礙於場合,宇文建賢倒也沒有過多的問話,待賞了銀子之後,便讓幾人退下了。
後又看著餘魁問:“餘大人,這聶姑娘在淮陽何處掌勺?以後我若是想念這些美味,也好有個奔頭才是。”
“我家中小女與這位聶姑娘私交甚好。”餘魁直言:“聽我女兒說,聶姑娘準(zhǔn)備在淮陽開一間酒樓,好像就在城西,到時若開業(yè)了,我第一時間告知大人。”
宇文建賢笑著點頭:“原來如此,那就有勞餘大人了。”
“宇文大人客氣了,一盡地主之誼,是下官該做的。”餘魁應(yīng)。
聶靈兒一行人打理完廚房,便一同離開了月照華庭。
迴去的路上,幾人臉上都帶著笑,不光是聶虎也有賞銀,就連江銘這個幫忙洗菜的人也同樣得到了賞銀。
兩位大人足足賞了他們每個人三百兩,這樣一個數(shù)目,即便是在淮陽有錢人的眼中,也絕不算是個小數(shù)目了。
“靈兒,你說我們跟著你,就總能有這樣的機(jī)遇,上迴生辰宴就是如此,操辦一場席麵,就能被賞個幾百兩。”姚天河對著聶靈兒道。
如今彼此關(guān)係更為親近了,姚天河對聶靈兒的稱唿也更親切了些,不再叫他靈兒姑娘,而是直接喚她靈兒。
李知秋也道:“就是,你看這酒樓雖然暫且沒辦法開業(yè),但跟著靈兒卻依舊有下廚的機(jī)會,還能順帶著掙錢。”
聶靈兒聞言,隻淡淡一笑:“這也算是機(jī)遇吧,我一個人也沒辦法完成啊,我同樣需要你們。”
聽聶靈兒這麼說,幾人笑的更開心了。
反倒是溫玉鬆,竟還有些覺得這銀子拿的不踏實,也可以說是覺得不夠真實。
他從沒見過這麼多錢,原來三百兩銀子這麼重。
可他也沒有多說其他,倒是心裏麵真心感謝聶靈兒。
滿麵春風(fēng)的迴了家,溫玉鬆手裏提著上好的五花肉進(jìn)門,楊氏早就等著他迴來了,當(dāng)下趕忙掀開簾子從屋裏迎了出來。
近前,楊氏問:“咋樣啊他爹?接風(fēng)宴還順利嗎?”
溫玉鬆笑著道:“順利順利,大人們都很滿意,賞了銀子呢。”
“真的啊?”楊氏聽了不禁一喜,這個時候沒有什麼比家裏進(jìn)錢來的更讓人高興了。
溫玉鬆揚了揚手裏的肉:“晚上做燒肉!”
“爹,晚上吃燒肉嗎?”溫勝聽見動靜跑了出來,一臉的興奮。
溫玉鬆看著兒子,眼中寵愛的緊:“你不早就叫著要吃嗎?我特意去了肉鋪子挑了一塊最好的肉,這就給你做去!”
“謝謝爹!”溫勝也是個嘴上會來事的,當(dāng)下高興的說到。
楊氏也高興壞了,跟著溫玉鬆進(jìn)了廚房,隻剩他們倆的時候,楊氏才問:“大人們賞了多少啊?”
溫玉鬆迴身咧嘴一笑,伸出三根手指。
楊氏見狀差點驚唿出聲,下意識的用手捂住了嘴巴,瞪著眼睛道:“三……三十兩啊?”
“三十兩挺多的了吧?”溫玉鬆笑。
楊氏激動的用力點頭,而溫玉鬆臉上的笑容更濃了,如實道:“是三百兩!”
一句話,楊氏呆住了。
若不是兩人麵對麵站著,溫玉鬆又說的清楚,楊氏真以為自己是聽錯了。
可她知道自己聽清楚了,他爹說……三百兩!
從未見過這麼多錢的楊氏一時接受不能,身子都跟著恍惚了一下。溫玉鬆扶住她:“遭不住了?”
“跟做夢似的。”楊氏喃喃的道。
溫玉鬆輕笑出聲:“以後咱們家就有底了,在這淮陽,也算是站住腳了!”
楊氏紅了眼,心中情緒複雜。
這一路顛簸來到一個未知的地方,一家人與這裏格格不入,又四下裏舉目無親的。
卻沒想到一切都如此順利,竟還讓他們遇到了這樣的機(jī)遇。
“他爹,你那東家是個好人啊,多虧她願意帶上你。”楊氏對聶靈兒同樣心生感激。
溫玉鬆點了點頭:“是啊,多虧了聶姑娘,我打算以後就跟著她好好幹了。”
“咱們是外地來的,所以對於淮陽這些名廚不甚了解,後來我才知道,這聶姑娘是淮陽鼎鼎有名的廚子,這些天跟著她操辦接風(fēng)宴,我真是學(xué)到了不少東西。”
“所以我想,隻要我留在她那,日後一定會對我精進(jìn)廚藝有大幫助。”
楊氏對此也表示支持:“你就留在她那,保不齊以後還有這樣的好事,你多跟著她操辦幾場席麵,沒準(zhǔn)次次都能有賞銀呢。”
“說的是,我也是這麼想的。”溫玉鬆道。
楊氏頓覺肩上的壓力都卸下來了,長長的唿出一口氣,目光有神的道:“有了這些銀子,咱們給勝哥說親也有底氣了。”
“這幾日我看著咱們這街坊鄰居家的姑娘們,各個溫柔漂亮,這淮陽的女子和咱們那的就是不一樣。”
“勝哥也盼著娶親呢,早點成親,咱倆也能早點抱上孫子。”
提到孫子,溫玉鬆的心裏也癢癢了。
兩個女兒雖然都生了兒子,但到底是外孫,北疆人,對這方麵的觀念講究頗重,隔著一層都不行。
還得是兒子生的,才算的是香火延續(xù)。
“溫昭和溫娣呢?”
遲遲沒見女兒,溫玉鬆問了句。
楊氏道:“中午的時候就出門去了,說是出去轉(zhuǎn)轉(zhuǎn),這天黑了,應(yīng)該快迴來了。”
溫玉鬆沒多想,隻是囑咐道:“你把銀子收收好,誰也不要說,勝哥也別說。”
“行,我知道了。”楊氏點頭答應(yīng)。
晚上,聶府前廳飯桌上。
聶靈兒隻喝了兩碗羹湯,今天在廚房聞了一下午油煙味兒,實在是沒什麼胃口了。
江銘也是,吃了一點就放下了筷子。
“江銘哥,該說不說,你這魚燒的比上次有進(jìn)步啊,挺好吃的。”寶兒一副專業(yè)的架勢,點評起江銘的手藝。
江銘最是喜歡聽這些,趕忙探頭問:“是嗎?具體哪裏進(jìn)步了?”
“肉比上次入味多了,還嫩。”寶兒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
江銘聞言便笑了,扭頭看向聶靈兒觀察她的反應(yīng),其實是想求誇獎。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