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瓦房比土坯房看著要來得敞亮很多。
過來參觀的人無不羨慕的。
不過羨慕歸羨慕,大家心裏知道,想要蓋出來這麼好的房子不容易。
他們鄉下人,誰家有這麼多錢?
也就沈知安手裏錢多可以造的。
說到這個,大家又忍不住的羨慕起周家找了一個這麼好的女婿。
這樣的好房子,周家以後是可以跟著沾光的。
周燃和沈知安一起去縣城買的食材。
周燃詢問著沈知安要不要順便在縣城買點兒家具迴去。
新房子蓋成了,買點家具是應該的。
別的可以不買,桌子,床是肯定要的。
縣城的舊貨市場就賣這些貨,價格比新的家具便宜很多。
如果家具買新的,得找木匠現打,價格貴不說,還需要等一段時間。
沈知安是急著從知青點搬出去的,家具置辦的越快越好。
沈知安聽了周燃的提議,覺得去舊貨市場上看看也好。
雖說他現在掙錢了,可是也不是能隨便亂花錢。
該節省的地方,他得節省著。
等省出來的錢,他得寄到京市去。
兩人先去副食品店買了今天需要的食材。
兩桌飯,不用買太多食材,簡單的辦一辦就可以了。
魚買了兩條,豆腐買了兩塊,還買了兩斤肉。
家裏的雞蛋有,就沒有額外買了。
想著請人吃飯,最好得備點兒煙酒喜糖的,沈知安去了供銷社,又買了兩瓶酒,四包大前門,再加上三斤水果糖。
生產隊那麼多戶人家,糖果買少了隻怕不夠吃的,還是多備點兒來得好。
買好了東西,兩人又去了舊貨市場。
“同誌,你們需要點什麼?”舊貨市場的工作人員問了句,倒是比供銷社的工作人員來得熱情得多。
沈知安道,“我要買點兒家具。”
工作人員指著地方讓沈知安去挑。
沈知安去看了下。
家具還不少。
看到這些家具,沈知安盯著期中幾個比較舊的多看了幾眼。
“同誌,這幾樣怎麼賣的?”
工作人員看了一眼,隨後報了價格,“這張床一塊五,這個書桌一塊二,這個櫃子一塊三,這一套桌子兩塊四,這個貴妃椅你要是要,給一塊一吧。”
沈知安點了點頭,見這些東西的價格都挺便宜的,一點兒也不貴,對這價格倒是滿意的很。
“行,那就這幾套。”
工作人員點頭,“成,你把賬結了,自己拉迴去的話,不加錢,如果需要拖拉機幫運的話,得加一塊錢運輸費。”
這麼多的家具,沈知安肯定是沒辦法弄迴生產隊的。
於是加了一塊錢,給工作人員留了地址,下午這些貨就能送到大隊去。
買好了以後,兩人準備迴去。
周燃這才按耐不住好奇,衝沈知安問道,“你咋不買新一些的家具,你挑的幾樣有些舊了,能結實管用麼?”
被周燃這麼一問,沈知安的唇角泛起來了笑意。
沈知安突然這麼一笑,周燃是更加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了。
“你笑啥?”
沈知安突然湊近了周燃,在周燃耳邊說了句,“我在笑我賺大發了,我挑的那幾樣家具,都是黃花梨做的。”
黃花梨是很名貴的木材。
那幾樣的家具雖說看著老舊了一點,可木材的價值在那兒。
他一共沒花多少錢就買到了這麼好材質的家具,心裏當然高興了。
周燃這會兒也明白了過來沈知安挑選那幾樣家具的緣由。
她對木材不是很了解,不過也知道,成套的黃花梨家具確實是不便宜的。
沈知安還真見多識廣,啥都認得。
想想人家祖上的產業,還真不是她能比的。
說白了,兩個人完全屬於兩個階層的人,差距挺大。
今天沈知安能花這麼點錢,買到這樣名貴的家具,一是沈知安運氣好,二是沈知安自己有本事。
就像她這種啥都不懂的,好東西擺在她跟前,她也不認得啊。
沈知安說話時,溫熱的氣息撩動著周燃的耳朵癢癢的。
因為這家夥靠的這麼近,周燃的臉頓時就紅了起來。
她自覺的退了幾步,和沈知安保持了點距離。
這要是和沈知安靠的太近的話,不知不覺就被這男人給撩上了。
“咱們迴去吧。”沈知安衝周燃招唿道。
“嗯。”
周燃應了一聲。
沈知安在前麵騎車,周燃坐後麵。
食材不多,就被沈知安栓在了車頭上。
兩人一起騎自行車,俊男靚女的,倒是一道特別的風景。
這不知道的看到後,肯定以為周燃和沈知安在處對象。
突然,沈知安一個急剎車。
車子東倒西歪的一下。
周燃下意識的抱緊了沈知安。
周燃趕緊問道,“怎麼了?”
沈知安自然感受到了自己的腰被周燃抱緊了。
這種被周燃摟著的感覺竟然有些特別和美好。
沈知安的心跳加快了幾分,隨後和周燃道,“沒什麼,突然竄出來了一條狗,差點兒沒撞上。”
周燃應了一聲。
沈知安輕咳了一聲,“你坐穩了,別摔倒了。”
“好,我知道的。”
周燃這會兒意識到了自己緊緊的抱著沈知安,臉有些熱乎起來。
還怪不好意思的……
她趕緊將手鬆開。
車騎了一路,到了生產隊。
周燃一會兒,就得和家裏人一起,忙著張羅飯菜。
買迴來的兩條魚都不少,一條魚拿來做紅燒魚塊吃,另一條魚拿來做點兒魚丸。
肉打算做迴鍋肉吃。
這次運氣不錯,買到的是五花肉,做一頓迴鍋肉吃是最合適的。
再加上雞蛋,弄幾個素菜,這樣的規格比很多人家過年的菜色還要好。
沈知安請人吃這樣的飯菜,絕對不寒磣了。
請過來吃飯的大隊幹部,見沈知安好酒好菜的招待他們,無不誇讚著他。
連帶著大隊的人,收到了沈知安的喜糖以後,也對沈知安稱讚個不停。
原本大隊的人對於這些下鄉的知青是沒什麼好感的。
這一次,沈知安倒是創造了一個例外。
知青們看到生產隊人在背後讚美沈知安的話,都有些酸酸的。
大隊這些鄉下人可是沒少嫌棄他們知青,說一些嘲諷的話的。在他們嘴裏聽到讚美一個知青,可太難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