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迫不得已,但劉表也隻能捏著鼻子出兵了。</p>
他當然不可能那麼實誠,舉全州之力跟曹操死磕。</p>
這種事情,差不多就行了。</p>
派一郡之兵討伐就已經可以了。</p>
既不會將曹操得罪太死,也算是堵住了悠悠眾口,保全了他忠孝兩全的‘八俊’名聲。</p>
劉表當即發令於南陽郡,著令發兵討伐司隸州。</p>
南陽郡地處荊州最北端,治所宛城。</p>
如今南陽郡的郡守正是張繡。</p>
張繡是張濟的侄子,一直跟著叔父征戰。</p>
而張濟原本是董卓部將,不過在滎陽之戰死在了百萬平民暴亂之中。</p>
張繡僥幸逃的一命,又趁機收攏殘軍投靠了劉表。</p>
不說張繡領命,集結大軍準備征討曹操。</p>
單說曹操那邊。</p>
好不容易頭風好一些,曹操強自掙紮著起來召見荀或郭嘉司馬懿等人商量應對之策。</p>
他當然不是因為劉表,而是因為林小白。</p>
這一次林小白能夠以年關將至祭祀太廟為借口,下次還能找到別的借口發難。</p>
一次兩次還好說,長此以往下去,誰也受不了啊。</p>
“吾欲效彷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發矯詔匯聚天下諸侯討伐林伯岐,諸位以為如何?”</p>
曹操也是真的急眼了。</p>
這種事情,不徹底根除,以後就沒完沒了了。</p>
他有些羨慕林小白,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p>
“此時不可。”</p>
郭嘉率先說道:“今時不同往日,董卓之時,荒淫無道,天怒人怨,而如今之冀州士民殷富,此其一。”</p>
</p>
“董卓之時,朝廷餘威尚在,雖有諸侯割據,然並無戰事。而今諸侯並起,互相征伐,人心不齊更甚以往,此其二。”</p>
“林伯岐百日得幽州,士氣正盛,民心所附,諸侯震懾,此其三。”</p>
“有此三者,吾料必難成事。”</p>
郭嘉這麼一說,曹操也迴過神來了。</p>
“吾何嚐不知,然若放任自流,久守必失,該當如何?”</p>
想到這裏,曹操的頭又隱隱作痛起來。</p>
荀或道:“司隸乃帝都,非久留之地,主公當另謀安身之所。”</p>
所謂帝都,當然是考慮到更好的掌管全國才設置的。</p>
尤其是在交通工具不發達的古代,帝都必然是要選在疆域中間的位置。</p>
四麵八方皆有州郡,一旦外部有變,也能夠爭取足夠的時間。</p>
這在和平時代自然是沒問題的。</p>
可在亂世之中,就有大問題了。</p>
四麵受敵,難以避開。</p>
“以公等見解,當謀何處?”</p>
郭嘉和荀或對視一眼,同時說道:“非益州不可!”</p>
“益州險塞,沃野千裏,高祖因之以成帝業。”</p>
“今主公可先圖益州以為基礎,徐圖荊州漢中之地,則可無輿爾!”</p>
曹操大喜,當即開始商議如何取益州之地。</p>
“劉表此次乃是被迫出兵,吾料其必然不肯動用重兵,既如此,主公不妨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奪南陽、南郡、武陵三郡之地,待得時機成熟,方可圖謀益州!”</p>
賭徒!</p>
這是驚天豪賭!</p>
如果賭贏了還好,三郡之地,幾乎就是半個荊州了。</p>
然後以三郡為跳板,入主益州。</p>
可萬一賭輸了,之前所有的一切都將毀於一旦,劉表不會給他返迴司隸州的機會。</p>
即便是劉表給他機會,周圍盤踞的諸侯也不會給。</p>
曹操思慮良久,最終還是決定賭這一局!</p>
得何足喜,失何足憂!</p>
林小白也是沒想到,曹操竟然如此果斷。</p>
更加沒想到,他竟然想要趁機謀取益州。</p>
不過這倒也在情理之中。</p>
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智者所想也總是驚人的相似。</p>
諸葛亮能夠看出三分天下大勢,荀或和郭嘉當然也能看得出來。</p>
林小白自從挾天子得幽州,就已經完全占據了天時,根本無人可爭。</p>
青州、徐州、兗州之地,雖然群雄並起,但必不久矣,遲早被吞沒。</p>
而司隸同樣如此,地理位置決定了難以長久,不如早棄。</p>
曹操這邊扭轉乾坤,欲化不利為機遇。</p>
而豫州孔伷顯然沒有這份能耐。</p>
就在林小白派遣張遼屯兵兗州北側,袁術撤軍迴援助的時候,孫堅悍然發動了攻勢。</p>
孫堅以長子孫策為先鋒親率大軍跨江征下邳,令親弟孫靜暫掌江東,次子孫權為副。</p>
江中細作得知,連忙迴稟。</p>
孔伷親封的下邳太守郭奕得知此事,大驚失色。</p>
如今下邳雖然占據大半,但北側仍有徐州之兵。</p>
現在孫堅興大軍跨江而來,如何能夠應付得了。</p>
於是連夜派人去譙縣稟告孔伷,派兵來救。</p>
孔伷跟曹操比,可就差太多了,區區半個下邳都不舍得放棄。</p>
而且他認為劉岱畏懼袁術,必然不敢輕舉妄動,竟然親率大軍前往下邳。</p>
如果隻是這樣也就罷了,關鍵是孔伷不知天時,竟然派兵於江邊紮營。</p>
見江東船隻靠岸,立刻亂箭齊發,想要於江中全殲敵軍。</p>
孫堅見此心中暗喜,隻是下令大軍不可輕動。</p>
一連三天,在孔伷的狂轟濫炸之下,江東船隻不曾有一艘靠岸。</p>
孔伷以為得逞,更是驕橫,日夜遣兵士於江邊叫罵。</p>
直到第四天,西風驟起。</p>
“當此時節,西風頻繁,孔伷不知天時,竟然用兵,此乃取死之道也!”</p>
孫堅說罷,下令將準備好的引燃之物全都取出來。</p>
又騰出三十與艘船。</p>
待到西風正緊,下令點燃空船,同時以火箭射向岸邊營寨。</p>
箭趁風勢,船隨水行。</p>
一時間,大半個營寨之中火焰四起,濃煙滔天。</p>
孫堅趁機率領大軍登岸,孫策更是領先鋒軍率先殺出。</p>
火焰之中,孔伷軍早已大亂,營中軍士互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p>
待孫策攻來,更是無人能擋,直殺的江水染紅!</p>
孔伷見大事不妙,連忙上馬在近衛營的保護下向豫州逃去。</p>
可是逃至半路,有斥候來報,兗州劉岱突襲豫州。</p>
孔伷急怒之下,於馬上吐血三升墜馬而亡。</p>
豫州六郡,被劉岱和孫堅瓜分,各占三郡之地,雙方默契收兵。</p>
見豫州的事情告一段落,張遼悠哉悠哉帶著大軍撤走了。</p>
這可把袁術給氣壞了。</p>
他這才知道,張遼過來純屬就是為了牽製住他,好給劉岱進攻豫州的機會。</p>
本來兗州之爭,他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優勢,隻要沒人摻合拿下劉岱占領兗州全境也隻是時間的問題而已。</p>
可是現在這麼一搞,劉岱得到了豫州三郡之地,更是招降豫州之兵良多。</p>
等他整頓完畢,形式完全逆轉了啊!</p>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