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頂本來以為自己很快就能離開這片死亡沙漠,沒想到走了三天還在這片沙漠打轉(zhuǎn)。
“我不會迷路了吧?”
楊頂摘下臉上的麵罩,喝了一口水,然後抬頭看向天空。
“不可能,除非太陽在空中畫了一個圓,否則我不可能走錯方向。”
死亡沙漠之中出了沙丘什麼都沒有,所以隻有天上的太陽和月亮能夠充當(dāng)參照物。
那陰天的時候怎麼辦?
沙漠中很少有陰天的時候。
倒是刮沙塵暴的時候多一些,風(fēng)暴來臨,遮天蔽日,連天上的太陽都得暫時避讓。
那時楊頂就會找一個背風(fēng)的地方,拿出一個木箱,往裏一躺,任由沙子把他埋住,等到風(fēng)暴過去,他才會從沙子底下出來。
三天來他已經(jīng)遇到了兩次風(fēng)暴,很不正常。
這裏平時連個風(fēng)絲都沒有,但是會突然來一陣風(fēng)暴。
怎麼看都不像是一種自然氣象。
“難道有人可以操縱氣象?那就太可怕!”
這麼大範(fàn)圍的風(fēng)暴,如果真的是有生物在操縱的,這個生物簡直強(qiáng)的可怕。
這裏也不應(yīng)該是小空間,中千世界乃至大千世界裏才有可能有這麼強(qiáng)的生物。
看見天上的太陽,楊頂喝完水之後默默的繼續(xù)像西走去。
不可能迷路,隻是自己還沒有離開這片沙漠而已。
讓楊頂沒有想到的是他在這片沙漠裏整整走了二十天,幾乎要把清水耗盡的時候,他才看到了一片綠洲。
這綠洲就像無盡黑暗中的一縷陽光,瞬間照亮了他的孤寂的心。
“終於到了!!”
楊頂在沙漠上趟出一道黃龍直奔綠洲。
當(dāng)他踏上綠洲第一步的時候,楊頂才敢確認(rèn)這不是海市蜃樓。
也是了,這麼大的沙漠,除了沙子還是沙子,都不知道蜃哪裏的景象。
楊頂在沙漠中走了二十天,就沒有遇到過海市蜃樓。
這片綠洲是真實(shí)的!
進(jìn)入綠洲之後,楊頂就像一頭脫了韁的野馬,肆意的在其中奔騰。
綠洲的麵積很大,楊頂跑了一個小時沒有看到另外一邊的邊界。
“大好啊!越大越好!”
楊頂越跑心裏越高興,這麼大的綠洲,肯定有生物。
隻是有些奇怪,為什麼現(xiàn)在還沒碰到?
楊頂進(jìn)入綠洲之後最想做的隻有兩件事,找到水源,發(fā)現(xiàn)生物。
“總不能這方空間裏一個生物都沒有吧?那就有些可怕了。”
如果這方空間是一處死地,嗯,似乎對他也沒有什麼影響,但是生機(jī)這種東西,有總比沒有好。
楊頂在進(jìn)入綠洲後的第三個小時,總算完成了一個心願。
他找到了水源。
經(jīng)過測試,這些水是可以喝的。
而且這水源是一條小溪,這說明這片綠洲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大。
“不知道這條小溪的源頭是什麼?”
溪水的源頭無外乎那幾種,高山冰雪融水,山泉水,地下水,地麵湖泊……
不同的源頭代表著不同的地勢。
“不過有水的地方應(yīng)該就有生物了吧。”
水是生命之源,楊頂現(xiàn)在還清晰的記得自己第一次出去野外生存的時候,看到的那些資料。
如果在野外迷路,最好的辦法是待在原地等待救援。
如果不能待在原地,那麼沿著河流前進(jìn),是最有可能找到出路的方法。
如果有路,算我白說。
楊頂沿著小溪走了不到二十分鍾,就看到溪麵明顯變寬,逐漸由溪流變成了一條小河,在逐漸變成一條中等寬度的河流。
這就讓人感到非常詫異,水源的水量是得多充足才能產(chǎn)生這樣一條河?
楊頂抱著強(qiáng)烈的好奇心繼續(xù)沿河而行。
很快就完成了他的第二個目標(biāo),找到動物。
植物早已在他看見綠洲之時便以找到,草是綠洲最基礎(chǔ)的組成部分,也是最長見的一種植物。
無論在哪個空間,楊頂都見過草,它們的外形不同,千奇百怪,但隻要有一點(diǎn)相同,楊頂就能把它們認(rèn)定為草。
從大地中汲取養(yǎng)分,依靠光合作用產(chǎn)生氧氣和養(yǎng)料。
沒毛病!
找到草之後,楊頂現(xiàn)在又發(fā)現(xiàn)了羊。
暫時稱唿它為“羊”,楊頂?shù)谝谎劬捅乘裱蛞粯拥年鹘俏四抗猓缘谝粫r間把它當(dāng)成了一種羊。
在看它黃色的皮毛,楊頂願意稱它為黃羊。
一想到黃羊,楊頂嘴裏的口水便開始了加速分泌。
黃羊的味道非常鮮美,羊肉嫩滑,略帶一絲甘甜,那真是誰吃誰知道。
不知道這裏的黃羊還不好吃?
吸溜……
嗯?什麼聲音?
楊頂看了看四周,剛剛好像有什麼奇怪的聲音出現(xiàn)。
而被他盯上的黃羊更是感覺身上的各個部位傳來了一陣冰涼的感覺。
怎麼迴事?
它容量不大的大腦怎麼也想不明白,明明太陽已經(jīng)升起來了,怎麼還會有冰涼的感覺呢?
而且我這一身皮毛抗寒能力極強(qiáng),怎麼會讓肉裏有寒冷的感覺。
不懂,不懂啊。
黃羊抖了抖身子,企圖抖散那陣冰涼的感覺,然後低下頭繼續(xù)喝水。
雖然綠洲中的這條河流常年不幹,但是每一次喝水的機(jī)會都非常難得,黃羊得珍惜。
為了更加安全的喝水,黃羊群不僅分批來到河邊,而且喝水的位置也相隔很遠(yuǎn),這樣即便有黃羊受到了圍獵,也不會被一網(wǎng)打盡。
這不是它們的大腦有多麼聰明,而是生存幫它們選擇了這種方式。
大自然的智慧指引著無數(shù)生命找到屬於它們的生存方式。
楊頂並未打擾這頭黃羊飲水,隻是站在兩百米之外靜靜地的看著它。
突然,楊頂嘴裏輕輕念了一句:“來了。”
嗖!
一支箭精準(zhǔn)的射在了黃羊的脖子上。
看到這熟悉的一幕,楊頂嘴角微微露出笑意,不管射箭的是什麼生物,至少這是一個文明。
楊頂在箭矢飛翔的過程中精確的看到了箭頭,骨質(zhì)箭頭。
一個初生的文明嗎?
楊頂搖搖頭,一枚骨質(zhì)箭頭還不能說明什麼,使用骨箭而不是其他箭頭,可能是因為材質(zhì)所限,而不是技術(shù)。
想要在沙漠中找到石頭很難,找到金屬礦更難。
隻有骨頭是最容易獲得的材質(zhì)。
黃羊倒下之後,楊頂看到一群六七個一米五左右的兩腳直立行走的類人生物跑到它身邊,拔出了箭矢,興高采烈的搬著黃羊的屍體離開。
原住民,找到了。
楊頂對這方空間的探索即將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