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州城第二次分房子的現場,百姓們依舊很是期待。
那些早已經住上了新房的老百姓們,也都滿臉期待的站在人群中,雖然他們不用再領房子,可看到這樣的景象,還是會忍不住激動著。
畢竟房子是抽簽的模式,最後的結果很是激動人心呢。
蘇曼容和蕭成羨趕到現場的時候,所有準備工作都已經就緒。
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零碎的工作都不用蘇曼容交代,郭知州都提前做好了部署。
上次分房子六十套,給三百多口人一個家。這一次房子的總數雖然多了一半,不過容納的人口也和上次差不多。
“這一次,我們要分配的房子麵積小,隻有正屋和廚房,茅廁。
想必大家也都在新民居那邊看過了,房子麵積雖然小,不過若是你們住不開,之後也可以自己將另外一麵牆搭建一個小屋子出來。”
郭知州是場控,他站在高臺前解讀著政策。
上一次所分的院子是四合院樣式的,四四方方的院子裏,四麵都有屋子,適合五口及以上人家共同居住。
但是這一次分的房子容納的是兩口之家,三口之家。
建築風格跟上一次的四合院的樣子是一樣的,不過就是從中間一分為二。
所以一共背對背的五條街,就相當於上次分房的十條街,足足有一百座宅院。
這次分房子依舊按照工分排名順序,來確定分房名單。
有的是兩口子,有的是一家四口,一共一百座宅院,最後給三百三十多口人都安了一個家。
每次有家庭抽到街頭或者巷尾的房子時,老百姓便自發的鼓鼓掌,為對方祝福。
畢竟黔州政策有規定,現有的工分製度早晚會取消,會讓老百姓過上天災之前的日子。
所以街頭和巷尾的房子就可以用來開鋪子,雖然他們不知道自己擅長什麼,會做什麼生意。
可都盼望著自己能抽到位置極好的房子,即便沒有抽到,能在天災之中有了屬於自己的家,對他們來說,也很是滿足感恩。
分房工作即將結束,每套宅子的鑰匙已經交代了房子新主人的手中。
“諸位先稍安勿躁,城主有話要跟大家說,請大家留步。”
郭知州原本要控場,有秩序的疏散百姓們離開城門,看到蘇曼容示意,這才急忙穩住了百姓。
蘇曼容點點頭,笑著走上高臺,拿起她慣用的大喇叭,談吐清晰的說著。
“永樂巷8號的黃大叔,您對黔州的建議和意見,官府已經采納。
我已經跟官府登記人員說了,給您一百工分。
勞煩您有時間去官府領取工分,若是想折換成物資,也可以直接去供銷社,選購價值五十兩的物資。”
聽著蘇曼容提到黃大叔的名字,人群中老百姓很是同步的轉移視線,為黃大叔騰出一條路來。
要知道,自從蕭成羨說了讓所有人都踴躍參與黔州建設,大膽提建議之後。
黃大叔是第一個被公開表揚的,所有老百姓的關注程度都很高。
他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戶,連字都不會寫。
隻是有一身蠻力,賺了不少工分,所以才能趕上第一批分房子。
他能為黔州替什麼有意義的良策呢?
“炊事班一日三餐的供給食物,本是善舉。可政策太過死板,造成了不少糧食的浪費。
雖然炊事班的飯菜味道很好,不過日複一日的吃相同的食物,也確實會膩歪,從而造成百姓食欲下降。
所以我想著將一日三餐的飯菜數量,折算成相應的工分。
若是你們去食堂吃飯,那就不能拿到工分。
若是有一頓飯沒去吃食堂,則可以領取省下來的那筆工分,去供銷社購買些自己想吃的食材。”
蘇曼容原本想著打造出六十年代的糧票和飯票來,可想著那樣一來,還要大張旗鼓的進行設計和防偽。
還不如直接找人在三餐時,在炊事班窗口前負責登記。
領取飯菜的百姓登記後,那剩下的百姓就可以獲得相對應的工分。
“城主英明,城主英明。”
不等蘇曼容的聲音落下,所有百姓都滿臉敬佩的對著高臺上的蘇曼容表達自己的敬佩。
“這個提議我還沒來得及跟郭知州商議,還不知道這其中有沒有疏漏或者是欠缺考量的想法。
若是你們有意見,可大聲的說出來。”
蘇曼容看著人頭攢動,連連稱好的老百姓,便耐著性子等待著他們勇敢的發聲。
“城主,供銷社裏並沒有烹飪的食材,黔州城還缺一個糧油鋪子,蔬菜瓜果也一並出售的鋪子。”
“是哪位兄臺的發言,還請去馬師爺處登記信息,你的意見,本城主采納了!”
“多謝城主。”男人的聲音異常的激動,他甚至像一條遊龍一般穿過人群,直奔馬師爺的書案前。
有了這個男人的開端,其他有想法的百姓們也都踴躍的吶喊了起來。
“城主,我們家人口多,賺的工分也多。分到了房子,也置辦好了日常用品,可還剩下不少工分,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我想問問城主,若是我們拿著這些工分購買成物資,下工後,在我們家宅子前做些小生意,可否?”
“可!你的意見我采納了,去登記信息。不過涉及到做生意,用你們的個人工分互相來往的話,不方便官府做統計。
你且等待一段時間,容我跟郭知州商議商議,有了結果盡早通知你們。”
蘇曼容心想著這不就是先讓一部分人富裕起來嗎?
她原本還想著從地廣人稀的東南城入手,先將經濟製度進行改革,看看其效果如何。
沒想到這就遇到了真實案例...
看的出來,所有人都不想過這樣混吃等死,沒有奮鬥欲望的生活。
他們都想盡全力,不須臾光陰,真是好樣的。
“城主,我們也想給黔州提意見,可是我們腦子都太笨了,根本想不出來哪裏需要改進。”
那些老百姓看著這幾個人隻是說了幾句話,就能得到工分獎勵,心裏何嚐不羨慕。
可是他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什麼好法子,急的團團轉。
“也不單單是關於政策方麵的建議,若是你們有什麼才藝,技術,是我們黔州發展所需要的,能幫上忙的,也盡管寫信到意見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