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父親成全,這幾年女兒就準(zhǔn)備一下,讓金氏的人都來大唐長長見識,國中禮儀服飾也照大唐的來,久而久之,誰還能分得出唐人和新羅人?</p>
到了那時,即便有人還有異議,也就掀不起什麼風(fēng)浪了,女兒求的也不多,讓金氏和長安的那些名門望族一樣就成。</p>
父親若能給我一個孩兒,女兒一定會讓他像吳王那樣,做個對大唐有用的人。”</p>
這話說的極為漂亮,李破還能有什麼不滿意的?</p>
隻是所求不多?你知道大唐的那些天下望族都是怎麼來的?還和他們一樣?李破心說,你這可就是想多了。</p>
如果將來新羅當(dāng)家作主的是他的兒子或是女兒,把新羅變成大唐的郡縣倒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如果他還在的話,操作起來應(yīng)該不算困難。</p>
當(dāng)然了,到了那會他自己歲數(shù)也不小了,天下大事對於那時的他來說,還像現(xiàn)在一樣有著那麼大吸引力嗎?</p>
李破晃了晃腦袋,隨即便把這個過於頹廢的想法晃出了腦海。</p>
他有著和帝王身份想匹配的野心,甚至可以說是貪婪,他早已記不起當(dāng)年南下時隻想平平安安做個富家翁的想法。</p>
起兵之後,作為領(lǐng)頭人,滿腦子都是軍政諸事,一直到拿下晉陽,有了一個穩(wěn)固一些的根基,他的想法才驟然轉(zhuǎn)變。</p>
先想當(dāng)個順民,之後追求的就是官職,到了諸侯那一步,前麵的目標(biāo)也就隻剩下了一個,不由他自己來做主了。</p>
如今他當(dāng)了皇帝,所思所想就更不一樣……</p>
倭國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扶桑,在他的記憶裏從不曾出現(xiàn)的東海都護府也建立了起來,大批的倭人被遷來中原,成為了外來務(wù)工人員。</p>
那麼千多年之後,倭人還能按照既定的軌跡發(fā)展出那樣強壯的爪牙嗎?</p>
同樣的,新羅若成為了大唐郡縣,跑去美洲大陸的那些人型生物還能借助朝鮮半島,組成它們所謂的第一島鏈嗎?</p>
改變的好像有些大啊,李破充滿成就感的暢想著,於是神經(jīng)末梢再次興奮了起來……</p>
</p>
…………</p>
皇帝的成就感自然不會來自於衣食住行,那是他們的日常,享用的都是天下最好的東西,不會生出任何的攀比之心。</p>
平庸的皇帝會耽於美色,詩文,甚或是木匠活計。</p>
而有為的皇帝在乎的隻能是帝王功業(yè),開疆拓土要放在最前麵。</p>
李破這樣的開國之君不太好說,內(nèi)政外交幾乎必然都很傑出,因為他們打天下的時候就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這樣的素質(zhì)。</p>
很多東西在承平時節(jié)的皇帝要極力去爭取,放在開國之君身上,一切卻都是自然而然。</p>
如今李破才三十多歲,北聯(lián)突厥,平定天下,弭平東海,南海,高原,南蠻,重新打通河西走廊等等,這些都是他的功績。</p>
這樣的功業(yè)在開國之君當(dāng)中已經(jīng)極為少見了,可他還年輕,有很多時間去建立更多的功績來裝點他的皇冠。</p>
新羅金氏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對於他來說其實也沒什麼,小國也是國啊,當(dāng)國主自然比當(dāng)太守強。</p>
他事先能料到這樣一個結(jié)果,別看金德曼一口一個父親的叫著,可這個女人的權(quán)力欲不比別人差。</p>
不過新羅人不能占據(jù)半島,後來的那些家夥更是把高句麗人當(dāng)做了自己的祖宗的奇葩事許就不太可能發(fā)生了吧?</p>
當(dāng)然了,這必定是個疑問句,想那科技昌明的時代,偽造曆史竟然成了一種風(fēng)潮,真真讓人有些哭笑不得,所以誰知道會發(fā)生什麼怪事呢?</p>
…………</p>
第二天,李破沒有急著迴宮,而是去遊覽了漢時宮闕。</p>
先去的就是位於西南的未央宮。</p>
這是漢時大朝的宮殿群落,它的東邊是長樂宮,一般被人們稱作東宮和西宮,它們中間夾著一座武庫。</p>
兩座宮殿群落的北邊是後妃所住的北宮,桂宮和明光宮,後來武帝劉徹又在未央宮北建造了建章宮作為自己處理朝政之處。</p>
也就是說,漢長安中有三分之二都是皇家宮室,再加上貴族們的居所,其實沒給百姓留下太多地方居住。</p>
這和新長安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新長安的宮宇加上皇城也不過占了新長安的四分之一左右。</p>
從這裏可以看的出來,漢時的皇帝們好像不是為了建城,他們隻是給自己建了一處能夠容納權(quán)力核心的宮殿群落而已。</p>
這和當(dāng)時貴族們的理念是相合的,普通百姓不配住於城池之中,擁有城池居住權(quán)利的基本上都是貴族和他們的家臣以及奴仆們。</p>
而前漢的皇帝們都極為奢華,他們建造的宮殿可以說是耗用民力無數(shù),每一次大興土木,都不會有節(jié)省民力的概念,務(wù)求闊達恢弘,當(dāng)時的諸侯們亦是如此。</p>
所以前漢統(tǒng)治時期,不管是哪個君王在位,戰(zhàn)亂都不曾停止過,尤其是民亂,可以說是此起彼伏。</p>
追根朔源,其實是奴隸製社會向封建王朝進行轉(zhuǎn)變的一個必然過程,那時人們還存在著除了貴族,其他都是奴隸的思想,普通百姓很難享受到社會進步所帶來的福利。</p>
漢末黃巾起義鋪天蓋地,比陳勝吳廣起義的規(guī)模大了無數(shù)倍,除了人口增加的原因之外,其實就是百姓們對這種比奴隸製好不了多少的體製進行的一種激烈反抗。</p>
…………</p>
所以舊長安中的一個未央宮,大小上就已經(jīng)和新長安的太極宮相彷,旁邊還有建章宮,長樂宮,大小都差相彷佛。</p>
舊長安的外麵還有上林苑這種皇家園林,幾乎可以看做是國中之國,前漢的帝王生活之奢侈由此可見一斑。</p>
“據(jù)周禮所載,匠人營國,方九裏,旁三門。國中九經(jīng)九緯,經(jīng)途九軌。左祖右舍,麵朝後市,市朝一夫。”</p>
這話是蘇遠蘇世長說的,前一天元朗剛向李破舉薦了他,今天遊覽前漢故宮,隨行的人當(dāng)中就出現(xiàn)了此人的身影。</p>
元朗對自己能看得上眼的人那是真的不錯,轉(zhuǎn)頭就把蘇世長帶在了身邊,引其見駕。</p>
蘇世長曾經(jīng)是天策府學(xué)士,才學(xué)上不存在任何問題,和那些飽學(xué)之士一樣,博古通今,對漢長安的各種典故,甚至是建築格局都很熟悉。</p>
引經(jīng)據(jù)典之間,盡顯達人風(fēng)範(fàn)。</p>
隻是他第一次見駕,不太了解皇帝的底細,你這文縐縐的說了一通,李破隻聽懂了一多半,這還是得益於他讀了不少書的緣故。</p>
什麼左祖右社,什麼市朝一夫,都沒怎麼聽明白。</p>
元朗還不如李破呢,也聽的稀裏湖塗,低聲跟蘇世長囑咐了幾句。</p>
蘇世長那張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相許多的臉上稍微泛起些驚愕,然後便生硬的開始了解說。</p>
“陛下也許不知,漢長安不止是前漢之都城,它還一改春秋戰(zhàn)國之格局,那時城池之地,王者居所也,城中有城,顯貴分居之。</p>
長安亦以帝王宮殿而起,卻依北鬥之?dāng)?shù),依山就水,曲折蜿蜒於渭水之畔,劉氏與臣下,百姓共有之。</p>
此地以宮宇為基,雜以貴戚府宅,匠人,商旅,以及普通百姓各有所居之處,不相混雜,又以東西九市行貨易之事。</p>
遂開一代之先河,人煙漸盛,引得諸侯蜂起彷效,也可以說,如今城池之格局,無論文皇帝之大興,還是煬帝之洛陽,皆從於漢製,無有例外。”</p>
這麼一說聽在李破耳朵裏就明白了,劉邦建國的時候也許隻想在渭水邊上給自己建造一座宮城。</p>
不過建著建著,國力日益強大,在城池的建造上也就有了新的想法,於是就建成了一座兼顧政治軍事經(jīng)濟人文等各個方麵的雄偉城池。</p>
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以前秦的宮殿為基礎(chǔ),然後進行了各種自由發(fā)揮,用了幾十,甚至是上百年,才有了眼前的這座漢長安。</p>
和楊堅建造的大興城其實類似,直到如今,李破也不敢說新長安就已經(jīng)徹底完工了,很多的地方都有著明顯的留白。</p>
之前大家都說楊堅一年便建造出來大興城,那是不太對頭的,就像是蓋房子,前隋之初的大興城,隻能算是起了個地基而已。</p>
數(shù)十年過去了,前隋對大興城做了很多擴建工程,直到楊廣繼位,大興城的建設(shè)便戛然而止。</p>
後續(xù)的工作看來還得李破自己來完成,因為長安的人口增加太快了,不但緊緊的壓縮住了皇家擴建宮室的空間,而且長安的街坊也顯得擁擠了起來。</p>
所以李破一直有意將城中的一些園林拆掉,改成長安居民的房舍,如果人口再多的話,怕就要拆除城牆,或是在城外擇地另起幾座衛(wèi)星城。</p>
當(dāng)然了,覺得費事的話,解決之道也很簡單,遷移長安人口去洛陽即可,或者把一部分趕去種地,都能有效的緩解長安的人口壓力,就是手段過於粗暴而已。</p>
…………</p>
“也就是說……前秦之前的城池不是這個樣子的?”</p>
“是的陛下,春秋戰(zhàn)國時的諸侯王城,多為宮城式樣,城中所居之人,除諸侯本人和他們的家卷之外,還有一些臣子,剩餘皆為軍卒奴仆之類。”</p>
“以城為家,那不是和塢堡差不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