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情話慰藉。</p>
寧江楓話鋒一轉,“狐族是不是受碧霄元君管轄?”</p>
蘇胭立刻警惕了起來:“問這做什麼?”</p>
得,涉及狐族,姑娘瞬間從感性變得理性起來。</p>
“事關泰山府君利益的大事!”寧江楓說道。</p>
“是!”蘇胭信任寧江楓,神識迴複的很快。</p>
蘇胭給肯定迴答,寧江楓將考弊司染指朝廷科舉,齊州挖出道人石像及其自己分析推理得出的線索全部告知蘇胭。</p>
言落,寧江楓神識對蘇胭說道:“事件就是這樣子,使出這招絕戶計的可能是輪轉王,泰山嶽府要及早準備,我會將情況匯報向鎮撫司。還有,如果泰山嶽府方便,我想嶽府出手幫我調查道人石像,挖出石像區域內活動的狐仙、黃仙、蛇仙說不準能給點線索,隻有人證物證兼備,鎮撫司才能阻止受冥府要挾的官員摧毀娘娘行宮及其天仙祠。”</p>
蘇胭是被寧江楓的信息震驚到了。</p>
數十息的無聲之後蘇胭神識迴複,“我即刻匯報娘娘。”</p>
寧江楓神識說了一聲好,隨後給蘇胭留下了自己在山穀的地址和聯絡口號。</p>
蘇胭在南疆肯定來不了,一旦泰山嶽府打探到道人石像來源,嶽府會派人接洽,留個聯絡口號以防萬一。</p>
沒出房間,寧江楓將餘下的十枚陰陽寶錢拿出。</p>
十枚寶錢能增加五十年法力,真元灌入陰陽寶錢,寶錢禁錮立破,一股純正的法力湧入體內。</p>
逐一吸收陰陽寶錢,氣息流轉,五十年的法力化為真元,寧江楓將修為提升到大乘高境。夾脊早就點亮了文曲星燈,能吸收星輝之力,寧江楓琢磨不需要多久自己便能嚐試大境突破。</p>
知秋一葉還在吸收法力修行,寧江楓留下紙條,讓知秋一葉修行之餘看管虛肚鬼王,人直奔學宮。</p>
在學宮遭遇唐六如,寧江楓對唐六如交代一聲,讓唐六如替自己請假。</p>
出學宮,寧江楓以麵皮覆臉,人直奔齊州城。</p>
城內有鎮撫司的衛所,寧江楓要將已經掌握的信息匯報向青龍。</p>
這邊寧江楓進入齊州鎮撫司衛所,稷下學宮內的詩詞班也到了開課時間。</p>
魚璿薇習慣性的看了一眼左側角落。</p>
桌位隻有唐如如,沒寧江楓。</p>
還沒問寧江楓去哪兒了,唐六如舉手:“報告,寧江楓和書畫班學妹去研究書畫了。”</p>
學堂內一片嘩然。</p>
魚璿薇右手輕輕的捏了一下衣襟。</p>
唐六如滿意了,算是出了一口被寧江楓奪了班寵的氣。</p>
夜色未落,寧江楓出齊州城。</p>
帶麵皮進入齊州錦衣衛衛所,亮出鎮撫司印,寧江楓將無常薄、賬薄封在符袋當中,安排齊州衛所錦衣衛加急送向都城。</p>
沒在衛所多逗留,寧江楓出城趕赴向學宮。</p>
天光未暗,沿學宮的青石路麵前行,寧江楓走向湖畔。</p>
學宮有湖泊,平滑如鏡,三三兩兩的學生沿湖而行,還能看到書畫班學生架著畫板潑墨。</p>
寧江楓走的很慢,意識還停留在冥府、泰山嶽府等的這些事上,還會想起總忍不住破口大罵的紅花懸賞榜。</p>
距離湖畔不遠處是貫穿學宮南北的青石大道,魚璿薇有晚膳之後到湖畔散步走走,看夕陽、落霞的習慣。</p>
</p>
長裙皎白,起伏如水,夕陽餘暉落在三千青絲上似有火焰在跳躍,走上通往湖畔的小徑,魚璿薇遠遠看到獨自慢行的寧江楓。</p>
兩個人其實很熟悉,登泰山時寧江楓的《漁家傲》、《望嶽》幫魚璿薇解開了心結,破了大境,所以魚璿薇對寧江楓既有欣賞,還有感激。</p>
課堂上問寧江楓的問題逐漸變多,而寧江楓也總能完美妥帖的迴答出各種問題,一來二去,自然變得熟悉。</p>
止步,魚璿薇看了看湖畔邊慢行的寧江楓,在過去和不過去之間稍微的抉擇,魚璿薇徑直走了過去。</p>
和悅的聲音便從寧江楓身後傳來。</p>
“寧江楓,你迴來了!”</p>
寧江楓迴頭,看了看站在夕陽下美麗絕倫的魚璿薇。</p>
寧江楓對“你迴來了”這句話特敏感,當初在都城,迴庭院時蘇胭就會這麼來一句。</p>
稍微琢磨了一下魚璿薇問這話的語境,笑了笑,寧江楓說道:“教習晚上好,剛從齊州城內迴來,辦事情!”</p>
魚璿薇沒來由的感覺輕鬆了不少。</p>
“一起走走?”魚璿薇開口。</p>
“好呀!”寧江楓說道。</p>
輕盈的向前一步,魚璿薇的寧江楓並肩而行。</p>
很容易找到話題,魚璿薇說道:“文學之事,唯有意與境兩者也,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茍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你怎麼看這句話?”</p>
言落,魚璿薇安安靜靜保持了聆聽姿態。</p>
寧江楓哪敢和魚璿薇去真槍實劍的探討詩詞意境、如何作詩,文抄公裝個逼還行,做學究那行。</p>
但總得要迴答。</p>
想了想,寧江楓說道:“我認為但凡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都要經過人生三境才能達到意和境兼備。”</p>
魚璿薇稍微愣了愣,“哪三種境界!”</p>
寧江楓放緩語速,說道:“第一境叫做‘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p>
魚璿薇從字裏行間便能感受到詞意從一夜無眠生出,景既蕭索,人又孤獨的意境。</p>
耳際便也在這個時候響起寧江楓的解釋聲,“這是第一境,‘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裏有憑高望遠的蒼茫之感,也有不見所思的空虛悵惘,表述的是對人生的迷茫,孤獨而不知前路幾何,投射的卻是排除幹擾,雖千萬人而吾往。”</p>
魚璿薇手捏成拳頭,心道,“這第一境不就是登岱嶽之前我的心境真實寫照,迷茫、孤獨、彷徨。”</p>
“第二境呢?”魚璿薇輕輕的問道。</p>
寧江楓開口,“我將第二境稱之為‘衣帶漸寬終不悔,為尹消得人憔悴’,此境界承接了第一境。黎明即起,孜孜為善,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第二境其實說的是確定目標之後鍥而不舍的性格和執著態度。”</p>
魚璿薇身體輕微顫栗了起來。</p>
這分明是一句能流傳千古的婉約詩,說的是女子和意中人之間纏綿情思,可寧江楓卻是將這樣的詩句應用在人生第二境當中的篤守執著當中,這才是真正的境與意合,不拘於意,相由心生,寧江楓口吐金蓮,句句禪機。</p>
“第三境呢?”魚璿薇問。</p>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p>
寧江楓輕聲對魚璿薇開口:“此境說的就是一個超脫和質變。”</p>
沒太多的解釋,前兩境說的通透,第三境理解起來便不難。這是一種柳暗花明的開朗,心境的明澈。</p>
言落,寧江楓安靜了下來。</p>
寧江楓沒看蹙眉領悟第三境之意的魚璿薇,說人生三境,其實三境的解釋包含了寧江楓前世為人時內心對人生的理解獨白,所以說這些話的寧江楓總覺得自己似乎觸動了什麼,身上憑空多了一種氣。</p>
這股氣即生於意外,又蘊在象內。</p>
寧江楓在思索自己身上頓然出現的這股氣是什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