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知府大人倒是爽利,一開口就是要賞賜於她。
聶靈兒沒有心理準(zhǔn)備,一時間竟也不知該如何應(yīng)對了,因為她好像也沒什麼想要的東西。
見她遲遲未應(yīng),林清讓便以為這小姑娘在麵對知府大人時難免忐忑,不禁主動寬慰:“靈兒姑娘你不必緊張,餘大人是見你小小年紀(jì)卻有真本事,真心的想要賞你,但凡是你心中想要的開口提出來便是,餘大人言出必行,自是不會反悔的。”
聶靈兒微低著頭,正要出聲,卻不想餘桑淺突然走上前搶先道:“爹爹,女兒倒是想替我這小姐妹求個恩惠。”
餘桑淺這猛的竄出來,倒是讓在場的其他人驚訝不已。
小姐妹?
眾人都知道,作為淮陽第一貴女,這餘府的大小姐可不曾和哪個同齡人深交,大都保持適當(dāng)?shù)木嚯x,更沒有提起過和誰最是要好。
眼下竟是和這做飯的廚子成了姐妹?
聶靈兒也下意識的側(cè)頭看去,神色有些微微驚訝,但卻也能明白桑淺姐姐這個時候站出來是有打算的。
微微一笑,聶靈兒沒有出聲,將事情交給了餘桑淺,她也想知道桑淺姐姐給她求的恩惠是怎樣的恩惠。
餘魁微微一愣,下一秒便看著自家女兒笑出聲來:“哦?那你倒是說說,像替這位靈兒姑娘求個什麼樣的恩惠?”天籟小說網(wǎng)
餘桑淺往前走了兩步,出聲道:“靈兒在長陵鎮(zhèn)開了個醬菜鋪子,說是這次淮陽之行結(jié)束之後便要開業(yè)了,我想著爹爹不如送靈兒的鋪子一張門頭匾額,給她的鋪子震震名頭豈不甚好?”
話落,聶靈兒震驚的抬起頭,似是完全沒想到餘桑淺竟是會提出這樣的賞賜。
讓知府大人給她的鋪子賜一副匾額,這震懾力可謂是一步到位了,任誰也不敢輕易找她店鋪的麻煩。
但此舉用意太過明顯,聶靈兒自己就算是敢想也不敢提的,這算是屬於當(dāng)眾求知府大人的庇護(hù),豈是她這種小小民女能提的要求。
如此換成餘桑淺來提,倒是合理的多,眾人隻會覺得餘桑淺與這靈兒姑娘交好,一心想著庇護(hù)她,倒是把聶靈兒給摘了出去。
心下微暖,聶靈兒看著餘桑淺的背影眸光閃動。
不過接觸短短數(shù)日,桑淺姐姐竟是能替自己思慮到如此周全的地步,聶靈兒心下感動不已。
這種小心思自是瞞不過餘魁的眼,但他卻並未多說什麼,當(dāng)下和林清讓對視一眼,兩人不過一個眼神交流,就將這其中的彎彎道道給看的明明白白。
相視一笑,兩個老家夥倒是心照不宣了。
“好,今日是我寶貝女兒的生辰,既是她開口求的恩惠,那本官自當(dāng)是要滿足的。”
餘魁說著,又將目光落在了聶靈兒的身上:“小丫頭,你這醬菜鋪子叫什麼名字?”
聶靈兒聞言,連忙出聲應(yīng)到:“迴大人的話,鋪子就叫靈兒醬菜。”
餘魁點了點頭:“那好,我便命人製作一副門頭匾額贈與你,但此物是我替桑淺送的,賞賜還是要照舊的。”
不等聶靈兒多言,餘魁已是說道:“我念你自長陵鎮(zhèn)村子裏來,想來日子過得清苦,小小年紀(jì)有這般手藝,說到底離不開生活所迫這四個字,本官在原本五百兩的賞銀上再賞五百兩給你,這真金白銀才算得上是賞賜。”
五百兩再加五百兩,那就是一千兩!
生辰宴辦了多年,之前也不乏有多賞銀兩的例子,可是一千兩卻是頭一迴。
可見曆年之最這四個字,聶靈兒當(dāng)之無愧。
聞言,聶靈兒連忙雙膝跪下,恭恭敬敬的道:“多謝知府大人。”
既是賞賜,聶靈兒自是無法拒絕,也沒有理由拒絕的,隻是比起五百兩銀子,那一副知府大人親賜的匾額,才是聶靈兒最滿意的賞賜。
至此,這一場生辰宴在聶靈兒這裏便算是完滿收官了,而她的淮陽之行,也終將告一段落。
子夜,姚天河和李知秋再一次來到了同福客棧。
“許師傅不來,說是身子不太舒服。”姚天河說著,歎了口氣。
李知秋道:“不過是找個借口罷了,靈兒姑娘當(dāng)初幫他一迴,他又在生辰宴上幫了靈兒姑娘一迴,算是還了恩情。”
聞言,聶靈兒輕輕點了點頭,既是許師傅要將兩人的關(guān)係就此兩清,她也就不必多想其他了,這一別,或許日後也難以再見。
“我本想著給他些銀子作為酬謝的,沒想到他心裏還是存著隔閡,既是當(dāng)做還了我當(dāng)日的恩,那這銀兩,我不給他便是了。”
一報還一報,便也就此兩清,不再牽扯其它。
話落,聶靈兒將分好的銀兩拿了出來:“我將一千兩分成了四份,王柱師傅的那份就拜托姚師傅轉(zhuǎn)交了。”
兩人一聽是一千兩,頓時一愣,姚天河連忙開口道:“靈兒姑娘,說好的賞銀隻有五百兩,剩下的五百兩是知府大人單獨賞給你的,我們可不要!”
“沒錯,本來我和天河就沒打算要這賞銀,幫著你的這些日子我們學(xué)了很多新東西,這對我們來說已經(jīng)是巨大的財富了,是姑娘一定要分這賞銀我們才同意的。”李知秋也一臉的義正言辭:“若姑娘此時還要把額外的五百兩算進(jìn)來,那我和天河便一分錢也不要了。”
銀子,誰都喜歡,誰也不嫌多。
可姚天河和李知秋卻也懂得君子愛財取之以道,兩人幫著聶靈兒做這副廚本意都非為了錢財,這些時日從聶靈兒身上吸取到的技術(shù)才是他們?nèi)蔗岚淼捻来a。
五百兩分跟他們,他們已經(jīng)打心底裏感謝聶靈兒了,至於剩下的五百兩,那是知府大人賞的,是賞給聶靈兒的,跟他們又有什麼關(guān)係。
“兩位師傅何必這麼見外呢,這場生辰宴是我們一起操辦的呀。”聶靈兒無奈,她不是假大方,而是真心覺得這錢應(yīng)該平分,因為如果沒有他們,自己根本沒辦法這麼順利的完成這一切。
是應(yīng)得的,也是她該感謝的。
可姚天河和李知秋則是鐵了心,雙雙一搖頭,同聲道:“一碼歸一碼!”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