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念和司馬舟聽到動靜也跑進帳中。
當看到嬴景宇滿手鮮血、狀若癲狂地狀態,兩人心境頓時如墜冰窟...
李念來到李信身前:“父親,公子他...”
李信也是滿頭大汗,趕忙起身道:“阻止公子,再下去會傷到公子身體。”
李念和司馬舟二人聽後,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兩人一前一後抱住嬴景宇。
而嬴景宇眼睛血紅地大吼:“滾開!”
二人未敢放手,景宇眼含殺意道:“你們想死嗎?”
李信看著將要失控地嬴景宇,歎息一聲,來到景宇身前:“公子,請你冷靜一會,讓末將把話說完。”
“大秦的局麵是公子打下的,大秦的守衛更離不開公子,大秦的未來除了公子再無第二人選...”
嬴景宇聽後努氣稍稍下去一絲,冰冷道:“廢話少說!若你說不清楚,這大秦是存是亡,都與本公子再無任何關係!”
眾人聽後一驚,怎麼也沒想到此事對嬴景宇已上升到了要與大秦斷絕關係的地步...這公子宇究竟經曆過什麼?
今日眾人算是看到了嬴景宇的另一麵,未來得考慮要怎麼伺候好這位主子了,不然...
李信示意李念二人放開嬴景宇,微身拱手道:“公子,其實劉邦入武關,大王也是入主鹹陽宮第二日才知道的。”
景宇道:“那張昌與王定二人是否知道?文武百官是否也不知道?”
李信沒敢抬頭:“張將軍未曾到過前線,他並不知。而王定與廷尉馮陀也被下了召令,不得告知公子劉邦破關之事。”
“哼!”
李信繼續道:“此中緣由,是大王與末將共同商議的策略。請公子聽信細細道來,若公子還不解氣,或罷了我這上將之職,或殺了信,信絕無怨言!”
李信抬頭看了眼臉色慢慢恢複正常的嬴景宇,沉聲道:“劉邦在八月底破武關,九月中旬後抵達嶢關,嶢關前據嶢嶺。關子請看!”
隻見李信走到桌子上的地圖之前,手指著一個山脈。而嬴景宇也暫緩怒氣湊到李信身前看著那個方位
這不看不要緊,一看臉色又不好看了,氣憤地說道:“哼!都快打到鹹陽了,你們還在隱瞞!嶢關之後緊挨著就是我藍田大營。若今夜劉邦來襲藍田營,我看各位也很得意是吧…是否你們已做好投降劉邦的準備?”
李信倒是沒被這刺耳難聽的話語所幹擾,繼續道:“公子對戰陣地形生疏,信理解。但聽完信之言後,公子再下決斷。”
“......”
李信繼續:“鹹陽剛大定,關中人心不穩,朝臣各懷鬼胎。當日大王與信說了真實情況後,信也極為不可思議,與大王說此事有沒有告訴公子?”
“大王告知信,嶢關易守難關,而劉邦想要破關入鹹陽,他所帶的十萬兵力沒有兩個月時間,難以破嶢關,此為其一。”
“其二,為了穩定關中人心,大王在與馮陀商議後,將計就計,繼續封鎖劉邦破武關消息,以在關中順利推行各種政策。”
“其三,大王剛登基時,我全部秦軍幾乎都駐紮在鹹陽內外,甚少有士卒經曆過生死征戰,而且還有一部分來自於鹹陽宮衛與新入營秦兵。”
“末將與大王和廷尉三人深思熟慮商議後,決定用戰場空間換取時間,派遣末將前來藍田大營整頓秦軍,招募新兵!以求在短時內訓出一支可戰之兵。”
“因為信深知,未經曆過戰陣的秦兵,與已經百戰百勝的劉邦軍隊硬碰的話,很可能一擊即潰...即使當日我坐鎮秦軍反攻劉邦,取勝把握也不足兩成...”
嬴景宇抬頭看了一眼李信,此言的確很有道理。兵力與劉邦相當,而且這一群秦兵中大部分又來自鹹陽守軍,也就比少爺兵強一些吧
這些從未上過戰場的守軍與一路奔襲而來,不斷勝利和壯大的劉邦軍隊相比確實相差太遠了
景宇道:“恩,但如此重大之事,為何不能告知本尉呢?”
李信淡然道:“公子,此中有大王和韓王後私心,在大王得知消息後曾與韓王後提起過,而韓王後在憂心之下讓大王勿要將此事告知公子。”
“一是擔心以公子性子會直接來到營中,心急下盲目帶軍前往嶢關迎戰。二是大王向信提過,公子自重傷後性情有變,但有利大秦。不過大王憂慮公子是否對兵事方麵有所造詣。”
“兵之大事,生死之計!大王的確有擔心過公子還處於弱冠,又沒接觸過兵學,一旦衝動掌軍,怕成為第二個趙括而葬送大秦。”
“這是大王、廷尉與末將三人共同商議決定,信雖覺大王思慮過甚,但也並無不妥。信昨日已收到大王來信,簡單說了公子發明的新式武器與宏圖大誌。大王命信與諸將聽從於公子一切號令!”
“信所測,公子近幾日在鹹陽的表現,已經讓大王對公子的能力徹底認同,認為公子能夠擔當起統領全軍的重任,所以於情於理,雖略有不妥,但所思所慮也並非無道理。若公子覺得還有氣,可斬了信以解公子之氣!”
說完後,李信雙膝跪地,額頭觸地,靜待嬴景宇發令
嬴景宇接過司馬舟遞過來的兩塊白布纏在手上,做了簡單包紮後閉上雙眸
內心深歎一口氣...母後...父王,後宮參政,當真誤事啊……
不過嬴景宇對劉邦和項羽怎麼攻入關中的這段曆史確實沒仔細了解過,在腦海中劉邦破武關後很快到達了鹹陽城
想不到中間還有個嶢關,而嶢關之後才是一馬平川到達鹹陽...
所以現在劉邦的行程與曆史上是一模一樣的,在自己穿越前的8月底時,劉邦就已經破了武關
而自已剛穿越到秦末的九月中旬那幾天,劉邦才剛突破到嶢關之下。算算時間,嶢關守軍與劉邦對峙了也有半個多月了吧
但曆史上劉邦是怎麼破的嶢關,又怎麼招降的秦三世,這就更不清楚了...曆史細節啊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關中秦軍曾多次抵抗過劉邦軍,但不堪一擊,被劉邦很快掃除後才逼迫了鹹陽投降
如此算來,定是曆史上東樂歌與劉邦集團沒有談妥條件,更沒料到秦軍會如此不堪…
劉邦進程的時間線倒與曆史上的時間線十分吻合
細細一想,當日在鹹陽宮鄭嬋所帶迴的王定消息也是參了水份的。消息中隻說了劉邦加快了行軍,哪知是早已打到嶢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