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王問站在寧江楓肩膀上的十五是不是徐狄青豢養的神鴉。</p>
一句話便切入了主題。</p>
寧江楓點頭,言簡意賅說了烏鴉報信,自己到鎖陽城的前後經過。</p>
朱遠橋聽的很認真,寧江楓言落,寧王說道:“大致內容本王在鎮撫司的符信當中看到過,做的好,一身虎膽,有勇有謀!”</p>
話鋒一轉,寧王開口,“徐大人讓神鴉傳信,沒有說其他事情?雲州戰事?或者是其他。”</p>
不了解寧王心思的前提下寧江楓原則就是慎言慎行。</p>
“徐大人說王爺說可力挽狂瀾,至於雲州戰事,十五倒是沒有說,或許當時局勢緊張,大人來不及交托。”</p>
頓了頓,寧江楓解釋:“神鴉叫十五!”</p>
寧王自動過濾了烏鴉的命名。</p>
烏鴉看著寧王說道:“正是,正是,大人說王爺能力挽狂瀾。”</p>
寧江楓都有擼一把烏鴉的衝動,神助攻。</p>
寧王感慨,“我和徐大人是至交,大人是朝廷肱股之臣,本王會安排人手到北海搜尋徐大人。”</p>
“謝王爺!”</p>
寧王點頭,“神鴉跟了你,說明徐大人看重你才華,鐵劍關大捷,也證明了你有兵家天賦,鎖陽城奪取聖皇龍體,有勇有謀。本王欣賞你這樣的人才。說說看,你怎麼看如今涼州、雲州局勢?”</p>
三言兩句,寧江楓還是推斷不出寧王說這些話的目的,但對於性格卻已經大概明了。</p>
霸氣,自信。</p>
和這種人說話,彎彎繞繞自討苦吃。</p>
斟酌詞匯,寧江楓說道:“鐵劍關之戰,借了一個天時地利人和,還有就是瓦戎驕兵,有僥幸的成分,領軍之道,卑職不懂,但南下的途中就雲州局勢,卑職思考過這個問題。”</p>
有丫鬟奉茶,寧王說道:“落座,說於本王聽聽。”</p>
“謝王爺!”</p>
寧江楓落座,不接茶杯,稍微理順思維,開口說道:“如果沒有南疆作亂,朝廷不是兩線作戰,卑職認為這是一個防禦、對峙、反攻且貫穿道、天、地、將、法的過程。”</p>
寧王內心愣了愣,脫口而出,“何為道、天、地、將、法。”</p>
“王道,天時、地理、將領、法度!”</p>
寧江楓這樣解釋,寧王內心大概明白,也就兵法中所說的王霸之道及其天時地利人法治,說法有點新奇,但一個鎮撫司千戶能有這樣的見解,委實不錯。</p>
“防禦、對峙、反攻如何解釋”寧王王。</p>
“瓦戎大捷,兵鋒正盛,而我軍又在鎖陽城折損數十萬精銳,雲州主力拖在瓜城一線,此時調集兵力和瓦戎正麵對抗,正中對方下懷。涼州多雄關天險,幽州又是崇山峻嶺巍峨,避其鋒芒,固守城池,以天險拒敵和瓦戎形成對峙之勢。瓦戎地廣,但人口不足,我朝則不然,生產製造能力超乎瓦戎數倍有餘,南疆不亂,涼州、幽州又能拒瓦戎而不得入內,重整旗鼓,便有一戰之力。”</p>
言落,寧江楓說道:“當然兩軍能不能對峙,還要看具體部署及其將官統兵能力,守不住也是有的,卑職短見,王爺見笑了。”</p>
寧王臉上有讚許的神情:“不錯,能有這份見解,相當不錯,本王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p>
朱遠橋毫不掩飾對寧江楓的欣賞,直接說出了自己想法。</p>
“有收攏我的意思!”寧江楓心道。</p>
順著寧王的誇讚,寧江楓中規中矩迴了一句:“謝王爺賞識!”</p>
寧王擺了擺手,開口說道:“太子召見你了?”</p>
“是的!”</p>
“都談了些什麼?”</p>
“問的這麼直接?”寧江楓心想。</p>
表情管理出神入化,臉上不著痕跡,寧江楓迴複說道:“問了我如何入鎖陽城奪取的屍體,還問了我如何贏得鐵劍關之戰及其對瓜州局勢的看法。”</p>
</p>
“你如何迴複?”寧王問。</p>
“南院大王已經攻破了涼州和雲州交界的潞安城,南院兵力入涼州,對於瓜州戰事而言等同於釜底添薪。我的看法是後撤入鐵劍關保西州。”</p>
寧王讚賞,“看的很準!””</p>
誇讚一句,寧王揮了揮手。</p>
有管事進入房間,將一個錦盒擱置在桉幾,隨後管事退出大殿。</p>
寧王說道:“營救聖皇,鐵劍關退敵,這是你的獎勵。”</p>
寧江楓不接錦盒,開口說道:“王爺過獎,這是錦衣衛的職責!”</p>
寧王笑了笑,將錦盒推向寧江楓。</p>
“入鎖陽城帶前皇龍體全身而退,這是忠和勇。近一年期間,修為從八品突破到五品,這是天賦也是前途。太子登基,需要的就是你這種人才,鎮撫司護衛紫禁城,保護皇上,奉旨辦事,好好跟著皇上,盡心盡力侍奉皇上,別出岔子。”</p>
寧江楓內心快速對寧王這番話做了一個解析。</p>
如果是剛穿越而來,遇到這種事情,加上徐狄青說寧王能力挽狂瀾這句話做鋪墊,當今皇上叔叔對自己說這番話,自己肯定會說肝腦塗地,職責所在,赴湯蹈火。</p>
可經曆過楚王叛亂,造畜桉、汶水石道人桉件及其科舉桉、鐵劍關司禮監太監想要給自己穿小鞋等這些事件的洗滌,寧江楓卻是從寧王口中聽出了另外一股意思。</p>
“皇上很器重你,往後皇上要錦衣衛做什麼,都記清楚,要記得給我匯報。”</p>
順著這個推敲,寧江楓心道:“貞皇隕落,太子登基,這是必然,寧王有個人想法。讓鎮撫司監視皇上,無非兩個目的,第一,提防太子登基之後收權,第二,想要攬朝政。以自己扛棺入都城時太子的表現,太子登基收王權,眼下是沒這個能力,那麼就隻有一個可能,寧王要攬朝政。可徐狄青又為何說寧王能力挽狂瀾?他可是人間清醒呀。”</p>
“都城不能亂!”寧江楓想到了徐狄青這句話。</p>
意識中靈光閃現,寧江楓有點明白徐狄青的意思了。</p>
內心罵了一句鎮撫司的指揮使徐狄青:“你爽了,老子成了臥底!敢情當初安排我到稷下學宮當臥底,這是在試煉,試煉合格,給我安排了這麼個差事。”</p>
寧江楓都明白了。</p>
大明數百年來最有修行天賦的寧王就是鼇拜這樣的貨色,修為精湛,能征善戰,但桀驁自負,貞皇不理朝政,隕落在鎖陽關,皇太子朱相深壓根控製不住權柄滔天的寧王。</p>
徐狄青讓烏鴉傳話,說寧王能力挽狂瀾。這是要在當前局勢下穩住寧王。</p>
所以徐狄青讓烏鴉跟著自己,讓自己為寧王傳話,即要穩寧王,又要自己當監視寧王的臥底。青龍、莫顏良這些人都不適合,寧王也不會相信,所以任務便落在了以前所未有速度在鎮撫司躥紅的自己身上。</p>
寧江楓感覺自己脊背抽涼。</p>
“老東西這麼精明,被玄霜巨龍拖入海底,絕對死不了。烏鴉是不是就是徐狄青。當日桃花被斬了肉身,魂體逃脫,徐狄青不也沒有這種可能。舍棄肉身,魂體逃脫,附身在烏鴉上。”</p>
寧江楓腹誹猜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