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都督,帶兵前來的,正是公子琦!”蒯良見時機也差不多了,就對著張允說道。
“什麼?是劉琦?”張允驚了,但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
劉琦不是在江夏嗎?他手裏哪裏來的兵馬?
不會是他隨便招募的幾千百姓,就跑到樊城,然後自以為憑借幾千百姓,就可以擊敗漢軍吧?
如果真的是這樣,張允隻能說劉琦傻,然後再把城內堵嚴實一些。
這樣就可以讓城外的漢軍,替自己出手,弄死劉琦。
一看到張允的變臉,蒯良就知道張允在想什麼。
“都督是不是認為,大公子是犯了頭疾,認不清現實,故意來樊城送死?”蒯良看著張允說道。
“難道不是?”張允冷哼一聲,然後說道:“不然的話,他會就帶著幾千人往樊城跑?”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張允沒有好氣的說到。
“誰告訴都督,大公子隻帶了幾千人?”蒯良很不爽的問到。
他現在是越來越看不上張允了,如果不是還需要張允的勢力,他真的想把張允也一起給坑死算了。
“不是幾千,難道就幾百?那我還真的高看他了。”張允以為劉琦就隻有幾百人,心中更是不削。
“實話跟你說吧,大公子領著七萬江夏精銳,就潛伏在樊城附近,準備隨時對漢軍發起襲擊。”蒯良看著張允,心中已經把他劃入到了,必須要弄死的名單裏麵。
“七萬?不可能!”張允聽到劉琦領兵七萬,頓時就跳了起來。
他很清楚,江夏雖說是荊州重鎮,但是總兵力也才十萬。
而且這十萬精銳江夏兵,都是黃祖的嫡係,別說劉琦了,即便是劉表想要動用這十萬人,都得經過黃祖的同意,否則一兵一卒,劉表都調動不了。
所以說,張允聽到劉琦帶著七萬江夏兵來到樊城附近,他第一個反應就是這都是假的。
但是,他接著一想,又覺得不對。
首先,有沒有七萬江夏兵,這種事不太可能說假話,畢竟太容易戳破了。
其次,如果沒有七萬江夏兵在城外,那麼蒯良為什麼要這麼說?
別看張允剛剛還在質疑蒯良是不是要想要投靠漢軍,但是張允卻知道,蒯良投靠漢軍是不可能的。
因為沒理由啊!投靠漢軍對於蒯良來說,隻能是自取滅亡。
畢竟人家天子可是喊著要消滅世家特權。這個時候投靠過去,不就等同於把頭伸過去,讓天子砍?
既然排除蒯良暗中投靠天子的可能,那麼就說明蒯良不會騙自己。
可如果不是騙自己,那劉琦怎麼可能能夠拿到江夏軍的軍權?
要知道,黃祖把手裏的軍權看的比什麼都重,即便劉表都插手不了江夏的軍權問題。
見張允一臉的想不明白,蒯良也不打算隱瞞,直接對著張允說道:“都督是不是想不通?”
張允點了點頭,他在等蒯良給自己解釋。
“很簡單,因為黃祖他比所有人都看得明白,他知道大公子才是能夠帶領荊州的人。”
“都督,你也別急著否認,你自己好好想想,大公子跟二公子之間的差距。”
“大公子被蔡冒排擠出襄陽,孤身一人去到江夏僅僅一年的時間。你看看現在江夏如何?”
“不說別的,單說江夏經大公子治理一年的時間,江夏百姓無不家中有餘糧。”
“以前江夏是作為抗擊江東孫氏入侵的第一站,江夏百姓累受刀兵之苦?而現在呢?”
“去歲,江東孫氏,賊心不死,妄圖強占我江夏的鄉鎮,是大公子帶著家丁侍衛和城內衙役擊敗來敵。”
“對內,鼓勵開墾,又得良田無數,開農田,修水利,方使江夏富庶。”
“可以說,大公子頗有主公年輕時風範,是為明主。”
“可反觀二公子呢?隻會躲在主公與蔡冒的羽翼之下,上不知兵法吏治,下不懂百姓疾苦?如何能夠成為荊州之主?”
“再說天下大勢,先不說我們與天子之爭,誰對誰錯,誰能笑到最後,就算我荊州聯合其他諸侯,能夠擊敗天子,那就真的天下太平?”
“袁紹,劉備,孫權,哪一個不是野心勃勃之輩?若是二公子繼承荊州牧,我荊州上下,焉能保全?能擋得住袁紹,劉備,孫權?”
“不要說有蔡冒,蔡冒有何能力,想必都督比我更了解。”
“再說私利,二公子繼承荊州牧,與都督有何好處?”
“若是二公子當權,荊州上下,依舊是蔡冒的天下,到時候何人不得看蔡冒的臉色?”
“而大公子則不一樣,大公子一直不受世家待見,所以在荊州內部根基尚淺。”
“倘若都督能夠支持大公子,那麼都督以為,大公子會不會依靠都督,而坐穩荊州牧?”
“到那時,荊州上下,是看都督的臉色,還是繼續看蔡冒的臉色?”
“我大漢自立國以來,都是立嫡立賢,無論是論賢明,還是嫡庶,都大公子占據優勢,唯一比不上二公子的,就是世家支持。”
“倘若都督能夠旗幟鮮明的支持大公子,那麼好處自然也會超出都督所想。”
蒯良快速的自己的看法告訴給了張允,在他看來,隻要張允有野心,他就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而張允也正如蒯良所想的那樣。
他聽到蒯良的分析,整個人都震驚了。
是啊,自己憑什麼要一直屈居蔡冒之下?明明自己的能力要比蔡冒強!(張允自認為的)
況且論親疏,張允的母親是劉表的姐妹,小時候,劉表原配陳氏對他也是多為照顧。
而劉表續妻蔡氏對自己卻多了幾分防範。
並且也正如蒯良所說的那樣,劉琦無論是賢明,還是嫡庶,都是占優,隻是少了世家的支持。
最最重要的是,張允自己本來也有想要取代蔡冒的想法。
隻是苦於沒有借口和機會,而現在,借口,機會都隨著劉琦帶兵前來,而送到了自己麵前。
倘若這樣的好機會,自己都把握不住,張允感覺自己以後睡覺都會悔醒。
想通了這一點,張允已經基本同意轉頭支持劉琦。
隻是,這樊城之圍,也讓張允有一些放心不下,於是張允就開口對著蒯良說道:“先生如此說,本都督也覺得很有道理。”
“但俗話說得好,想要聯合,就得展示自己的實力。”
“現在樊城被漢軍圍困,本都督寢食難安,若先生能與大公子,擊潰城外漢軍,那本都督就盡全力支持大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