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何洛的前世,張小龍的團隊在企鵝公司內部孵化出微信的初期,也更多是單打獨鬥,並沒有獲得企鵝公司的全力支持。
因為像是企鵝公司這種此時已經規模極大的互聯網巨頭,內部的各部門也是存在競爭的,手機qq作為之前主要麵向移動互聯網的社交軟件,已經有了上億的用戶,許多人認為根本無需再增加一個所謂的微信了。
因此在初期的時候,微信相對於米聊並沒有太大的優勢,隻不過後來隨著米聊的發展,用戶數量超過了1000萬人,這個時候才引起了小馬老板的警覺,然後在其內部孵化的幾款為智能手機設計的社交軟件的競爭中,微信最終獲勝,才獲得了整個企鵝公司資源的加持,開始將幾億qq用戶導流到微信之中,也就是在那段時間,微信開始支持了qq賬號密碼直接登錄……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加上米聊獲得小米公司的資源有限,最終被微信打敗,幾年後雷俊決定暫時關閉米聊服務……
因此既然前世的時候,最初企鵝公司對自家的“微信”都是在後來才開始重視起來的,那也就不會對此時還對其造不成太大威脅的環宇科技,開出太高的價碼進行收購了。
是的,何洛以六七億美元的價格賣出寰宇科技,也就是微信的項目,對於他此時來說,也是投入產出很高的事情。
而且他換到的是企鵝公司的股票,現在企鵝公司市值也就400億美元多一些,到了後來,最高的時候接近8000億美元。
即便是算上企鵝公司之後曆次增發的股份,何洛現在賣出微信項目換來的六七億美元的企鵝股票,得不到後麵20倍的收益,那麼有十幾倍收益也是肯定的了。
也就是說在十年後,這些股票的價值能達到超過百億美元。
如果算上出售超新星互娛換到的股份,一共接近50億美元的企鵝股票,到時候就價值七八百億美元,妥妥能幫助何洛成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前排。
僅僅是這筆交易能夠達成,那麼何洛憑借50億美元的身價,明年也會成為華國富豪榜的前列,他隻有19歲……確切的說,還有幾天才到十九歲生日,這妥妥的是震驚世界的事情。
但事情的糾結就在這裏,很明顯此時企鵝公司不會給何洛最重視的微信太高的估值,那麼他賣出微信,就會太虧了。
在這個移動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能夠在移動端搶占社交領域高地,就隻有這一次機會,未來的微信有多麼恐怖,何洛是知道的。
就連那位“鋼鐵俠”馬斯克在未來收購twitter之後,也對微信讚不絕口,直言應該“抄襲”微信,提供所有的功能。
但如果不賣出微信,就絕對不能把超新星互娛賣給企鵝,否則就是幹了資敵的蠢事。
但企鵝公司為超新星互娛的估值可是遠高於此時的微信了。
在何洛的心中,未來超新星互娛可能能做到幾百億美元的市值,但微信是可以做到千億市值的產品。
這二者在他心中的重要性同目前其他人的看法是相反的。
因此最終在企鵝公司堅持超新星互娛和微信項目的收購,不可能用高於增發股票後10%的股份進行之後,這一次二者的談判也再次破裂了。
到了這一刻,何洛也清醒了下來,他明白,最多兩三個月,恐怕張小龍就要帶著企鵝公司的“微信”出現了,至於這一世它會叫什麼名字,那就不知道了。
還是那句話,放棄幻想,準備戰鬥吧。
……
既然同企鵝公司這邊談崩了,那麼接下來何洛就專注於跟紅杉樹這邊的融資談判。
不過對方的消息也很迅速,在得知企鵝公司這邊有同何洛接觸之後,他們對於微信,這個華國的類似於,也有了興趣。
接下來何洛帶著謝綺君,以及紅杉樹的人從琴島去往了燕京,在搜狐大廈中,紅杉樹的人看到了這裏的寰宇科技以及旗下的公司。
在維度投資的首席公關龔婉玉入職之後,何洛就對名下的公司架構進行了調整,目前包括星雲科技、超新星互娛和矩陣廣告聯盟都成為了寰宇科技的子公司。
因此事實上,這一次紅杉樹是準備將原本針對超新星互娛的融資談判,改為直接對母公司寰宇科技進行融資,這樣需要的估值就大為增加,因為已經包括了星雲科技、廣告聯盟和微信這些項目在其中。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但在紅杉樹的人看來,最佳的方案就是直接投資寰宇科技,因為很明顯就能看出來,包括星雲科技以及矩陣廣告聯盟,都能與超新星互娛在華國國內產生交互推廣的作用。
而微信,則能夠賦予超新星互娛出品的手遊的社交互動屬性,因此對於何洛對於寰宇科技的布局,他們還是非常欣賞的,隻不過現在需要麵對的問題,就是對於寰宇科技的整體估值。
很明顯,在紅杉樹的眼中,其中最具價值的,還是超新星互娛,畢竟這家手遊公司未來麵向的是全球市場,並且此時已經有北美的分公司在進行版權運作。
而在其他領域,寰宇科技的業務,目前最多也就局限於華國市場之中,很普遍的觀點就是對於華國市場中的互聯網公司,估值總是要比同規模的矽穀公司要低很多的。
這到也不是歧視什麼的,隻不過本身一方麵歐美的用戶在互聯網方麵的付費習慣就比國內強很多;並且即便是廣告收入,因為他們的購買力更強,同樣能夠獲得的廣告費也就更高一些。
因此在之後,何洛這邊同紅杉樹,就對寰宇科技的估值,展開了談判。
當時企鵝公司準備收購的時候,最高開出來了增發後10%的股份來進行收購,這些股票現在的價值,在不到50億美元的範圍之內,而何洛提出來的收購價格,則高達75億美元左右,直接提高了50%。
不過紅杉樹這一次是準備參與融資入股,因此他們也就會拿到差不多10%的股份,何洛的寰宇科技得到資金進行發展……
現在雙方的分歧就在於,紅杉樹給予寰宇科技的估值是投後估值45億美元;而何洛的要價是投前估值50億美元。
這其中的差別就很大了,因為如果按照紅杉樹美利堅公司對寰宇科技的45億美元投後估值計算,他們是拿出4.5億美元得到融資後公司10%的股份。
而按照何洛投前估值50億美元來計算,他們就需要用5.55億美元獲得那10%的股份了。
同樣的股份,前後差了超過1億美元的投資,也不由對方據理力爭的希望降低對寰宇科技的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