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國庫還有多少資金?”虞世傑看著寧天雄詢問道。
寧天雄取出國庫的統計本翻開看了一下,躬身說道:
“啟稟君上,現在國庫可動用的資金隻有兩千多萬金幣,其中包括需要給朝廷官員發放的俸祿,各部門平時運轉消耗的資金,以及加上即將需要大量製造居民身份令牌,派遣官吏統計居民身份信息的消費用度,真正還能拿出來的資金並不多,單單建造學院都困難,更不用說全部承擔學子的學費等支出。”
虞世傑沉吟一會,取出領主空間中的九州商會金幣卡微微看一眼,看著寧天雄問道:“計算一下,朝廷承擔學院建造、師職俸祿、學子學費、教本課本等一切費用,一年需要消費多少資金?”
“這…”寧天雄聞言陷入沉思,這裏麵的數據牽扯實在是太大,哪怕他身為戶部尚書,熟知國內大半人口數據,一時半會也迴答不出來。
“你們也可以粗略計算一下!”虞世傑看著一群站著無所事事的大臣吩咐道。
反正他們閑著也就閑著,還不如讓他們動動腦筋。
沒過多久,身為戶部尚書的寧天雄還沒算出大體數據,身後一名穿著戶部官服的官員去突然出列開口道:
“啟稟君上,朝廷一年大概需要承擔支出一千萬金幣左右!”
“哦?如何計算出來的?”虞世傑看著那名官員好奇道。
“臣是戶部司的郎中令,專門負責統計國內的人口戶籍等數據,據臣統計,國內十二縣四十八鄉四百三十二個村莊全部加起來約有七百五十多萬人口,其中符合上學年齡條件的孩童、少年約有十二萬名左右。”
“全國三所郡學、十二所縣學、四十八所鄉學,每所鄉學最少需要分配五名初級師職才能維持一所鄉學正常教書育人效率,每名師職月俸最少一百枚金幣;每所縣學最少十五名初中級的師職,才能維持一所縣學正常教書育人效率,每名師職月俸一百金幣到五百金幣不等。”
“每所郡學最少需要五十名初中級師職,其中最少還需要一名高級師職坐鎮,初中級師職月俸一百金幣到五百金幣不等,高級職師月俸需要一千金幣起步。”
“除了師職的薪資費用,還有教案以及學子的課本等製造費用、人工費、材料費等等,平均每本教案課本需要兩枚金幣左右;另外還有師職以及學子的住宿費用、夥食費用,每名學子每年大概需要五枚金幣左右;住宿朝廷可以給他們建造宿舍,土地不需要支出,但人工費用和材料費用也要算上。”
“除此之外還有……”
“故這些全部加起來,朝廷一年大概需要承擔一千萬金幣左右!”那名戶部司郎中令口若懸河滔滔不絕連綿不斷事無巨細,直接給出一個非常詳細數據。
虞世傑讚賞的看了一眼戶部司郎中令,詢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啟稟君上,臣叫朱杜琵!”戶部司郎中令畢恭畢敬迴答道。
“豬肚皮?”虞世傑微微一愣,讚賞道:“名字不錯,你也很不錯,戶部有你這種大臣,是朝廷之幸!”
“謝君上聖讚!臣受之有愧!”戶部司郎中令朱杜琵微微行禮,退身複位。
戶部尚書寧天雄讚賞的看了朱杜琵一眼,他也是現在才發現戶部竟然還有這麼一名人才。
“現在朝廷一年稅收大概能有多少錢?”虞世傑看著寧天雄詢問道。
寧天雄沉思一會,躬身迴答道:
“啟稟君上,朝廷新立,現在朝野上下百廢待興,臣估計現在朝廷賦稅每年大概隻有一千四百多萬金幣左右!具體得按收取上來的數據為準!”
“這個數據包含鹽酒鐵等商業稅收嗎?”虞世傑聞言微微皺一下,看著寧天雄詢問道。
“已經包含在內,其中大部分稅收都是來自鹽酒鐵等稅。”寧天雄拱手迴答道。
“全國七百五十多萬人口,怎麼一年才這麼點賦稅?”虞世傑疑惑問道。
寧天雄露出一絲苦笑,道:“君上有所不知,之前大部分百姓都是在給領主貴族免費打工,每天隻能混點稀飯吃,手裏很少有餘錢,雖然君上現在已經廢除貴族領主封地製度,但民生還未徹底恢複過來,大部分百姓都窮得叮當響,想吃飽飯都困難,手裏根本沒有什麼餘錢繳稅。”
虞世傑陷入沉思,寧天雄說的這種情況他也了解,隻是沒想到竟然窮到這種地步。
“可知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富裕不起來?”虞世傑看著寧天雄詢問道。
寧天雄迴答道:“混亂之地環境特殊山多地少,土地貧瘠,人多地少,加上治下百姓之前大多都是給貴族領主幹活,除了會種田之外並沒有別的手藝,如果天下太平還好,要是遇上旱災兵禍之類的天災人禍,分分鍾鬧起饑荒,赤地千裏!”
“古語雲:民富則國富,民窮則國弱,國富則民安;國泰民安則社稷昌盛!此為富國安邦之國基!”
虞世傑陷入沉思,看著眾臣詢問道:“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得找事給他們做,帶動他們發家致富,不能讓他們天天餓肚子,不然天天無所事事想著造寡人的反,諸卿可有妙計良策可解決這個問題?”
群臣聞言紛紛陷入沉思。
良久,虞世傑看著想了這麼久屁都沒一個的文武百官,沉聲道:“難道諸卿一點想法都沒有嗎?”
“啟稟君上,臣有一計!”朝堂最後麵一名小官員唯唯諾諾出列道。
“愛卿但說無妨!”虞世傑向那名小官員示意道。
小官員躬身道:“古語雲,實業誤國,地產興邦!發展房地產可快速帶動國家致富脫貧!”
虞世傑聞言一愣,看著那名小官員饒有興趣道:“這句至理名言是誰說的?”
“啟稟君上,這句至理名言是上古聖人孔子說的!”小官員想了想迴答道。
“一派胡言!”
這時一名年紀稍大的史官站出來對著那名小官員反駁怒罵一聲,隨即轉身向虞世傑恭敬道:
“啟稟君上,這句至理名言並非上古聖人孔子所說,而是文壇先賢魯迅說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