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躍空,青龍降世!</p>
來者竟然是關羽!</p>
林小白怎麼也沒想到,在這個緊要關頭,關羽竟然來了。</p>
胯下白鵠馬載著他橫跨虛空,手中青龍偃月刀揮動間向著呂布砍去。</p>
呂布大驚,趕忙收戟防禦,催馬拉開距離。</p>
“汝乃濟南相劉玄德之將,何故來此?”</p>
呂布試探道。</p>
他下意識的以為還有別的諸侯和林小白一同追了過來。</p>
關羽當然聽明白他的意思了,但也不屑於玩那一套虛的:“某獨身一人前來,隻為還馬而已。”</p>
不遠千裏而來,隻是為了還白鵠馬。</p>
“接槍!”</p>
林小白終於逮著機會,趕忙將自己手中的地階武器‘猙角槍’扔給典韋。</p>
雖然依舊無法和方天畫戟相媲美,但也不至於一個照麵就會被毀掉。</p>
二將攔住呂布,張遼趁此機會指揮士兵大肆殺戮。</p>
另一邊,有斥候稟報董卓。</p>
得知後方情況,董卓大驚失色,趕忙聚攏兵士準備前往支援。</p>
可就在這時,押送糧草的前軍處火光衝天。</p>
“後軍敗了!敵軍繞到前方殺過來了!”</p>
剛開始隻是幾個人亂喊亂叫。</p>
可是很快,混亂漫延開來。</p>
一時間,不管是士兵也好,平民也罷,全都大喊大叫,奪路而逃。</p>
那些人正是林小白派往洛陽教童謠的士兵,董卓倉皇遷都,他們混入其中。</p>
</p>
賈詡提前交代好他們,隻要董卓收攏大軍,就四處放火引起混亂。</p>
三十多人,原本不會起到任何的作用。</p>
久曆戰場的士兵不會輕易相信,可那數百萬平民會相信。</p>
恐懼和慌亂是傳染最快的情緒,他們這麼一鬧,立刻一傳十十傳百。</p>
三十多人沒什麼用,三百萬人的混亂卻足以擊潰任何的精兵!</p>
有兵將反應過來,想要殺人平息混亂,可是平民實在是太多了,足有數百萬之眾。</p>
這麼一殺,場麵更加混亂起來。</p>
有的人四散奔逃,想要活命。</p>
有的人開始就近搶奪錢糧。</p>
董卓軍陣腳大亂,根本無法再約束住所有人。</p>
百萬層次的大暴動,死傷不計其數,董卓大軍未戰先亡!</p>
見如此情景,董卓也知道大勢已去。</p>
他連忙指揮近衛眾將,隻是將獻帝一同劫走,餘者完全不顧。</p>
現在這種情況,根本顧不了那麼多了。</p>
董卓想的很明白,隻要天子依舊在他手中就足夠了。</p>
大軍雖敗,可是董卓還有西涼鐵騎。</p>
隻要他能帶著天子抵達長安,到時候召集西涼大軍前來,依舊是穩如泰山。</p>
三千飛熊衛護著董卓和獻帝輕裝快馬,繼續向長安而去。</p>
而且在李儒的建議下,董卓還故意讓飛熊衛大開殺戒,讓原本已經足夠亂的場麵更加混亂起來</p>
沿途不管是兵士還是平民,隻要擋住去路,全部誅殺!</p>
既然決定要拋棄所有的士兵和平民,那就讓他們發揮最後的價值。</p>
這麼混亂的場景,就算是後麵有追兵,也要被拖延住。</p>
幾百萬人,就算是屍體也足以堵塞道路。</p>
呂布和李傕等人在後方苦苦支撐,隻等前軍過來支援。</p>
可是他們沒有等來前方的支援,反而是等來了慌不擇路胡亂衝撞的平民。</p>
呂布軍徹底潰敗,再難維係!</p>
兵敗如山倒,一時間投降者不計其數。</p>
“雲長,典韋且住手!眾軍聽令,莫要上前!”</p>
林小白見呂布有要逃走的意思,趕忙下令道。</p>
呂布有方天畫戟赤兔馬,如果真的想要逃走,恐怕還真攔不住。</p>
既然攔不住,索性換個思路。</p>
見林小白下令停止進攻,呂布向後退了幾丈勒住赤兔馬問道:</p>
“臨鄉侯何意?”</p>
林小白催馬上前:“溫侯之勇,舉世無雙,若一心要走誰能攔住。”</p>
說到這裏,他話鋒一轉:“然溫侯可曾想過要去何方?”</p>
呂布渾身緊繃的肌肉稍稍放鬆下來:“自然是去長安尋覓義父。”</p>
林小白笑著搖了搖頭:“長安?董卓進不了長安!”</p>
見林小白如此篤定,呂布眉頭一簇:“何出此言?”</p>
“吾早已派人前往長安,雖隻有百人,但卻攜帶吾之帥旗。”</p>
“李儒毒而多疑,董卓信而無謀,隻要在長安城上見吾之旌旗,料其必不敢入!”</p>
早在盟軍剛剛聚集的時候,林小白就已經派先登營帶著他的帥字旗前往長安。</p>
這正是賈詡計謀的最後一計:空城計。</p>
整個計謀,從最開始的童謠和送給韓遂的書信,到虎牢關連番大戰,再到圍剿徐榮假扮敗軍,最後到長安城的布置。</p>
所有的一切,雖然出現了些許意外,比如最驚險的典韋兵器損毀。</p>
但大方向總歸都是在賈詡的謀劃之中發展著。</p>
呂布心中一動,看著林小白說道:“臨鄉侯現在告訴某,不怕某前往通稟?”</p>
有赤兔馬在,他絕對能夠追上董卓。</p>
林小白心裏滿是不屑:就尼瑪你那25點忠誠值,還有臉把自己說的這麼忠心耿耿。</p>
他好意思說,林小白都不好意思聽。</p>
雖然心中不屑,但林小白臉上卻不露分毫:“董賊劫持天子,名為丞相,實乃漢賊!”</p>
“今吾以冀州忠義之兵,討伐董賊,乃是代天行之,伸大義於天下!”</p>
第一步,陳述利害關係結束。</p>
第二步,給對方戴高帽。</p>
林小白話鋒一轉:“吾知溫侯高義,之所以委身於董賊麾下,實乃尋覓良機,以匡扶天下。”</p>
接下來是第三步,許以重利。</p>
當然,送禮也是一門學問,先送名:</p>
“然溫侯此舉,在天下愚鈍之人眼中實在不堪。”</p>
“今既有此良機,何不正身明義,倘若迎迴天駕,也好下詔宣公之高義於天下!”</p>
再送權:</p>
“若溫侯不棄,不妨暫且委身於某之麾下,和文遠各率一軍,勤王誅賊。”</p>
正所謂除惡務盡,林小白是絕對不會再給董卓任何的機會。</p>
接下來可還有一場惡戰,正好需要呂布的驍勇善戰。</p>
果然,送禮成功。</p>
“吾為除漢賊,不惜以身犯險,然天下人皆以布為背主之臣!”</p>
“今遇明公,實乃萬幸!”</p>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明公也!”</p>
呂布越說越激動,到後來他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為了殺董卓才臥底在他身邊,將手中方天畫戟直接往地上以插,直接翻身下馬,納頭便拜:</p>
……</p>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