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擋住他們。反擊,給我反擊!”阪田怒吼道。
可他抬起一半的胳膊不受控製的垂落下去,昨晚被狙擊手打中的肩膀傳來撕裂身軀般的疼痛。
他這才想起來自己有槍傷在身。
“殺……”
南邊第二波夾擊的洋州士兵也衝到了跟前。
他甚至在人群中看到了熟悉的麵孔。
正是那霸市駐軍將領張虎。
“阪田,拿命來!!!”後者雙目噴火,死死盯著他。腳下步伐不停,迅速衝到了跟前。
阪田看著怒目圓睜的張虎大驚失色,他左手極其別扭的抽出右腿上插著的左輪手槍,慌亂的衝後者扣動扳機。
“砰!砰!”連續兩槍落空。
第三槍才勉強打中張虎的腿,可後者也衝到了兩米內。
“噗嗤!”
刺刀入肉的聲音響起。
強壯的張虎直接給他胸膛捅了個對穿。
鮮紅的血液從阪田身上如同打開的水管頭一樣狂湧而出。
刺刀上麵有專門放血用的凹槽,紮到敵人身上哪怕不拔出來也會血流如注。
不到十秒鍾。
惡貫滿盈的東瀛帝國阪田少將慘死當場。
其他鬼子見首領都被一刀斃命,頓時嚇破了膽子。
他們看著洋州這幫兇悍的猶如殺神般的士兵,竟然連投降的勇氣都沒有,反而撒丫子朝其他方向沒命的奔跑。
生怕那沾滿鮮血的刺刀下一刻就捅到自己身上。
張虎率領僅剩的800名士兵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鬼子。
這兩撥衝鋒,直接從中間把敵軍幾千人分割開來。
東瀛這邊主將一死,陣型一亂,早已精疲力盡的士兵們頓時開始四散潰逃起來。
張虎隻把腿上的貫穿傷做了個簡易包紮,就跟著其他士兵一起追擊潰兵。
他還特別命令,不接受鬼子的投降。
一小時後。
東瀛昨晚登陸的一萬名士兵隻剩下了3000多人,而且還是分散躲藏在那霸市的各個角落。
而張虎身邊的士兵也在持續的追殺中死傷大半。
現在還能抬腿走路的不到200。
一條殘破的街道旁。
陳虎看著身邊匯聚過來衣衫襤褸如同乞丐的戰友們,露出暢快的大笑,“哈哈哈,讓東瀛的鬼子小看咱們,這迴殺得他們屁滾尿流。”
“團長,咱們這一晚上殺了得有五千個鬼子吧?”
“豈止!在我看來至少七千。”
“那咱們是不是能撐到殿下的援兵抵達?”
“……”
人群中響起嘈雜的議論聲。
張虎咧嘴一笑,幹涸的嘴唇崩出幾道血淋漓的裂口,“那霸咱們是守不住了,但是鬼子死得更多,這一場仗是我從軍七年來打得最暢快的一次。老子雖死猶榮。”
“哈哈哈,確實痛快。”
“哪怕是戰到隻是我一個人,也絕不向東瀛鬼子投降。”
“就是,團長您下令吧,老弟兄們陪您再衝最後一迴。”
眾人多是參軍五到七年的老兵,洋王這麼多年來對百姓如何他們都有深刻的切身體會。
這個世上再也找不到比李逸更賢明的王爺了。
即便是現在死了,他們的家人也能享受到優厚的待遇。甚至子女成年之前的學費都由王府無償支付。
知道勝利無望的他們準備死之前多殺幾個鬼子,以報洋王恩惠。
張虎聽到這微微搖頭,“我最後一次以團長的身份命令你們,脫下軍裝,混入平民中。等咱們的艦隊來了,再表露身份參與反擊。”
“偽裝成平民?”
“咱們混進了百姓群體,那鬼子屠城怎麼辦?”
“還有團長您呢?您不走,我就不走。”
“對,要走一起走!”
張虎聽到這眼眶微紅,他也舍不得這幫朝夕相處的戰友們,但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我張虎的名字已經在東瀛國必殺的名單上了,我不死,他們才會屠城。而你們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死在這裏沒有絲毫用處。反而以後殿下收複了那霸,沒有你們這些熟悉本地情況的老兵,才難以政令通達,對軍隊如臂使指。”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沉默了下來。
道理他們明白,可是情感上接受不了。
張虎繼續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我的宿命就是站出來承擔那霸失守的罪責。而你們的命就是好好活下去,將來為殿下而戰,替我親眼看到東瀛覆滅的那一天。”
眾人聽到這都紅了眼睛。
東瀛還有源源不斷的士兵正在登陸,再加上艦隊和飛機,整個琉球群島必將被侵占。而守土有責的張虎絕無幸存的可能。
“團長,讓我跟您一起去吧。”
“就是,洋州不差我一個兵,我們不能撇下您茍活。”
“團長……”
張虎揮手製止了眾人的話語,“都是成年人了,別在這幼稚的嘰嘰歪歪。跟我一起赴死殿下還能給你們發個獎狀不成?”
說完拿起散彈槍上的刺刀,一瘸一拐的向碼頭方向走去。
其實在昨天發現東瀛來襲的時候,他就對自己的結局有了預料。
那霸失守,他這個守軍主將沒有茍活的道理,東瀛也不會放過他。
不過好在死了一個他,還有千千萬萬個他。
洋州老兵中有不少比自己還優秀的人,他們會接過自己手中的權利,為洋王麾下領地繁榮富強繼續奮戰。
……
當天下午。
東瀛在又派出五千名陸軍士兵登陸後,徹底“殲滅”那霸市的洋州守軍。
隨後僅用一天時間,就登陸並控製了周邊所有島嶼。
琉球群島總共隻有五十多個島,加起來麵積才3000平方公裏,相當於洋州的兩千分之一。
在這部署兩個團的士兵已經屬於“重兵把守”了。
就算洋州第一艦隊沒有離開那霸港,張虎也阻擋不了東瀛傾國之力的入侵。
除非把三支艦隊和大量飛機都調過來,但那樣的話西爪哇群島和洋州大陸就會防守空虛。
屆時東瀛聯合艦隊就不會進攻琉球了,而是直搗黃龍襲擊臥龍港。
沒辦法,地盤大了防守所需的軍隊規模會直線上升。
要不是為了“憋大招”,李逸早就先下手為強,打到東瀛本土去了。
對於這種賊心不死的國家,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