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幾人爭孩子時,沈子辰停好車出來了。
“爸爸,爸爸。”
莫老還沒抱熱乎,就到了沈子辰懷裏。
“這孩子真可愛,長的像你”,方老道。
“我也覺得這孩子像媽媽”,鄭老道。
“爸爸,爸爸。”
安寧在沈子辰懷裏不停的撒嬌。
“媽媽呢?”
“媽媽出去了,弟弟們在睡覺。”
難怪院子裏如此安靜。
李師傅走了過來。
“子辰,今天晚上我是不是要準備飯菜?”
李師傅是沈子辰找來的廚子。
海市的廚子是鄭老找的,他迴了京都,沈子辰隻能再找一個。
“不必,多加一個菜即可,日後方老也會在這住段時間。”
李師傅去了廚房。
方老很是驚訝。
這地方居然還有廚子。
“爸爸,困。”
安寧的眼皮已經睜不開了。
“子辰,快去哄孩子睡覺。”
“好,幾位慢慢坐。”
沈子辰抱著孩子進屋,正好碰見孟大娘出來。
“子辰,你怎麼迴來了。”
“我迴來一會兒了。”
沈子辰抱著孩子進屋,將孩子放到床上。
孟大娘緊張的低著頭。
“子辰,我剛才就是太累,才睡著的。”
沈子辰也沒多說。
“下次注意就是,孩子在院子裏,不會有事,可如果出去,就危險了。”
雖然現在沒有後來丟孩子那麼猖獗,可孩子自己走失,找不到家的,比比皆是。
“我知道了,知道了。”
沈子辰將孩子放到床上,就出去了。
孟大娘感覺自己的後背全都是汗。
沈子辰平時從不發脾氣,性格好的很。
可她剛才就是知道,沈子辰很生氣。
她看孩子,居然睡著了,讓孩子一個人在院子裏。
沈子辰迴到院中,方老正在院子裏轉悠。
“怎麼樣,這個院子不比你的別墅差吧,什麼菜都有”,鄭老笑著說道。
“那片菠菜還是我種的。”
莫老也不甘示弱,指著旁邊的一片綠色。
“這片空心菜是我種的。”
“那前麵那韭菜是我種的。”
兩人都互相爭著,方老的眼裏卻滿是羨慕。
“方老如果願意,可以在這常住。”
沈子辰走過來。
莫老和鄭老都看見自己那片地上長草了。
兩人都進去拔草。
“這怎麼能行,哪有總住別人家的。”
沈子辰跟方老坐下休息。
他還給方老倒了杯水。
“鄭老和莫老就是在此常住,家裏人多,熱鬧。”
方明早就聽說,這兩個老家夥住在外人家。
他當時就不明白,兩人的實力,完全可以在隨便一個地方買房,為何不買。
當看到他們的生活方式後,方老似乎明白了一些。
這種田園生活是他們這些在外奮鬥大半生的人最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都說,老了去海邊,去國外,其實,並不是。
他們最希望的是過迴自己從前的日子。
“我家雖然是世代珠寶商,但我小時卻是在外婆家長大的。”
“我奶奶不喜歡我,也不喜歡我母親,我們母子就常年住外婆家,她家條件不好,我就經常和母親下地幹活。”
“我父親就會讓人捎些錢過來,可也不敢讓我奶奶知道,她喜歡另外一個女人做她的兒媳婦。”
方老想起陳年往事,沈子辰就靜靜的聽。
“後來,她逼著父親娶了那個女人,父親也漸漸忘了我們母女,後來,幾年都看不到他的錢。”
“母親帶著孩子住在娘家,外婆因此沒少讓人恥笑,母親沒辦法,隻能帶著我離開。”
“我們什麼都沒有,隻有臨走時,外婆塞的五塊錢,母親就用這錢找了個破房子,好歹安頓下來。”
“後來,母親就到處幹活,含辛茹苦供我上學,好不容易我上到大二,母親卻病倒了,我的學費沒有了。”
方老喝口水繼續說道:
“母親為了我的學業,瞞著我去找了父親,那個男人怕我母親鬧事給他丟人,才給了母親十塊錢。”
“十塊錢,對一般人家很多,可在他手裏,卻什麼都不是,母親就用這十塊錢,買了點藥,又重新起來幹活。”
“我放假就去到處找零工,後來,舅舅知道了我們的情況,給了我們一百塊錢,我才能大學畢業。”
“我後來才知道,那一百塊是幾個舅舅全加起來所有的家當,舅媽也因此和他們鬧,他們的日子再也沒有過好。”
沈子辰從沒有聽說過這些事。
“方老後來又迴了方家?”
方老自嘲似的一笑。
“那是因為那個女人生了三個女兒,生病不能生育了,才想起我們母子,那時我都已經畢業。”
“我不想迴去,憑借我自己的本事也能掙下家業,給母親好日子,可母親不願意,我就迴了方家。”
“現在,整個方家都是我的,可小時在外婆家的時光才是最幸福的。”
沈子辰記得方老是有母親的。
“令堂現在身體還好吧?”
方明不禁看了一眼沈子辰。
知道自己有母親的人不多,沈子辰居然知道。
“不好,她年輕時傷了身子,又沒有及時醫治,我把她送到國外醫治,也沒有太好的效果。”
“她說,想臨走之前到處看看,但想自己走,母親在外玩了三年才迴來,今年過年,在別墅對麵的小區買了個樓房,她住在那兒。”
沈子辰道:“為何沒有和您住一起?”
“母親說,跟我們住不習慣,她每天都出去遛彎,跟同齡的老太太聊天,我給她找了保姆,還有廚子,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每隔一天就去看一次,母親還嫌棄我煩。”
方老說起這些,眼睛都是笑的。
果真,無論多大歲數,有個媽都是好的。
“那令尊現在呢?”
方老的表情頓時就變的嚴肅。
“他,跟他媳婦兒,帶著他的母親,住在我外婆家。”
“我外婆年齡大了,舅舅也沒過幾天好日子,我把他們都接過來了。”
沈子辰沒有過多評判。
這樣做已經算是很仁慈了。
孝順也要分人。
“你是不是覺得我很不孝?”
“方老,我沒有經受過您的一切,不好多言,但父慈子孝,要父慈子才能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