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請看。”</p>
賈詡將一封信遞給林賦。</p>
林賦接過信看去,這是沮授給賈詡的迴信。</p>
“封禪之禮?”</p>
上麵除了一些關於天文星象之類林賦看得懂搞不懂的話之外,就是關於封禪祭文和祭禮的記載。</p>
“吾得知袁術封狼居胥之事,頗感好奇。”</p>
“以某當年之見,袁術固然好大喜功,驕奢放肆,然並非狂愚之人。”</p>
當初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賈詡可是默默的將諸侯都分析了個遍。</p>
在他看來,袁術的確難成大器,但也不至於如此不堪。</p>
明明知道以這種形式封狼居胥就是一場鬧劇,還偏偏要大動幹戈,強行為之。</p>
再聯想到他之前在兗州縱兵大肆劫掠,還有這次變本加厲,如蝗蟲過境一般將並州沿途郡縣席卷一空。</p>
這實在是太不合常理了。</p>
袁術還不至於昏庸到如此境地。</p>
因為這些不合理的事情都集中在袁術一個人身上,所以賈詡心中逐漸生出一個想法。</p>
或許,袁術這樣做是為了泰山封禪!</p>
不過他對這方麵的事情不是很了解,所以派人去向沮授詢問。</p>
而沮授的結果也的確印證了這一點。</p>
昔日光武帝封禪,是在南匈奴臣服之後進行的。</p>
再往前推,武帝曾六次封禪。</p>
而之所以要如此勞民傷財,行封禪之禮,都是因為前五次封禪並沒有打到他想要的效果。</p>
究其原因,都是因為祭文和祭禮的缺失。</p>
秦始皇封禪之後,將封禪的祭文和祭禮封存起來,秘而不宣。</p>
就連參加封禪的官員隨從們,迴來之後也是閉口不談,更無隻言片語留傳後世。</p>
這就導致到了漢武帝的時候,隻知道封禪的事情,壓根不知道應該怎麼進行。</p>
於是,第一次封禪,漢武帝索性自定封禪禮儀。</p>
顯然,那次封禪失敗了。</p>
之後,漢武帝派人尋找秦始皇封禪的祭文和祭禮,然後一點點完善起來。</p>
直到最後一次封禪,這才成功。</p>
而光武帝就白白撿了個便宜,漢武帝都給他整理好了,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p>
“卿的意思是……”</p>
“袁術要行封禪之事!”</p>
林賦終於明白賈詡話裏的意思了。</p>
但問題來了。</p>
他這麼大費周章,又是縱兵搶奪財寶修複洛陽城,又是遷徙富戶營造出國殷民富的假象,又是造假封狼居胥,隻是為了封禪?</p>
話說封禪不就是一個虛名嗎,宋真宗以後的皇帝就不說了。</p>
李世民的功績絕對可以排進曆朝曆代皇帝的前三行列,都沒有去封禪。</p>
如果封禪真的有什麼讓帝王無法拒絕的好處,林賦可不相信魏征的幾句諫言能夠攔得住李世民。</p>
但如果封禪隻是虛名的話,為什麼秦始皇要對封禪過程秘而不宣,為何漢武帝六次封禪,為何如今袁術也跟瘋了似的,不惜任何代價也要封禪。</p>
“若是某樣封禪必須的事物遺失了……”</p>
林賦想到這裏忽然眼前一亮。</p>
“封禪臺!”</p>
袁術那個家夥不會得到了封禪臺吧!</p>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完全都能解釋的通了。</p>
因為泰山封禪臺的遺失,導致後世封禪隻是變成了一個宣揚自己功績的儀式,所以李世民才被魏征稍微一阻攔就放棄了。</p>
而漢武帝之所以執著於封禪,就是因為他知道真正完成封禪能夠得到什麼。</p>
畢竟漢武帝時期距離秦始皇時期也不過一百年出頭而已。</p>
袁術得到了泰山封禪臺!</p>
弄死他!</p>
必須弄死他!</p>
泰山封禪臺是我的!</p>
相比較而言,韓遂和馬騰也就不那麼重要了。</p>
洛陽城新修繕好的皇宮內。</p>
袁術獨自一人坐在他那夢寐以求的寶座上。</p>
“洛陽城不日即將修繕完畢,大軍也已經做好了完全準備,此次封禪務必要成功,不容有失!”</p>
袁術目光之中滿是堅定之色。</p>
他為此付出了太多。</p>
自己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盤弄得一團糟。</p>
兗州山陽郡大肆燒殺搶掠,民怨積厚,以至於周邊郡縣的百姓擔心重蹈覆轍,舉家遷移者數不勝數。</p>
原本殷實的倉廩,現在也消耗一空。</p>
金銀錢糧的消耗數不勝數,不僅僅把積累的庫存用掉了,就連縱兵掠奪來的財物也全都投入到那個無底洞之中了,這才換來了匈奴的臣服和洛陽城的修繕。</p>
四世三公的名聲,還有家族的支持也徹底沒了。</p>
弒父之事雖然沒有證據,但懷疑是避免不了的。</p>
封狼居胥這場近乎於鬧劇的行為,徹底讓他淪為天下人眼中的笑柄。</p>
現在的袁術,要錢沒錢,要地盤地盤不穩固,要名聲名聲也徹底臭了。</p>
付出這麼多,他怎麼可能允許自己封禪失敗!</p>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p>
袁術站起身來開始溫習祭文。</p>
如此關鍵時刻,絕不容許出現任何的紕漏。</p>
“……民遮藩息,天祿永得,刻石改號!”</p>
雖然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但袁術還是一遍又一遍的背誦著,揣摩著封禪時候的感覺。</p>
另一邊,林賦確定袁術的目標,立刻派人去青州通知田豐,得到命令第一時間發青州之兵攻打泰山郡。</p>
同時,他又帶著趙雲和典韋,點起三千白馬義從,脫離大軍徑直向著泰山郡的方向而去。</p>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帶著大軍行軍實在是太慢了。</p>
等趕到泰山郡的時候,保不齊袁術已經封禪完畢了。</p>
青州雖然距離泰山郡最近,但命令從並州傳過去,再整頓兵馬攻擊泰山郡,顯然也趕不上。</p>
現在的辦法就是林賦帶著趙雲和典韋等人過去,如果能夠在半路的平原上截住袁術是最好的了。</p>
以白馬義從和燕雲十八騎在平原上的戰鬥力,完全能夠拖住袁術大軍。</p>
甚至如果袁術大意,沒有攜大軍同行,林賦完全可以直接弄死他。</p>
可凡事不能光想好的。</p>
萬一沒能在半路上截住袁術,就隻能被迫進入泰山山脈了。</p>
到了山地,燕雲十八騎和白馬義從騎兵的威力可就無法真正發揮出來了。</p>
林賦這邊行動起來了,張魯和公孫度那邊也沒閑著。</p>
公孫度已經整頓好大軍,隻等到了約定的時間就要跨海攻膠州半島。</p>
而西邊,張魯也依約動兵,攻打關中張繡,然後揮兵東去,和袁術大軍匯合。</p>
張魯自領大軍從斜穀而出,直攻關中。</p>
另起一軍,由張魯弟張衛率領三千精兵出褒中,循秦嶺以東,從子午穀而投北,直取長安。</p>
</p>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