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風(fēng)樓覺得自己是勞碌命,安撫著陸妍先睡了,便坐在書房裏,忍不住想給自己甩兩個耳刮子,恨自己好好的閨房之樂不去享受,偏偏呆在這勞什子地方。
可是等思緒收迴來,他頓時覺得有了靈感,糊裏糊塗的在紙上筆畫,足足小半時辰,這才伸了個懶腰,躡手躡腳的迴房,陸妍已是睡了,房裏的燈火卻還在搖曳,郝風(fēng)樓熄了燈,趿鞋上床。
千戶所的事,郝風(fēng)樓實在不想管,有周司吏他們蕭規(guī)曹隨,也實在沒什麼可料理的。所以次日清早,郝風(fēng)樓便動身前去營地。
營地裏,搬遷的工作已經(jīng)進行了。
隻是搬遷並非是所有人都搬過去,除了神武衛(wèi),一部分的大夫、匠人、還有火銃手以及書辦之外,其餘人依舊呆在這裏。
比如鐵匠,指派去寺廟的隻有一號高爐和二號高爐的人員,一號高爐是專司研發(fā),二號高爐進行試製和改善工藝,至於其他高爐則隻負責(zé)生產(chǎn),生產(chǎn)可以放在山下,可是其他的卻必須放到更隱秘的地方。
郝三這幾日為了擬定上山的名單,卻也是焦頭爛額,他倒是擬定了幾遍,卻還要朱智淩過目,朱智淩否了幾次,不得已,隻好繼續(xù)返工。
此時見了少爺來了,郝三笑嘻嘻的道:“少爺……少爺……”
正說著,突然砰的一聲,地動山搖,郝風(fēng)樓差點沒打個趔趄,忍不住道:“誰他娘的沒事亂放銃!”
郝三臉色一黑,忙道:“這……少爺,這是放炮,少爺不是有交代嘛?讓第一工段的匠人自己琢磨琢磨,這火銃都如此精良了,他們就在想,那就鑄門火炮試試,鑄炮畢竟比鑄銃容易得多,無非就是增大而已。所以這些人便湊在一起。效仿那短銃的工藝,在火炮裏頭弄了什麼膛線,還弄了什麼後發(fā),總而言之,其實和那轉(zhuǎn)輪火銃差不多,除了沒有轉(zhuǎn)輪,其他的都差不齊。這幾日,他們隔三差五的都在放炮,試試這火炮的威力,放了幾炮之後又尋出有什麼欠缺。繼續(xù)拿去再改進一二,這些家夥都瘋了。三更半夜也不睡,躲在工房裏又吵又鬧,昨天子時的時候,他們抹黑還放了一炮,差點沒把人嚇?biāo)溃S多家眷都嚇哭了,不過……我拿他們沒辦法啊。這些天殺的油鹽不進……”
郝風(fēng)樓托著下巴,倒是來了興致,其實自從經(jīng)曆了煉鋼、製銃還有製造短銃之後,郝風(fēng)樓雖然進行了指導(dǎo),可是許多細節(jié)卻是交給下頭的匠人們琢磨,很快便有一批善於思考的匠人脫穎而出,郝風(fēng)樓便將他們編入特定的工位,讓他們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無非就是讓自己思索。而後再將自己思索的東西動手實現(xiàn)出來。
自然,要實現(xiàn)各種稀奇古怪的想法,是要無數(shù)白花花銀子的,在這一方麵,郝風(fēng)樓倒是舍得,對他們的要求盡量滿足。
現(xiàn)在聽說他們在鑄炮,郝風(fēng)樓興致勃勃的對郝三道:“走,帶我去瞧瞧。”
郝三倒是不敢怠慢,領(lǐng)著郝風(fēng)樓動身,試炮的地點較為偏僻,距離營地足有數(shù)裏的路程,此時幾十個匠人正和幾個火銃隊的人在議論什麼,見了郝風(fēng)樓來,大家一起過來見禮。
郝風(fēng)樓翻身下馬,對他們道:“不必多禮,這裏沒這麼多規(guī)矩,都起來罷。”他的目光自然是落在了炮上。
這門火炮顯然和明軍使用的火炮不同,古時的火炮往往都有響亮的名號,什麼大將軍炮,什麼虎蹲炮等等,氣勢十足,不過話說迴來,郝風(fēng)樓曾去京營,倒也見識過火炮,人家名字雖然有氣勢,外觀上也確實霸氣。蓋因為這時代,火炮填充的火藥藥量很大,一旦引爆,炮膛之中,火藥發(fā)生巨大的爆炸,假若炮身不足以抵擋這爆炸的力量,就有炸膛的危險,很明顯,相比於火炮的炸膛,火銃的炸膛簡直就是小兒科。因此,為了保證火炮的穩(wěn)定性,匠人們製炮往往將火炮造得越是厚實越好,一個口徑不過是炊餅大的火炮,其火炮的炮管就有半個炊餅?zāi)前愫瘢遗谏硪脖M量縮短,給人一種短粗敦厚的感覺。
可是匠人們顯然在火銃方麵吸取了許多知識,這門火炮卻和平常的火炮不同,炮管狹長,足足有尋常火炮的一倍有餘,炮管倒是不夠粗壯,這自然得益於鋼鐵的技藝水平提高,那種明軍的火炮往往用的是粗劣不堪,甚至是充滿了氣孔的劣鐵,剛性有多少,可想而知,而用上神武造作局煉出的鋼鐵,即便是炮管輕薄,亦沒有炸膛的危險。
由此可見,這材料對於製造重要,後世的天朝明明可以通過逆向工程製造出許多複雜的工業(yè)品,甚至於飛機的發(fā)動機,可是能製造是一迴事,卻因為材料不過關(guān),縱是能製造出來也極容易損耗,不堪為用,而材料的進步卻必須一點一滴做起,半點馬虎不得,靠的就是長久的積累,沒有數(shù)十年、上百年之功通過數(shù)萬數(shù)十萬次的實驗,是斷不可行的。
好在這是大明朝,營地的材料已經(jīng)跨越了時代,尤其是鋼鐵,雖說不及後世,卻也能勉強達到工業(yè)革命時期的水平,製造這些簡單的東西卻是足夠。
炮管狹長使得火炮的射程和精度大大增加,炮管輕薄就大大提高了火炮的便利性,使得**起來更加輕易。而這火炮值得稱道的卻是炮管內(nèi)部的膛線,轉(zhuǎn)輪火銃也有膛線,不過猶豫火銃畢竟口徑太小,膛線隻能因繁就簡,可是這火炮的口徑卻有人的手臂一樣大,在膛線方麵就有了更多的發(fā)揮的空間,不得不說,這門試製火炮的膛線有了很大的進步,宛如精雕細琢的玉器。
火炮是後裝的方式,采取的手段和轉(zhuǎn)輪火銃一樣,是由火石擊發(fā)。
至於火炮的炮彈,自然是符合膛線紋路和口徑專門特製而成,依舊還是實彈,在實彈之後先填充火藥,再填上實彈進行發(fā)射。
郝風(fēng)樓微笑道:“叫人再打一炮試試。”
幾個火銃隊的人聽命,立即捋了袖子上去,撞了鉛彈,不過這鉛彈進膛線有些麻煩,卻不得不拿錘子敲一敲,好不容易塞進去,再塞入用豬油紙包住的火藥包,待一些準(zhǔn)備完畢,發(fā)動機括,這擊吧嗒一聲,裏頭撞針直接撞入燧石,燧石起火,引燃火藥,砰的一聲,整個火銃之中發(fā)出電光,地動山搖,隨即濃煙冒出來,火紅的鉛彈直接從炮口飛出,如流星一般,帶著尾焰,飛向遠處的山林。
郝風(fēng)樓瞇著眼睛看,這時代的尋常火炮,其實射程並不遠,有個兩百丈就已算是不錯了,再好一些的也不過二百五十丈而已,肉眼能夠看清軌跡和方向,不過這門火炮一經(jīng)射出,那炮彈立即不見蹤影了。
郝風(fēng)樓顯得有些尷尬,道:“去找一找,看看落哪裏去了,射程有多少,衝力有多大。”
幾個火銃隊的人自是飛快的去了,等了良久,才有人迴報道:“找到了,將近有五百丈,衝力不小,撞斷了不少樹枝和竿子,否則應(yīng)當(dāng)還可以再多射一百丈。”
這個距離已算逆天,之所以有這射程,無非就是膛線的利用和炮身的工藝而已,放在大明朝絕對算是大殺器一般的東西。
郝風(fēng)樓笑了:“大家再琢磨琢磨,看看能否再改進,若是當(dāng)真能再好好 ...
**一番,到時候記你們一功,給你們漲工錢。”
說罷,郝風(fēng)樓領(lǐng)著郝三走了。
迴到營地這兒,許多匠人的頭目湊到了議事廳裏,郝風(fēng)樓開始布置起金山寺的規(guī)劃。
建築的圖紙已經(jīng)命人畫了來,現(xiàn)在主要的問題就是,這金山寺如何劃分地界,一號爐設(shè)在哪裏,二號爐在哪裏,還有一號的鐵器工坊,以及木匠、石匠、泥匠的工坊,此外還有醫(yī)館、書辦房、火銃隊的操練場、住處、哪裏是飯?zhí)谩⒛难Y是倉庫等等。
郝風(fēng)樓手裏拿著筆,大致說了一遍,隨即便讓大家自己討論。
有的人自然嫌自己的工房位置太偏,也有人認為火銃隊操練的地方狹小,不足以施展,爭議倒是不少,不過後來漸漸偃旗息鼓,因為大家看到郝風(fēng)樓沉著臉不做聲,便都個個規(guī)矩了,一個個坐迴原位道:“全憑大人做主。”
“好,那麼就這麼辦吧。還有,我這裏有幾份草圖,大家拿著去琢磨一下,時間緊迫,本大人告辭了。你們自己看著辦罷。”
郝風(fēng)樓本想見一見朱智淩,隻可惜今日朱智淩不在營地,心裏不免有些遺憾,便也不願多留,留下圖紙,便揚長而去。
……………………………………………………………………………………………………………………………………………………………………
第二章送到,今天有事情要辦,晚了一些,不過還會有第三章,可能10點左右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