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楊府裏。


    裴郎中垂手站在老相國麵前,臉色陰沉,一言不發。


    而老相國手裏,則拿著邸報司剛刊印出來的邸報,逐字逐句的一點點翻看,等到認真看了一遍之後,老相國才把邸報放在了一邊,然後抬頭看著裴元,無奈的歎了口氣。


    “站著做什麼,坐著說話。”


    裴郎中臉色難看,他站在原地,臉色鐵青:“恩師,今日之後,學生的名聲便全壞了!”


    “壞也已經壞了。”


    楊敬宗倒是一副雲澹風輕的模樣,他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看著自己手上的邸報,默默歎了口氣:“從前這邸報司初建的時候,老夫還不曾把它看在眼裏,如今看來,這東西真是厲害。”


    “壞人名聲,隻在反掌之間。”


    說到這裏,老相國突然笑了笑:“那個甘泉書院的後生,不可能一輩子在邸報司做個八品官,將來他總要從邸報司走出來的,他現在可以用邸報壞人名聲,將來別人也可以用邸報去壞他的名聲。”


    裴元有些著急,他咬牙道:“恩師,一個沉毅,如何敢這樣胡作非為?若不是宮裏授意…”


    “好了,不要再說了。”


    楊敬宗微微皺眉,打斷了他的話。


    老相國看著裴元,澹澹的說道:“你記著,宮裏沒有授意。”


    裴元自知失言,也就沒有繼續往下說了。


    在忠君的觀念裏,皇帝是一個很特殊的存在。


    這個存在,一定是聖明的,是不會犯錯的,是不能被視作敵人的。


    如果皇帝不聖明了,就是被奸人蒙蔽了,如果皇帝犯了錯,就是身邊的奸人幹的。


    如果皇帝針對某個臣子,這個臣子也不能覺得皇帝要跟他為敵,而是要把這件事,轉嫁到皇帝身邊的人身上。


    比如說邸報司的事情。


    朝廷上下是個人都知道,邸報司陪皇帝的喉舌,是替皇帝說一些皇帝不方便說的話。


    而那些被邸報司攻擊到的人卻不能這麼想,這些人隻能把這些針對自己的事情,放在沉毅身上。


    除非,是要跟皇帝作對。


    當然了,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跟沉毅過不去,其實就是間接性的跟皇帝作對,不過不管楊敬宗裴元這些人心裏怎麼想,嘴上還是不能把任何事情跟皇帝聯係在一起。


    不然,就很有可能會犯忌諱,會出事情。


    “事情已經出了。”


    楊敬宗抬頭看向自己的學生,沉默了一會兒之後,開口道:“好在隻是兩個女人,傳出去最多就是被人當成風流韻事…”


    “你…”


    老相國歎了口氣:“你辭官罷。”


    “避避風頭。”


    裴郎中苦著個臉,低頭道:“恩師,學生也知道此時可以辭官避風頭,可是陛下分明已經對學生不喜,學生辭官之後,恐怕今生再沒有起複之日了…”


    “那也未必。”


    老相國站了起來,伸了個懶腰。


    “老夫跟你們說過很多次,陛下現在這個心思,都是因為少年意氣,曾經先帝也是如此,今年兩淮,我大陳與北齊交兵,已經吃了些小虧,等再過幾年,陛下再吃幾次虧,就會徹底認清楚情況,到時候…”


    老頭低頭看了看自己,笑容灑脫:“老夫這個年紀,肯定是沒有希望再替朝廷做事了,而博之你,還有豐德他們幾個人,將會接過為師的衣缽,尤其是你裴博之…”


    老相國目光溫和:“你精通胡語,對北齊很是熟悉,在燕都也認識很多人,朝廷將來,還有很多用得著你的地方。”


    裴元長歎了一口氣,隻能默默點頭。


    “學生…明白了。”


    老相國拍了拍裴元的肩膀,微笑道:“你就當休息一些時日…”


    “如果你實在不甘心,其實還有另外一條路,值得去試一試,不過這條路雖然有用,但是可能會惹惱我們那位年輕的陛下。”


    裴元眼睛一亮,連忙低頭:“請恩師指點。”


    “你現在進宮,去見太後娘娘。”


    聽到這句話,裴元縮了縮脖子,苦著臉說道:“那學生還是上書辭職罷,即便求動了太後娘娘,也一定會被陛下記恨…”


    楊相國嗬嗬一笑:“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老夫才沒有讓你去,不過這件事,還是應該讓太後娘娘知情的……”


    ………………


    上午的時候,裴元還在相府向楊敬宗訴苦,到了下午的時候,坤德宮的太後娘娘,就派人把皇帝陛下請到了自己的寢宮。


    孫太後今年三十四歲,她十六七歲就嫁進宮裏來,近二十年時間並不曾做過什麼粗活,再加上平日裏注意保養,這會兒看起來還像個年輕人,與長安城裏那些二十多歲的女子,也沒有什麼不同。


    小書亭


    當然了,先帝去後,孫太後在宮裏主事已經七八年時間了,宮外的事情她也能給一些決斷性的意見,因此這會兒看起來雖然年輕,但是眉宇之間自然而然有一股威嚴氣度。


    她既是皇帝的嫡母,又是皇帝的生母,因此就算皇帝在她麵前,也是老老實實,不敢有半點冒犯。


    小皇帝老老實實的坐在母親對麵,手裏捧著一個木盒子,遞在母親麵前,陪著笑臉:“母後,這是孩兒前兩天去雞鳴寺給您求的香囊,寺裏的主持親自開過光的,可以祛病辟邪。”


    “您戴在身上罷。”


    孫太後看了一眼這個香囊,然後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自己的兒子,輕聲道:“皇兒這幾個月,去雞鳴寺去的很勤啊,莫不是借著去雞鳴寺的由頭,去宮外玩耍了?”


    在她眼裏,皇帝還是個小孩子。


    皇帝陛下連忙低頭道:“母後,孩兒是真心去給您祈福的,不敢騙您。”


    孫太後沒有看自己的兒子,而是扭頭看向高太監,澹澹的說道:“高明?”


    高太監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以頭觸地。


    “娘娘,奴婢可以作證,陛下的確是去了雞鳴寺,誠心給娘娘敬香祈福…”


    孫太後目光流轉,沒有說話。


    皇帝主仆二人,在太後麵前,都是大氣不敢出。


    片刻之後,太後娘娘才主動岔開了話題:“罷了,念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便不提你出宮的事情了。”


    說完這句話,太後娘娘從一旁的宮女手裏,拿過來一份邸報,放在皇帝麵前,她盯著皇帝,語氣輕柔:“你親政之後,母後便沒有再管過外廷的事情,是不是?”


    皇帝陛下有些心虛,連忙低頭:“是,母後…”


    “為娘的是個女子,對朝事沒有什麼興趣,如果不是你父皇早逝,娘這些年也不會去理會什麼政事。”


    “好在如履薄冰幾年時間,終於把祖宗基業完整的交到了你的手裏,皇兒你親政這兩年時間,也總算沒有出什麼大事情,但是這一次,的的確確是你做的不對。”


    皇帝有些心虛。


    “母後,孩兒做錯了什麼,還請母後明言,孩兒一定改…”


    孫太後看了看自己的兒子,默默說道:“那禮部的裴元,原先是禮部侍郎,被你貶官之後,依舊兢兢業業的替朝廷辦事,這一次出使北齊,他不僅說動了齊人退兵,還結成了秦晉之好…”


    “讓兩國之間,得以安生。”


    說到這裏,孫太後看向皇帝,微微歎了口氣:“孩子,你親政才多長時間?這幾年時間最需要穩定,等你真正長大成人,能夠在朝廷裏乾綱獨斷的時候,你想要做什麼母後都不會過問,但是現在,人家裴元替朝廷爭取到了最起碼數年的安生日子…”


    “你還讓邸報司寫這些東西出去,是不是有些過河拆橋了?”


    小皇帝這才聽明白,母親是因為裴元的事情生氣。


    他沉默了一會兒,低眉道:“母後,這裴元如果真的一言退齊兵,兒臣自然是要好好獎賞他的,但是他跟齊人談成的條件,是我大陳給齊人數十萬兩白銀,絲綢絹布各數萬匹,還要給人家送年輕女子過去。”


    “名為聘禮,實為上貢!”


    皇帝吐出一口濁氣:“這口惡氣,兒臣咽不下去。”


    “咽不下去就去找齊人算賬,去尋使臣的麻煩算什麼英雄?”


    太後娘娘瞥了皇帝一眼,澹澹的說道:“再說了,誰家娶媳婦不要給一些聘禮?北齊趙家都認可了聘禮的說法,兩國皇室結親,給的少了反倒顯得咱們李家小氣。”


    “這筆聘禮,皇兒如果不願意出,為娘可以從私房錢裏掏,給兒子娶媳婦的錢,母後還是出的起的。”


    皇帝坐在母親麵前,沉默了一會兒,然後低頭道:“是,母親教訓的是。”


    “你嘴上說是。”


    孫太後拉著兒子的手,歎氣道:“心裏不知道生了多大的氣,說不定迴去之後,又要砸一些東西,是不是?”


    “兒臣不敢。”


    皇帝微微低頭道:“兒臣迴去之後,立刻就讓邸報司澄清此事,不再尋裴元的麻煩,過些日子,晉他為禮部侍郎…”


    孫太後再一次搖頭。


    她看著兒子,緩緩說道:“皇兒,為娘再教你一迴。”


    “你是皇帝,你是九五之尊。”


    她麵色平靜,緩緩說道:“你口含天憲,金口玉言。”


    “你說出的話,做出的事情,不管是對還是錯,隻要話出口,事落地,那就是對的,沒有人會說你錯。”


    “也沒有人敢說你錯。”


    “隻有這樣,你才能維係住九五至尊的威嚴,才能是大陳的皇帝。”


    “裴元的事情,既然你想要動他,那動就動了,不必去補救,真要去補救了,反倒是落了下乘。”


    孫太後諄諄教誨道:“隻是以後辦事之前,要深思熟慮。”


    “真龍見首不見尾,所以才是真龍。”


    “給人全都看清楚了,別人便不怕你了。”


    皇帝陛下起身,恭恭敬敬的低頭行禮:“兒臣明白了。”


    “嗯。”


    孫太後又對宮女招了招手,宮女立刻遞上來幾張名貼,名貼上都畫了畫像,統統都是女子。


    這些女子畫像旁邊還寫了一行行小字,大概是介紹這些女子的出身來曆。


    太後把這幾張名貼遞在皇帝麵前,麵色平靜,開口道:“這四個女子,是母後花了幾個月時間精心挑選出來的,每一個都是大家閨秀,鍾靈毓秀,宜室宜家,母後都替你見過了。”


    “之前讓你自己去選,你一直推脫不肯見,現下推脫不得了。”


    “這四張名貼,你拿迴去自己選,三天之內,給母後個答複。”


    孫太後說話語氣溫柔,但是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語氣:“三日之後如果你選不出來,母後便替你選了。”


    這是要給皇帝選皇後。


    皇帝陛下跟沉毅同年,今年已經十七歲了,而且馬上到年關,過了年關就已經滿十八歲,這個年紀還沒有大婚,在大戶人家之中都已經可以算作是“剩男”了。


    因此,這件事最著急的,就是太後娘娘。


    對於太後來說,這是她的人生使命之一,是她必須要替自己,替先帝,乃至於替李家列祖列宗完成的重大使命。


    為此,太後娘娘已經挑了一年多兒媳婦。


    現在,距離欽天監推算的吉日隻剩下了一個多月時間,太後娘娘也要給自己的兒子下最後通牒了。


    皇帝接過名貼之後,拿在手裏看了看,一共三個女子,都是十六歲年紀。


    一個姓楊,一個姓徐,還有一個姓劉,另一個則是姓孫。


    都是建康城大戶人家的女子,其中這位姓楊的女子與楊敬宗同宗,是楊敬宗的侄孫女。


    姓孫的,是孫皇後本家的侄女。


    本來,以孫皇後現在的地位,是可以直接內定自家的侄女成為皇後的,但是她畢竟已經不是孫家人,而是李家婦,因此更多的時候,還是要替李家,替自己的兒子考慮。


    所以孫太後,還是把選擇權,交給了自己兒子手上。


    皇帝陛下接過這些名貼之後,低頭道:“兒臣遵命。”


    母子倆又說了幾句話之後,皇帝陛下才帶著這幾份名貼告辭離開,迴到了甘露殿裏。


    到了甘露殿之後,皇帝就把四張名貼之中姓楊的那張給挑了出來,隨手揉成廢紙,扔在了角落裏。


    扔完了楊姓女子的名貼之後,皇帝陛下一個人坐在甘露殿裏,看著手裏的三張名貼,陷入了沉思。


    不知道過了多久,皇帝陛下迴過神來,依舊沒有做出決斷。


    最終,皇帝陛下換了一身便衣,把三張名貼揣進懷裏,然後取了那把黃銅鑰匙,對著高太監澹澹的說道:“朕要出宮散心。”


    高明麵帶為難之色:“陛下,太後娘娘似乎已經察覺了。”


    皇帝皺眉。


    “朕說了,朕要出宮散心。”


    高太監歎了口氣,隻能低著頭下去安排去了。


    大約半個時辰之後,皇帝陛下出現在了顧橫波的閨房裏。


    閨房之中,顧大家隻著一身單衣,懷抱琵琶,指尖輕顫,美妙的音符從指尖躍出。


    天子也脫下了外衣,著一身裏衣。坐在一旁欣賞。


    …………


    約莫一柱香之後,雲雨收歇。


    顧大家半倚在天子懷裏,眉目之間盡顯媚態。


    天子用一方白巾,遮住了她的眼睛。


    然後,他在顧橫波麵前擺了三個壺,又把一枚沒有箭頭的箭,放在了顧橫波手裏。


    這三個壺裏,各有一張名貼。


    等布置好了之後,年輕的天子解開蒙住她眼睛的白布,輕聲笑道:“前麵有三個壺,隨便投一個,投中了有重賞。”


    顧大家在天子懷裏扭了扭身軀,膩聲道:“什麼獎賞?”


    “你投中之後,自然就知道了。”


    顧大家笑著說了聲好,便坐起來開始投壺。


    此時此刻,任誰也想不到,大陳新一任皇後的位置,竟然操在了一個風塵女子之手。


    而且……是用這種近乎玩笑的方式。


    不過有時候,現實往往就是這麼荒誕。


    顧大家站了起來,手裏拿著木製的箭桿,稍稍瞄準了一會。


    她是青樓出身,投壺的遊戲已經玩了不知道多少次。


    略微瞄準了一下,她拋出了手中的箭桿,輕輕扔了出去。


    箭桿精準的進入到了左側的壺中。


    於是乎…


    大陳新一任的皇後人選。


    定下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安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漫客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漫客1並收藏靖安侯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富县| 丰台区| 兰西县| 基隆市| 甘肃省| 漳平市| 开阳县| 孝昌县| 河西区| 来安县| 四子王旗| 盐源县| 红桥区| 密山市| 海南省| 杂多县| 海城市| 望城县| 安乡县| 千阳县| 洪洞县| 安新县| 隆回县| 买车| 安丘市| 民丰县| 榆树市| 东海县| 和平县| 宁晋县| 鄂伦春自治旗| 吉木萨尔县| 江都市| 陆河县| 甘孜| 安福县| 建德市| 二连浩特市| 宁都县| 招远市|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