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讓家長做試卷?
這特麼玩的哪一出?
9班的教室裏,家長們麵麵相覷,竊竊私語。
“讓我們做試卷?”
“這位許老師倒是有趣得很啊。”
“家長會我們也不是第一次開了,一上來就讓家長們做試卷的,我還是頭一迴見。”
“雖然加了群,但我跟這位許老師還是頭一迴見麵。”
“我也是,我們兩口子平時工作比較忙,基本上沒時間管孩子的學習,後來聽說這小子分到了差生班,我差點沒把他腿給打斷了。”
“哎,孩子到了學校,就應該學校管嘛,學習上不去,那不就是老師的責任?”
“上學期兩次家長會,兩位不同的班主任,十位不同的任課老師,到了這學期,又換了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我們家長都記不過來誰是誰了。”
“都說振中是我們中南最好的高中,到頭來也就那樣。”
“孩子大了,不聽話的多,一跟他說學習上的事兒,他就會打馬虎眼,不過這次期中考試好像考得還行。”
……
家長們一邊小聲地議論,一邊還是拿出了各自課桌抽屜裏的試卷。
當看到試卷上的內容時,家長們又愣住了。
試卷並不複雜。
或者說相當的簡單明了。
一共就四道題。
第一題:請寫出孩子在班上要好的同學名字(不限人數)。
第二題:請寫出孩子曾經或現在的興趣愛好(不限個數)。
第三題:請寫出孩子曾經或現在的夢想和期盼。
第四題:請寫出最近一次跟孩子促膝長談的時間及緣由。
簡簡單單四道題。
卻讓原本竊竊私語的家長們皺了眉頭。
9班的教室裏,難得地陷入了一片沉默當中。
說許傑是在刁難這些家長吧?
那肯定說不上。
畢竟這四道題,都是跟自家孩子有關的問題。
這怎麼能算刁難?
但整個教室裏43位家長,真正提筆開始作答的,卻沒有幾個。
大家都是成年人。
這位許老師的意圖,絕大多數家長都能在第一時間意會出來。
但意會出來是一迴事兒,能不能作答卻是另外一迴事兒。
許傑站在講臺上,看著教室裏表情各異的家長們,又添油加醋的說道:
“各位家長,答不上來也沒關係,可以交白卷。”
聽聽,這是班主任說的話麼?
交白卷?
連自家孩子的好朋友是誰都不知道?
連自家孩子的興趣愛好都不知道?
連自家孩子的夢想是什麼都不知道?
讓家長們的臉麵往哪裏擱?
許傑的這句話,傷害性不大,侮辱性可是極高啊。
這也就是在開家長會。
要是放在平時,指不定要被某些家長指著鼻子罵呢。
教室裏,開始陸陸續續地有家長作答。
有些答不上來的,也硬著頭皮寫。
在有些家長想來,反正這些作答,也不一定會被自家孩子看見。
反正這些題目的答案,就是站在講臺上的許老師,也不一定清楚。
大概七八分鍾之後,教室裏的家長們陸續停筆。
作答完成的家長們,又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也不知道這位許老師搞的是哪一出?”
“很明顯是想給我們這些家長一個下馬威吧?”
“也不能這麼說,這些問題,與其說是在刁難我們,倒不如說是在點醒我們。”
“大家平時都很忙,對孩子的照顧、教育缺失那是常有的事兒。”
“想想也是挺無奈,我竟然連我家那小子在班上有哪些好朋友,我都不知道。”
“哎,我又何嚐不是?”
“我家閨女小時候的夢想我倒是知道,但現在的?我都很久沒有跟她好好溝通過了。”
……
也不是所有的家長都對此嗤之以鼻。
一小部分家長對許老師的這一次意外考核倒是上了心,竟然開始了反思。
當然了。
就像秦主任跟許傑說的那樣。
學生家長,那都是40歲上下的中年人了。
如果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來的,年紀更大。
就這麼一套看上去很兒戲的試卷,就想改變家長們的觀念?
那也無異於癡人說夢。
許傑見教室裏又恢複了些許的喧鬧,又笑著說道:
“各位家長,這張試卷對你們而言,應該不難吧?”
“其實大家不用交卷,這張試卷的答案,就夾在桌上語文課本的第一頁。”
“大家可以自行翻出來,然後對一下答案。”
許傑的話音剛落,教室裏便想起了窸窸窣窣的聲音。
那是一位位家長開始翻課本的聲音。
“我在班上最要好的同學是韓曉晨,當然了,全班同學都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興趣愛好可多了,我喜歡唱、跳、rap……”
“以前我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現在我的夢想是做一名人民教師。”
“我的爸爸媽媽從來沒有跟我促膝長談過,他們隻會責罵和訓斥我。”
……
家長們在自己作答的時候,很多人不以為意。
但是當他們翻到自家孩子們的答案時。
很多人的心弦,被撥動了。
尤其是最後一題,其實9班的大多數家長都沒有作答。
他們要是經常跟孩子有效地溝通、交流,這些孩子能組成這麼一個差生班?
許傑站在講臺上,看到家長們開始對答案,又笑著說道:
“我是9班的班主任,幫助孩子們成長,將他們培養成才,是我份內的責任。”
“但在這一過程當中,我也希望我能夠得到廣大家長們的支持。”
“之所以一上來就讓家長們做這樣一張試卷,不是為了刁難大家。”
“我隻是想跟家長們說一句,如果你們連自己的孩子都完全不了解,彼此之間沒有有效的溝通。”
“那麼他們成才的概率,大概也就比中彩票略微高一點吧。”
“我相信,在座的大多數家長心裏,都有一個足以支撐自己的理由或者借口。”
“要麼是工作太忙。”
“要麼是孩子太調皮,無法溝通。”
“要麼是孩子從來不和自己說學校裏的事兒。”
“但無論什麼樣的理由,都不能成為我們對孩子教育缺失的借口。”
“很多家長肯定會說,既然把孩子交到了振中,交到了老師們的手裏,那教育這一塊就應該是我們來做。”
“這話沒錯,待會兒,我會將我們班所有同學這一次的期中考試的成績公布出來。”
“我會讓大家看到,我們學校所做出的努力。”
“但在這之前,我想先讓家長們看一看,最了解你們孩子的,究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