活下來的樹就較少。</p>
慧通大師慢慢的踱步在山頂走了一會兒,很快他向著一出山頂略微低窪的地方走去,在那裏依然是白色的一片,但在他的伸出雙手之時,一口陳年銅鍾的模樣,在他的手中,慢慢顯現(xiàn)出來。</p>
銅鍾很大,看似平平無奇,還有些腐朽,可高十五米,鍾口直徑八米。慧通大師好似摸向一個老朋友一般,在抹去部分積雪後,看似輕鬆的推了一下銅鍾,銅鍾前後的緩緩搖擺。</p>
了能從沒有見過如此大的銅鍾,就連少室寺內(nèi)那口每天鍾樓之上的鳴鍾在它的麵前也不過是弟弟。</p>
他試圖伸手去按一下還在不停搖擺的銅鍾,卻因為銅鍾搖擺時特有大力慣性,他差點摔倒在地。</p>
不過,還好他還是穩(wěn)住了步伐,但地上已經(jīng)有了一段他為了穩(wěn)重腳步而滑出的雪道。</p>
了能費力的用雙手繼續(xù)把持銅鍾,使得它不再搖晃,而銅鍾不再搖晃後,了能的額頭出現(xiàn)細(xì)細(xì)的汗珠,身上僧袍已經(jīng)有些濕透了。</p>
他深吸一口氣,再次目視銅鍾全貌後,對著慧通大師感歎道:</p>
“慧通大師,這銅鍾可真大。”</p>
慧通大師仔細(xì)看了看了能把持中巨大的銅鍾後,對他告誡迴答道:</p>
“了能,你說銅鍾很大。但這麼大的東西,你卻沒有發(fā)現(xiàn),你還要好好修行啊。”</p>
了能聽到慧通大師的教誨,立刻雙手放開銅鍾,對著慧通大師乖巧的雙手合十迴答道:</p>
“是,慧通大師。”</p>
慧通大師再次看向雙手合十的了能,詢問道:</p>
“你有什麼要問的嗎?”</p>
了能聽到慧通大師的問話,可感覺慧通大師仿佛能夠看到他的內(nèi)心,甚至知道他大概要問什麼。</p>
他索性一股腦兒的指著銅鍾對慧通大師詢問道:</p>
“慧通大師,弟子看這銅鍾掛在後山山頂已經(jīng)不知多少年,最</p>
起碼也要上百年以上。</p>
但弟子卻從來沒有聽到過這後山發(fā)出銅鍾之聲,這是為何?</p>
另外,來自聖僧穴的銅人是不是都用此銅鍾練功,然後,達(dá)到銅人之身的?”</p>
了能提出這兩個問題,慧通大師念叨了一句“阿彌陀佛”後,迴答了能道:</p>
“此銅鍾老僧也不知掛在這裏多久,據(jù)老僧的師傅曾經(jīng)說過,這口銅鍾掛在這裏快三百年了,而上一次,此銅鍾發(fā)出聲響的時間應(yīng)該在五十年前。</p>
至於,你詢問銅人是不是用這銅鍾練功。一般來說,隻有達(dá)到各堂院首座或者方丈指定的寺僧,才能進入聖僧穴成為銅人。</p>
而無論是各堂院首座或者是方丈指定的寺僧,必學(xué)了一定年月的《金剛不壞神功》,因為隻有這兩種人才有資格學(xué)這門高深的內(nèi)功。</p>
隻有那些修煉武功不精或者不到位的還需要,用這口銅鍾激發(fā)人體內(nèi)真正的力量。”</p>
了能對照慧定大師所說得話,卻發(fā)現(xiàn)他自己不屬於這兩種人的範(fàn)疇,因為他的《金剛不壞神功》是慧明大師傳授給他的。</p>
至於當(dāng)初慧明大師為何傳授如此高深的少室寺內(nèi)功給他,他也不得其解,也許,是慧明大師看他天資聰慧,才看中他,傳授此少室寺神功。</p>
可如果,了能得知慧明大師傳授此功給他的真正原因,他肯定又要鬱悶。因為,在了能進入聖僧穴之後,武功底子太差,修為太淺,他怕了能挨不過,又受了空所托,也隻有破例傳授這門武功給他了。</p>
慧通大師把能夠告訴了能的都告知之後,直接走開,暗示了能可以開始了。</p>
在慧通大師離開之後,了能目視眼前的這口巨大的銅鍾,深吸一口氣,氣沉丹田中,丹田真氣輸送至了能的雙手之上,然後,他猛地伸出左手,對著銅鍾的表麵就是重重的拍出去一掌。</p>
一掌拍中了銅鍾,一股氣浪從了能的手掌衝了出去,可銅鍾沒有絲毫的搖晃,而且,連應(yīng)該有的聲音都沒有。</p>
了能聽到銅鍾無聲,他原本已經(jīng)有所準(zhǔn)備的心,再次劇烈的跳動了好幾下。</p>
剛才了能那一掌,沒有十成,也是九成九力道的大力金剛掌。</p>
如果,這一掌打在巨石之上,石頭肯定要裂開,有碎片崩裂出來,甚至,石頭被掌力擊碎大部分都不為過。</p>
可是,銅鍾的無聲無息,簡直就是在無聲的嘲笑了能的無能。</p>
銅鍾還是那口銅鍾,也許,了能剛才的一掌雖然力道十足,可打向銅鍾的力道已經(jīng)被銅鍾本身完全泄去。</p>
為了能夠不被銅鍾泄去掌力,他再次深吸一口氣,再次一掌快速打向銅鍾。</p>
這次,他不但結(jié)結(jié)實實打中的銅鍾,而且,進攻有了更深層次的遞進,掌力再一次進入到銅鍾之中,銅鍾終於發(fā)出了響聲,而了能這次使用的正是大力金剛掌的精髓——靜動內(nèi)裂。</p>
了能因為銅鍾發(fā)出聲響,一身輕鬆走向聖僧穴向慧通大師報喜。而在他準(zhǔn)備進入聖僧穴的洞口時,度修大師好似護衛(wèi)一般,攔在了他的麵前,甚至把聖僧穴的洞口盡可能的用身體堵住。</p>
他對於度修大師的蠻橫和無禮,非常的氣憤,但他本著以和為貴的想法,強壓心中怒火對著度修大師雙手合十道:</p>
“度修前輩,請您讓一條路出來,弟子有事要告知慧通大師。”</p>
度</p>
修大師聽到了能的請求,卻並沒有放心的意思,依舊攔在他的麵前,詢問道:</p>
“什麼事?你對貧僧說也行。”</p>
了能本想抓住度修大師的肩膀,強製把他拉到一邊。但他拉了好一會兒,度修大師好似如重在地麵之中的大樹一半,絲毫不動。</p>
他也隻有幹笑了幾下對著度修大師雙手合十道:</p>
“弟子想進入聖僧穴對慧通大師稟報,弟子已經(jīng)敲響了山頂上的那口銅鍾了。”</p>
度修大師聽到了能的話,卻一個勁的搖頭,然後,用手指塞入耳朵裏之後,挖了挖,然後,裝作側(cè)耳仔細(xì)傾聽的模樣,對著了能詢問道:</p>
“聲音?什麼聲音?</p>
貧僧在這裏根本聽不到任何的鍾聲。”</p>
了能聽到度修大師如此為難他,他的嗓門也高了幾分,臉色鐵青道:</p>
“度修前輩,你見過那口銅鍾嗎?銅鍾又高又大,在聖僧穴的洞口怎麼可能聽到這山頂上銅鍾發(fā)出的聲音,你簡直就是在開玩笑嘛。”</p>
度修大師聽著了能的辯解,然後,繼續(xù)搖頭迴答了能道:</p>
“等你什麼時候,敲擊山頂?shù)哪强阢~鍾,鍾聲能夠傳到聖僧穴·門口,甚至傳到聖僧穴之中,你方才過關(guān)。”</p>
了能聽到度修大師如此說,他覺得度修大師還是再進一步刁難他,他立刻再次抓住度修大師的肩膀,強行要把他拉到一旁,進入聖僧穴中。</p>
而這次,了能用得力道更大,站在聖僧穴·門口的度修大師這次也是憋得臉色通紅,二人好似角鬥一般,誰也不肯退讓一步。</p>
就在二人憋得精疲力盡之時,慧通大師終於出現(xiàn)了,伸手抓住了了能牢牢抓住度修大師肩膀的手,然後,很輕鬆的使得了能的雙手離開了度修大師的肩膀。</p>
在了能的驚訝之下,慧通大師對著了能幽幽開口道:</p>
“度修說得沒錯,等什麼時候,老僧端坐於聖僧穴之中,能聽到山頂上傳來的銅鍾之聲,你就算過關(guān)了。”</p>
慧通大師支持度修大師的說法,讓了能驚訝的差點說不出話,他真的懷疑慧通大師的話,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他連忙湊到慧通大師的麵前氣憤道:</p>
“慧通大師,您不是在說笑吧。</p>
後山山頂離聖僧穴足足有半山的距離,如果,弟子敲擊銅鍾之聲能夠響徹半個後山,那麼,弟子想要做到這樣,力道不知道要用多少,說不定就要地裂山崩了。”</p>
慧通大師聽到了能話裏的匪夷所思,他麵色如常,立刻點頭附和道:</p>
“你說得沒錯,就是要地裂山崩。你如果能夠何時能夠做到這一點,老僧一定承認(rèn)你是真正的少室銅人。”</p>
了能對於慧通大師那口中根本不可能達(dá)到的境界,而久久說不出話來。而慧通大師沒有繼續(xù)陪著他,幹站在聖僧穴的門口,再次轉(zhuǎn)過身去,迴到了聖僧穴之中。</p>
</p>
度修大師看到了能還在聖僧穴·洞口愣神,立刻提醒他道:</p>
“慧通大師已經(jīng)再次提醒你了,你還不快走。如果,你不是方丈的師弟,他老人家才不會給你如此多的提示。”</p>
度修大師對了能下了驅(qū)逐令,了能再次登上後山山頂,麵對那口年代深遠(yuǎn)的銅鍾,在他伸出左掌之時,在他做好準(zhǔn)備之時,卻沒有行動,而是不停的看著左掌,再看看銅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