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也走到工棚門口,看到工人正在切割一塊大石。曉明對他低聲說“我們說的那種大理石不是這樣的,這種大理石是用來裝飾用的飾麵石材,主要用於室內外。這種大理石是高級飾麵材料,價格也格外貴。”
小雨也看到了。心想,看來還的找專業人士了解一下。如果用這個鋪設城市道路兩邊的人行道,價格也太昂貴了,的確不靠譜。
曉明交付了石獅子的定金後,寫下地址等著他們送到小區安放好。一行人離開了石料廠,來到附近的那個村口。
曉明對小雨說“看來要想做城市用的大理石,還的建一個很大的車間,與場地才行。”
“等下班後,那位老師傅的兒子叫李治的會與我們見麵。到時候,我們諮詢一下再說。真是隔行如隔山,還真是考慮不周。沒有提前了解一下。”小雨的熱情也有點消退了許多。
在半小時後,就有一輛黑色的桑塔納停在他們身邊,一位年輕人朝們問道“是你們想開辦石料廠嗎?”
小雨問“你就是李師傅的兒子李治,對嗎?”
“是。”
小雨笑著說“我們想和你談談。”
“好的,去我家吧,你們跟過來。”說完開車緩緩地行使著。
一行人上車跟著他來到村子裏唯一座別墅,這裏還有一個很大的院落。李治直接把車開進了院子裏。
小雨看著這三層樓房,還真夠大氣的。尤其是在這樣落後的村子裏,簡直就是鳳毛麟角了。
李治熱情地招唿家進了別墅的客廳,讓著大家坐在沙發上後,對一位美麗的少婦說“去泡茶,招待客人。”
小雨欣賞著一百多平米的客廳,心想,還真夠豪氣的,看來李師傅每年七八萬元,在這裏就算掙得非常多得了。
看著李治棱角分明的臉盤,的確有軍人的氣質。笑著說道“小李師傅,我想諮詢一下,做城市道路兩旁人行道用的大理石,與你們現在做的有什麼不同?”
李治看著妻子泡好茶放在他麵前。笑著說“哈哈,可以說不是一碼事。你說的那種大理石,是水泥,石子,沙子再加上添加劑合成的。一般使用模型,還可以製作石球,路沿石,門牌石,擋車柱和做橋用的石欄桿等。這個與我們現在用純天然大理石做出來的完全不同。”
曉明問“你能做合成的大理石嗎?”
李治瞇起眼睛,灑然一笑說道“當然,我部隊專業後,就在一家做大理石的廠裏做過兩年,結婚後,就迴來跟著父親學手藝,留在了家鄉。其實,我家祖輩都是玩石頭的,在部隊時,駐地附近也有一個石料廠,由於愛好,我也經常去那裏,他們也是做道路兩邊用的那種大理石。”
小雨對正給大家倒茶的李治說“假如我們開辦一個合成大理石的廠子,由你來任廠長,你能勝任嗎?”
李治聽後,倒茶的動作停止了一瞬間,倒完後,笑著環視了大家一眼,問道“你們不會是是什麼也沒有準備吧?”
小雨幹脆地說“沒錯。如果你能勝任的話,從建廠房,買機器,以及所需要的原料,全都會按你的要求去做。我們的目的就是做出標準的大理石,而且質量必須絕對保證才行。”
李治沉思著,心想,假如是這樣自己會更有主動權了。一切都會按著自己計劃去辦理,這也忒有挑戰性了。
他讓著大家喝茶,自己也端起來喝了一小口。嘴角微翹,目光在曉明和小雨臉上逐一掃過,知道是這兩位說了算,說道“就是做個中型的廠子,廠房,機器,原材料等,也不是少錢。你們能做到嗎?”
小雨抿嘴一笑,說道“那個不是你考慮的事。把你的想法說一下,再說,我們也有現成的采石廠,不單做城市用的大理石,也可以做你們現在的大理石。如果你能辦成,就是廠長,年薪十五萬元,如果你做的好,還會增加到二十萬,技術工人也有你自己選。”
小雨看到他眼裏金光一現,就知道他已經動心了,就又說“我聽你父親說,你們有三個月沒發工資了,你也不想繼續幹下去了。這是給你一次獨當一麵的機會,如果你覺得自己能勝任。你就先請一段是時間的假,專心把你的想法與需要的機器與材料做個計劃書。你也不用有顧慮,你還可以聘請這方麵的人才過來幫助你。”
李治一聽精神一震,笑著說“哈哈,你說的條件非常誘人,可是,我有想法,又怕給你們搞砸了。你們同意我去找幫手,那就更有信心了。我認識一位這方麵的專家叫張道來,他就是年紀大了,可是他有本事呀。我們還是忘年交,我想聘請他過來幫我。有了他,我心裏就有了主心骨。”
曉明心想,這還差不多,假如你一口就答應下來,我還真不敢用你,瞥了小雨一眼,看到她的臉上也比先前精彩了,就知道和自己的想法是一樣的。
就說到“你有什麼要求?”
李治笑著說“張道來退休了,今年可能六十五。這樣,你們給我一周的時間,我去找他,我們爺倆合計一下,做個計劃書,尤其是廠房的麵積,要買的各種機器,需要的材料,以及用人的數量,標清楚。如果他同意過來,每個月的工資最少的一萬元才行。”
小雨笑著說“可以,需要多久你說了算。”給他一張名片,說道“上麵有我的電話,你可以隨時和我聯係。”
小雨他們走出客廳,看到了西麵的偏房裏,有很多石頭做的工藝品,有石獅子,石大象,十二生相的小動物,還有小房子,小亭子等。
她問李治“可以進去看看嗎?”
李治笑著說“可以,那些都是我父親做的小玩意。”
小雨進去,從架子上拿起一隻小兔子在手裏把玩,溜光順滑,小動物栩栩如生,真的是愛不釋手。尤其是石頭做的健身球,拿在手裏光滑還涼涼的非常舒服。
小雨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注意,等他們過去後多做一些,放在景區作為工藝品,賣給遊客,問李治“如果你過去後,也讓你父親一起過去,也做這樣的工藝品,我會每年給他十萬元,如何?”
李治聽後興奮地說“可以,我母親去世了,他會跟著我的。有他在,有些問題也能指點一下,再說,他會做石獅子,做出一對來,你們也知道有多值錢。”
小雨說“好的,等你計劃好後,我們會按著你的想法蓋廠房,買機器等,需要的人員都是你自己招收。希望你要明白,過去的人必須都是有能力的,隻要有能力,才是你的好幫手。”
“是,我明白。聽我父親說,過去的工人,最低工資也有七八千元,對嗎?”
“沒錯,有做多少貢獻,就有多少迴報。”
大家上車後,車子開始往市區開去。
小雨說“看來還的辦個做禮品盒的小加工廠。曉明,我想到了,我們景區的工藝品就是小彌勒佛,做好後放進精致的盒子裏,很顯高檔的那種。遊客買迴去擺在家裏非常喜興。”
曉明說“你的意思是不但開辦編織廠和方便袋和地膜的廠,還要有個做禮品盒的小廠子,對嗎?”
“沒錯,我們有景區有大彌勒佛,做些小彌勒佛的工藝品,遊客買迴去作為紀念。這些年,我們做大棚,種棉花,薄膜需求量非常大,其次,就是賣蔬菜,都用紙箱子做包裝,實在是太浪費了。有的就可以用塑料袋或是編織袋包裝既方便又省錢。再就是,我們的牛仔布,也得用一層薄膜包好,再用編織袋包裝。”
大衛笑著說“是,這兩項都不難做。不但我們可以用,就是超市也用不少。再就是放在各個蔬菜批發市場上,也可對外批發。編織袋用圖就更廣了,化肥,水泥等,都用的著。”
曉明聽後,暗暗佩服小雨的思維,她總能想的如此長遠。自己這些人,也就是走馬觀花而已,就在這幾個小時內,她不但真的挖到了專業人才,還發現了商機。不怪她能比自己掙錢多,因為她總能看到自己看不出來的先機,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小雨對曉明說:今晚呂總去酒店,你就先把俊生那裏的蔬菜市場和蔬菜加工廠的圖紙給他,讓他在九月二十號以前做好。明年,我們在合計一下景區兩個工廠的規模。那裏有的是地皮,不用考慮地皮的事,隻考慮我需要工廠大小。
等李治決定好後,就先給他蓋廠房,做好圖紙送給呂總,讓他們給盡快做出鋼扣框架出來。在春節前最好就能做出產品來。爭取盡快與一些城市談妥。現在別計較錢的問題,如果大理石做出來,不但很快就能把投入的錢賺迴來,說不定還會掙出開發景區所需要的資金來。”
曉明和大衛終於明白,小雨如此有底氣的原因了。如果真像她所說,這個項目說不定不需要花一分錢就能搞定,所有的資金都會從石料廠裏掙迴來的。就像當初買斷紡織廠一樣,都認為她是個冤大頭,結果隻花了幾千元就拿下了那麼大的一個工廠,最後還撿了個大漏,一片宿舍樓。
此時的大衛,又開始後悔自己隻要一股了。
曉明也意識到了。後悔自己目光短淺,後悔為時已晚。
而此時的小雨,已經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了。給市裏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就是用這片山區作為股本,其次就是要鋪設自來水管道,煤氣與暖氣管道為代價。
曉明和大衛各自百分之十的股份,海平,玉濤,婷婷,俊生,向華,胡軍個百分之五的股份,自己必須拿百分之三十才可以。
這就是一招鮮吃遍天,自己的想法就是最大的財富,再就是所有的實施也都會是自己在計劃,最主要的,自己要把大理石賣出去,掙迴二三十億用作開發景區的資金。
迴到酒店時,鋼鐵集團的呂總已經到了。
小雨看到他快走了幾步,伸出手和他握手,笑著說“呂總,好久不見。”
呂總也麻溜地伸出手,兩人熱情地相握,他也笑著說“劉總可是個大忙人呀,有半年多不見了。聽說你在京城忙著超市和酒店的裝修工作。”
“是,已經都開業了。”小雨說著,劉純燕過來帶著他們去了準備好的包間。
大家分主賓坐下後,服務員給大家倒上茶水。小雨對劉春燕說,過一會就可以上菜了。
曉明下車前,從後備廂裏取出圖紙,坐下後,遞給呂總說道“呂總,這是我們在春陽縣,要做的蔬菜市場和蔬菜加工廠的圖紙,你們按著圖紙,在九月二十後做出來運過去就行。過幾天,還會有一個廠房要蓋,到時候把圖紙給你們送過去。”
小雨笑著說“等你們做好後,給我們賬號,直接把錢轉過去就行。”
呂總笑著說“哈哈,可以,做好後與你們聯係,運過去就去人安裝起來。”
小雨又把海平他們幾人向他作了介紹,也都相互點頭示意,就算是認識了。
小雨開玩笑地說“呂總,別看們這幾位小老弟,個個都不是池中物,現在有三個縣長一個區長,都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父母官了。”
呂總心想,自己早就知道,你身邊來了幾位京城大少,笑著說“哈哈,我聽說過他們的大名,就是無緣得見而已。今後希望你們多多關照才是啊。”
玉濤笑著說“你是小雨姐他們的好朋友,也就是我們的朋友,說別的這麼見外。”
曉明看著開始上菜,笑著說“小雨答應給你們翻蓋宿舍樓,春節還有幾個月,就等過了春節後在開始吧。讓職工再留在那裏,過最後一個春節。明年我們就盡快開工,爭取年底讓他們搬新家,如何?”
“哈哈,可以。冬天出去租房子住,沒有暖氣還真的不好過。”
菜上齊後,小雨和大家推杯換盞喝過一輪後,笑著問“我姨夫馬上就要退休了,你不打算去省裏嗎?”
呂總笑著說“過去和這裏的級別是一樣的,再說,馬總比我還年輕。在退休前,我也沒有可能再進一步了。還不如留在這裏舒服。你表哥過去任三把手,他算是提了一級。”
小雨知道這是治國幫了忙。其實呂總的確很明智,寧為雞頭不做鳳尾。既然不能提起來,還不如留在這裏更有利。
呂總笑著問“你們幸福花園的房子蓋好後,給我留一套別墅。哈哈,今後,我就會留在江春市養老了。”
曉明笑著說“好的,也沒剩幾套了,我給你留出一套來。”
呂總又問小雨“這次迴來,還迴去嗎?”
“我準備在家鄉開發旅遊。等落實下來後,就得留在這裏了。”小雨就把將要開發旅遊的位置與那裏的情況說了一遍。
呂總聽後,心理感到非常震驚,心想,真是大手筆。這樣的項目做好了潛力無窮,風險也是極大。這對江春市的發展卻是最有利的。
笑著說“你們這些人真了不起,說幹就幹,有實力,有魄力,實在讓人佩服。等抽時間,我的過去瞧瞧,我知道那裏是紅色老區,在戰爭年代,那一帶的百姓,支援前線的事跡可流傳下來不少。好像有一部電影,就是以在那裏發生的一場戰爭為素材寫出來的。”
“好像是吧,那一帶山上山下都是被戰爭槍炮聲與鮮血洗禮過的。也是時候讓那裏展露在人們麵前。讓人們迴顧曆史,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輩們用生命與熱血打下來的。我們會在景區為先烈豎碑。”
散席後,送走呂總,一行人迴到頂樓,坐在石桌旁喝茶。
曉明對海平他們說“省城的工地,本來是需要大家拿出工程款的,你們小雨姐說‘你們的錢存的一年期,提前取出來有點可惜’,我們就把春江區的那個樓盤賣出去的部分提前進行了分紅,報表也都發到你們的手機裏了。”
小雨又把即將成立一個總財務部的事情,向大家講了一遍,以及蓋海平那裏的蔬菜加工廠與俊生這邊的,股份分配講了一遍,最後說“蓋這兩個蔬菜加工廠的資金,就按九股拿錢,分紅時按十股份。多出來的那一股,就作為財務部工作人員的工資,以及,以後需要的費用。”
俊生說“我同意,現在單位這麼多,查一次賬的確不容易。嘿嘿,我看到了,春江區的那個工程還掙了不少。姐,旅遊景區,我們也想入股,那怕一少部分也行呀。”
小雨看向海平他們。看到三人也像小雞啄米似的,不住的在點頭。
笑著說“我沒忘了你們。從今往後,你們的股份都算暗股,就都掛在我的名下。你們除了紡織廠的股份,其他的都不能對外人說。”
玉濤笑著說“是,我們知道。我大哥也告訴過我們,進入體製後,對外人不能提起產業的事情。也讓我們都放在你的名下。”
小雨心想,看來玉濤的大哥很關心他們的事情。也沒少在背後,給他們出謀劃策,以後還的見見這位大哥才行。
環視了大家一眼,心想,恐怕在座的人,都在關心旅遊景區股份的分配問題。
就笑著說“做任何事,都是風險與機遇並存。說實在的,我是有想法,但是也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無論誰想加入,都得想清楚,一旦確定下來絕對不能半途反悔。”
海平看了玉濤一眼,說道“是,我們少一點股份就可以。絕不後悔。”
小雨看了曉明和大衛一眼,說道“按十股分,曉明和大衛各一股。你們四個,再加上胡軍和婷婷,每人半股,也就是你們六人共三股,市裏兩股,我三股。鑒於你們四個表現的非常努力,需要的資金,我先替你們墊付。胡軍的還是曉明替他拿。”
曉明聽後,覺得這樣分配的確很公平,小雨又是最大股東。市裏作為第二大股東也是很合理的。看來自己和大衛,這次終於聰明了一迴。
笑著說“明天,我們再去做進一步的考察,也隻能確定所要做的項目,一時半會也沒法做出準別的預算。我們三人就拿出十五個億先用著。其他的就做一步說一步了,用到錢的時候,我們再往外拿就行。”
海平說“我拿出兩個億來。不能再讓小雨老是吃虧了,以前我們的確沒能力,現在手裏有錢了還那樣做,就不地道了。”
玉濤他們三人也急忙說“是,我們也是這麼想的。”
小雨知道,自己不能再矯情,就笑著說“那好吧,今年能把這件事確定下來,明年才正式開始,隻是要先開辦石料廠,等年底紡織廠分紅時再拿出來吧。”
第二天清晨,小雨和曉明已經來到幸福花園小區了。
這裏的最後五座樓剛剛封頂,還有五座樓正在磊牆。其他的幾座正在做外牆。小雨皺著眉頭,瞇起眼睛看著做好的十幾座樓。
問道“春節也沒剩幾個月了,現在這種情況,今年是完不了的。再說,不能一味的求快,質量問題非常重要。我從網上看到了一段視頻,南方某個城市,在一次臺風過後,高層樓做的保溫層,被臺風撕下來,在空中飄蕩,大片的外牆都脫落了。如果出現那種情況,房地產的名聲真的就臭大街了。”
曉明急忙說“我們的質量絕對不會出問題,我們用的材料,都從那個水性科天老張那裏購買的。哈哈,你就不用擔心了,我們又不急著用錢,犯得上把自己的招牌給砸了嘛?今年交工的確有點緊張。明年做利索了在交工就是了,又不影響我們售房。”
小雨平心靜氣地說“咱倆在一起幹了這麼多年了。可以說是順風順水的,越是這樣,就越的求穩妥。我就不明白了,你老大哥掙錢上癮嗎?哈哈,快蓋了一輩子的樓了,不用那麼辛苦,又不是有很多孩子需要你去照顧。毛雪和胡軍訂了婚,你就一好百好了。再說,胡軍也不會跟著你,蓋一輩子樓的。”
曉明被小雨說的有點不好意思了,心想,還別說,掙錢還真得有點上癮。雖然你掙得比我和大衛多,留在手裏的錢,就未必比我們多?大部分都又開發了新的產業。
當聽到小雨的最後一句話後,急忙問道“啥意思?”
小雨斜了他一眼,心想,你是大智若愚呢?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而後又像看陌生人一樣,看了他一眼,說道“大哥,你就沒想海平他們都進了體製。你的那位精明的親家,就甘心讓自己的寶貝兒子當建築工人嗎?他離開前,胡軍也會進體製的。”
曉明此時終於明白,小雨為什麼旅遊景區也會給胡軍股份了。心想,自己這些年眼睛裏除了鋼筋就是水泥,不是三室兩廳,就是四室兩廳。腦子裏好像除了這些也沒啥了,這麼明顯的事情就沒想到。
他朝著小雨傻笑了一下,說道“那是好事呀,我不想讓自己的女婿像我一樣一輩子掉進錢眼裏。哈哈,就像海平他們一樣為老百姓做點實事。就是現在他們啥也不幹,我給他們掙的錢就足夠幾輩子花銷的了。我和大衛也早就感覺到,就是再有錢,在那些當官的人麵前,也感到非常渺小。”
小雨咧嘴一笑說道“放心吧,你那個親家比狐貍還狡猾,將來毛雪一定會很幸福的。要不我讓你和大衛,對海平他們好一些呢,以後胡軍還的和他們友好交往才是,其次大衛的兒子也快畢業了。將來是他們年輕人的天下,花花轎子人抬人,指不定那啥就會受到別人的幫助呢?”
曉明突然感到有點羞愧,因為小雨帶頭給海平他們無私的送錢,還感到心疼不已,也埋怨小雨多此一舉。現在看來,自己不但鼠目寸光,還格外的小氣。
他們走出小區上了車,曉明說“哈哈,有兩個消息,一個壞的一個好的,你想先聽哪一個?”
小雨笑著說“哪一個?你也得一個個的說不是嗎?”
曉明笑著說“徐倩不但結婚了,還懷了孕。”
“什麼時候?”
“今年五一。她和她老公離婚了,不旦是淨身出戶還倒貼了一百萬元。他兒子大學畢業後找了女朋友,她就給他兒子買了一套一百五十平的公寓。她找的那人也是個離婚的,結婚後八年沒生孩子,三十八歲,他還是一個企業的高管,長得蠻帥的。”
小雨說“很好,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看來還真的應驗了。你給她禮金了嗎?”
“沒有,一個月前他才告訴我的。還問了你的情況,看得出她非常感激你。”
小雨心理在想,假如李梅在關鍵時刻得到及時救助,一定會比她的結局會更好的。不知為什麼,在自己心裏總感覺對不起她。自己如果抽出時間常和她聯係的話,就不會發生不可免迴的事了。
曉明開著車沒有聽到小雨問話,就有說道“徐向東就慘了。他父親去年冬天去世的。他被幾個朋友忽悠著去了澳門。不出半年就輸光了所有的家當。而且還借了高利貸,那個是九出十三歸的火坑呀。”
小雨聽後瞪大了吃驚的眼睛,看著曉明問道“這是真的嗎?”
“千真萬確!我們家服裝廠的一個會計,他姐姐就嫁到徐向東住的那個鎮子上。是他親口說的,向東還把自己住的一套別墅也賣了還貸。賭場裏的高利貸,那可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哪能讓他一次還清呀。就這樣他一拖再拖,利滾利,息滾息,恐怕現在就更難還清了。”
“他為什麼不來找我們呢?”
曉明說“哪裏有臉迴來呀。不過他到給我打過電話,問能不能先提前把紡織廠半年的分紅提出來。當時,我說你迴來後問問。因為還從來沒有這個先例。”
小雨腦袋被震驚的有點蒙,心想,這家夥是有多麼瘋狂,竟然把四五十個億全都玩了心跳,又是一個米老板,甚至比米老板更瘋狂。
小雨揉著眉心,說道“慢點開,你的這個壞消息,使我壓抑的喘不上起來。這家夥有這麼糊塗嗎?”
曉明說“人家都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真是才不可思議。他父親前腳去世,他就把家裏霍霍的一塌糊塗。他母親也有病,他嶽母也病的常年下不了床。結果他卻讓兩家人雪上加霜。”
小雨仰頭看向天空,心想,沒錯,人一旦倒黴起來,喝口涼水也塞牙。這是上天的懲罰,還是冥冥之中的定數?向東這算什麼?不作死就不會死。本可以安心贍養老母親的,可是他卻鬼使神差的去尋刺激。這下可真夠刺激的了,兩代人的辛苦,就讓他這麼瘋狂了一把,徹底迴到解放前了。
小雨悠悠地說“我婆婆,就是小武的奶奶,曾經說過一句老輩傳下來的話‘命中隻有八鬥米,走遍天下不滿升’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幸好紡織廠裏,他還有股份,不至於老來落魄。”
曉明看到小雨如此傷感,沒說出口的是‘恐怕最後還的迴來把股本也要迴去,也不足以還清欠賬了。’
小雨苦笑著說“盡管我不知道自己命裏有多少鬥米?水滿則溢的道理還是懂得的。所以,該舍財得時候,絕對不能吝嗇。你們也知道,我花錢如流水,還不斷的置辦產業。掙錢是一迴事,但是通過這些產業,也能變相的讓許多人出來掙錢養家糊口。這就是為自己與親人求得福報了。”
曉明聽到後,想起爺爺第一次見到小雨後,說得“這丫頭頭角崢嶸不是池中物。她做人做事比任何人都看的長遠”,還叮囑自己一定要好好和她相處,不但會財源滾滾,也能受她的道影響。結果是,自己一味地掉進錢眼裏還不自知。
尤其是對現在,她要搞旅遊開發,自己雖然吃進了一股,可是內心是老大不情願。這個項目一旦做成夾生飯,就像一座危樓一樣,很難再有起色。可以,她真正的初衷卻是為了幫助大山裏的人。
想到這裏,也打定了主意,一定與她一起,把景區建好,就是沒有迴報,也可以為山區的老百姓盡一份心意。
迴到酒店,海平他們的剛好晨跑迴來,一行人走進大廳開始吃早飯。
還沒吃完,韓市長就走進來,笑著說“哈哈,這次我來的正合適。今天我帶了幾個工作人員一起過去看看。”
小雨請他坐下後,笑著說“在景區還沒有確定下來前。我們先以投資商的身份,拿出五個億,先開辦一個石料廠。不說你也明白,景區會需要許多的大理石,三萬五千畝的地方,最少也得有五千畝需要用到大理石。”
韓市長略微思考了一下,說道“可以,看好地方就告訴我,我就給你們審批。”
小雨說道“這個石料廠不算在景區內的,是我們自己的產業。其次,地皮我們也不買,租用就可以。”
“好的,按你說的辦。”
小雨讓朱經理放進他們車裏兩箱礦泉水後,原班人馬又開車上路了。
當車子下了高速路,一路上坡,來到山腳下時。
小雨讓曉明停下車,來到那處廢棄的采石場。
小雨對韓市長說“我們看好了這裏。”
又指著山下一片農田說道“就租用這裏的土地。”
韓市長問“需要多少?”
小雨看向曉明。
曉明說“三十畝左右就可以。我們還的把廠子通往公路的這段距離,修出一條路來。”
韓市長看到這片玉米地,稀稀拉拉的,知道也種不出多少莊稼來,就欣然答應了。說道“好的,我會給你們處理好的。”
韓市長上了曉明開的車,上車後,他說道“這次就去北山,看看做兩個觀望亭的山頭,和做大佛的那個山頭。讓他們迴去後做個規劃圖出來。”
小雨說“好的,現在最好是測量一下,做到心中有數。我還想去南山看看。雖然沒打算對南山做什麼?如果有好看的景色,修修路還是有必須的。有人想去那裏探險也的做好安全防禦才行,總歸是景區的一部分,不是嗎?”
韓市長點了點頭說道“好的,過去看看也好。”
當車子來到西麵的第一個山腳下時,一行人開始爬山,工作人員身上背著背包,是用來做測量的工具。
小雨讓每個人都拿了兩瓶礦泉水。
登上山頂,山風刮得倒是很猛,可是吹在人們的臉上,卻暖暖的。秋老虎,正是最後瘋狂的時候。能站在山頂的人,都不是一般人,可是此時也都沒有人想退縮。因為此行是見證這片山區,未來的發展走向的時刻。
這次玉濤舉著瓶子猛灌著水,不一會,他就喝光了自己帶來的兩瓶。隻好悻悻地向海平要了一瓶,抓在手裏不舍得喝了。
這裏山北麵,山下就是剛才看到的采石場。山頂上有幾處小山峰,前麵有三四百平的場地,高低不平,到處都是大小不一的石塊,還有一處幾十平米的大青石,被雨水衝刷的溜光順滑。
曉明說,就把這片地方修整出來,蓋上七級高塔,在正北麵蓋上五六間房子,到時候就讓人負責這裏的衛生,也能賣一些零食,水果等食物。
大衛說“還的把整個山巔周圍做出護欄,以防遊客滑下山去。”
韓市長說“嗯!那是必須的”。就用手機拍下周圍的環境。
韓市長帶來的四人,開始做測量並做著記錄。
沿著山脈向東走去,用了二十多分鍾,來到昨天站的地方。這裏的北麵有點高,同樣是,高低不平,在南麵有個十多米的山頭,把大家難住了。
海平出主意說“沒關係,把這個山頭上方做平整後,就把做好的大佛安在上麵。”
曉明不可置信地一笑說道“其實,相比這座大佛,兩個觀望塔還真得不難做。就是做好了大佛運上來就非常困難。別說再把這個山頭截取一半了。”
小雨笑著說“為什麼有一勞永逸的辦法,非得想的這麼複雜呢?我們在山下時,是不是就看到這個山頭了?”
大家都在點頭,大衛笑瞇瞇地盯著小雨,心想,看到了又如何?
小雨嘴角上翹,環視了大家一眼,說道“你們看這裏的石頭也是堅硬的大理石,就把這個山峰做成大佛。哈哈,製作的人我都想好了。”
她看著大家驚詫的目光,笑嘻嘻地看向曉明,問道“先不說做大佛,就是從山下運上來,你覺得能花多少錢?”
曉明瞇起眼睛朝山下望去,而後想了想說道“為了完好的運上來,加上不少的人力物力,也得十天半個月,差不得也需要幾十萬元吧。”
小雨笑著說“給李師傅三百萬元,就讓他上山來做大佛。你的那些人力物力全都省了。”
韓市長不解地問“哪來的李師傅?”
海平笑著說“一個石料廠的李師傅,他家世世代代都是玩石頭的。昨天下午,我們去過他家,他家裏有許多工藝品,哈哈,做大佛絕對沒問題。”
大衛繞著山峰看了一遍,說道“就是把外麵去掉厚厚的一層,做成了大佛也夠壯觀的。哈哈,簡直就是專門為做大佛而形成的。”
曉明看著周圍說“這裏也和剛才那樣,在北麵做上六七間房子,讓人上來負責管理這個山頭。”
大衛瞇著眼看著山頂說“我可知道很少有住在山頂的人,好像不吉利,會招到山神抗議的。”
小雨抿嘴一笑,調皮地說道“大哥,這種說法好像是有。可是,有我們的佛祖在這裏坐鎮,不遠處還有兩座鎮妖塔山神他老人家也不好意思翻臉吧?”
小雨的話剛落,就引來大家的一片笑聲。
小雨接著說“等我們開始動工前,就做上一桌豐盛的酒菜,請他老人家多喝幾杯,再多送給他一些香火錢就可以了。”
曉明心想,到時候請位高人過來,焚香禱告一番才行。別人不信沒關係,自己可是非常相信的。
工作人員測量好後,又去東邊的山,兩位工作人員下到了半山腰,又到了東邊山頭,用一條細繩綁上石塊丟到這邊,做了記號後,再測量繩的長就可以了。經過測量有三十六米。
又用同樣的方法測量了峽穀的深度,有二十多米。
大家看著東山,工作人員進行測量著。
小雨說“做這個浮橋勢在必行。別說做玻璃的,就做成木頭的,踩上去也夠刺激的,是考驗人們膽量的好地方。”
一行人很快下了山,車子是開不到南山的,因為都是田間小道。
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終於來到南山腳下。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