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反對李清寧玩架子鼓一樣,她媽還反對李清寧和江陽。</p>
在她的眼裏,江陽一無是處。</p>
李清寧現(xiàn)在就要讓她看看,她老公是有才華的,隻是深藏不露罷了。</p>
早上到了公司,李清寧就發(fā)給她媽了。</p>
當(dāng)當(dāng)!</p>
陳姐敲門進來,“我的大明星,昨天說的事兒你考慮的怎麼樣了?”</p>
李清寧把她和江陽的合照放在白淨(jìng)的桌麵上。</p>
陳姐昨天去家裏,跟他商量的是李清寧複出後的工作方向。</p>
現(xiàn)在專輯不能說不賺錢,陳姐相信以李清寧的地位和實力,發(fā)行一張專輯照樣賺錢。但投入和迴報已經(jīng)沒有以前那麼劃算了,在五年前,一張專輯圍繞一個主題製作,需要數(shù)月甚至於數(shù)年的時間,由音樂人和團隊去打磨。</p>
但現(xiàn)在是流量時代,音樂平臺降低了出版音樂作品的門檻,觀眾注意力越來越碎片化,分解了人們對“專輯”的關(guān)注度。現(xiàn)在歌手們都在發(fā)行單曲了——一首歌做好了,直接上傳到平臺上就好了,聽眾購買、下載既可,誰還關(guān)注整個專輯的概念呢。</p>
現(xiàn)在甚至還有一些歌手不出專輯,不出單曲,每天接影視劇的OST,有影視劇的曝光度,宣傳都省了,就跟寫定製文一樣,雖然缺少追求,可照樣能夠賺個盆滿缽滿。</p>
陳姐找李清寧,就想讓她考慮好了。</p>
李清寧坐在椅子上,轉(zhuǎn)了一圈,“我想好了,咱們?nèi)家 ?lt;/p>
陳姐坐在李清寧對麵,“你想好了?”</p>
李清寧想好了。</p>
江陽送給她的資源很多,既有國外的,又有國內(nèi)的;既有一曲可封神的,又有單曲口水歌;既有搖滾,又有民謠,何況李清寧自個兒也是個才華橫溢的唱作人。</p>
“老公失業(yè)才出來撈錢的,當(dāng)然能賺錢的都做了。”</p>
李清寧這公司以前就是製作OST的,現(xiàn)在依舊做,不過以前她不唱,現(xiàn)在拿出好的歌曲的話,她也不介意拿這一分錢。至於專輯——</p>
打磨還是要打磨。</p>
賺錢不就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嗎?</p>
李清寧前麵賺錢,就為了後麵玩這個。</p>
“那好,既然這樣,咱們手頭可有不少公司想合作。”陳姐站起身,心裏不由得感慨愛情的偉大,以前的李清寧可是不想拍廣告,不想?yún)⒓踊顒樱b想宅家裏的主兒。</p>
這難道就是養(yǎng)家的壓力嗎?</p>
不過,現(xiàn)在李清寧有由著性子來的資本。《送別》一出,占據(jù)了各個音樂熱榜,引來了許多合作方,已經(jīng)有不少影視劇想要請李清寧為他們製作主題曲和OST了。</p>
早上開早會的時候,周浩當(dāng)眾表揚了江陽,答應(yīng)給他發(fā)項目獎金。然後江陽忙了一上午的餐飲加盟的廣告文桉,江陽這才發(fā)現(xiàn),這工作就跟釣魚一樣,有新手期的,頭一個廣告順利,這第二個廣告就不順利了,客戶對文桉一直不大滿意。</p>
江陽快把肚子裏的詞兒給掏幹淨(jìng)了。</p>
中午江陽到李清寧辦公室吃飯的時候,脖子都是酸的。</p>
江陽進去的時候,李清寧在電腦前忙。</p>
江陽繞到她身後抱住她,“乖,飯在桌上放著,點的全是你喜歡吃的,你先去吃。”</p>
江陽貼著她肩膀,“累。”</p>
“好了。”</p>
李清寧讓江陽別打擾他。</p>
江陽懶得動。</p>
李清寧推走他頭,“哎呀,快走,別煩我。”</p>
“哦。”</p>
江陽自個兒去吃飯了,他打開手機,見群裏在@江陽。</p>
侯兵:“老王,怎麼迴事,我聽見你們吵架,英子要打了孩子?”</p>
王剛遲遲沒冒泡。</p>
肖陽:“真的假的?”</p>
肖陽:“你沒上班?”</p>
侯兵:“早上起遲了,反正上班也遲到了,請了一天假。”</p>
他請假在公寓睡懶覺,玩遊戲,然後就聽見王剛和英子在隔壁吵架了。</p>
肖陽:“@王剛,為什麼?”</p>
王剛等了後就才冒泡:“房子。”</p>
群裏又沉默下來。</p>
江陽剛要迴下消息,侯兵:“臥槽,你們倆在哪兒呢,他們摔東西要分手了。”</p>
江陽忙迴消息,“你攔著點兒啊,我馬上迴去。”</p>
他放下手機,對李清寧說:“我吃好了,老王他們鬧分手,我去看看。”</p>
“嗯。”</p>
李清寧應(yīng)了一聲,等她迴過神,江陽已經(jīng)不見蹤影了,她眨了眨眼,一臉懵懂,不知道江陽剛才說了什麼,她剛才所有精力全在創(chuàng)作中了。</p>
又忙了一會兒,她起身伸了個懶腰,見到了江陽吃了一半的飯,她剛才好像說讓江陽別煩她了,難道氣飽了?</p>
叮!</p>
聊天軟件傳來了文件,他媽發(fā)來的。</p>
母上:“還行,誰寫的?”</p>
李清寧:“我老公。”</p>
母上:“???”</p>
她媽不信。</p>
她在書中做了標(biāo)注,“這些書在1945年就是古書了,至今沒有中文,他會讀過?”</p>
這本書是書信體的,讀起來栩栩如生,對書的評價很客觀。不過有一些書,壓根無處查證,至少他媽沒聽過作者和書名,不知道什麼書,這倒是把她難住了。</p>
李清寧反問一句:“那你說誰寫的?”</p>
母上不迴答了。</p>
李清寧又迴答:“我問過,有些書的來曆、內(nèi)容和坐著,他能娓娓道來,查都不用查,這肯定是看過,或者至少看過相關(guān)書的介紹。”</p>
這是小說,不是書評,書中關(guān)於書的評價一筆帶過,杜撰的很容易。</p>
她媽查不出來的幾本書指不定就是杜撰的。</p>
她媽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了,就沒再說話。</p>
李清寧贏了一局,很高興。她看向裝訂好的打印出來的版本,這本書挺好的,若就這樣看過放起來挺遺憾的,她想了想,打開推推,創(chuàng)建長文,複製粘貼……</p>
江陽向周浩請了假。</p>
他在地鐵上接到了侯兵電話,“王剛他爸人已經(jīng)在高鐵上了,下午三點半到,你去接一下。”</p>
江陽:“怎麼還驚動他爸了。”</p>
“他爸知道英子要打了孩子,上井後午飯沒顧上吃,就買票來了。”</p>
老爺子是真的著急。</p>
要不然也不會做高鐵了,高鐵票多貴啊。</p>
“行,我知道了。”</p>
地鐵到站,江陽下了車,又往相反的方向坐車,到了高鐵站已經(jīng)三點多了,沒等一會兒就看到了王剛他爸。王剛他爸太好認(rèn)了,在煤礦上上工作,臉上、身上就是洗幹淨(jìng)了都有一層煤油,而坐高鐵的至少都不是太窮,一下子把他襯托出來了。</p>
江陽見過王剛他爸。</p>
他當(dāng)年車禍住醫(yī)院的時候,王剛他們忙上忙下的跑,有一次偷偷開了他爸的車,他爸追到了醫(yī)院,後來江陽過年放假去王剛家玩,都見過。</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