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你也來參加一起討論,免得調整案方跟揚少後麵的日程有衝突,到時還要開會修改。”
導演也算是屬於雷厲風行的那類人,說幹便幹。他立即招集了劇組副導演、場景、劇務以及女主演一起開會。到了與會現場,我才知道我這純粹是自討苦吃!其他人倒還好,可能是他們已經習慣了劇組因為演員關係要臨時調整拍戲進度,但女主演卻一臉的不滿。她敢怒不敢言,隻有將滿臉怨氣通過眼神全發泄到我身上。
通過整整一上午喋喋不休的討價還價,我終於和導演組達成共識,共同調整了劇組和李煊揚後麵的日程安排。我拖著疲憊不堪、饑腸轆轆的身子直奔片場外,打算好好吃一頓補償一下我自己。
我頂著炎炎夏日在街上暴走,突然眼角掃到一抹熟悉的身影。我放棄美食,立即追了過去,想為自己解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總不願相信,李煊揚是那種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人。或許是他昨天激烈的反應動搖了我,畢竟眼見並非一定為實。
“您好!”我追上前去叫住了那抹身影——e時代晚報的女記者。
“您是……”女記者轉身驚疑地看著我,接著恍然大悟,“哦,我想起來了,您是李先生的助理。”
“是啊,您記性真好,我們隻見過兩次麵您居然能立即認出我。”我一邊給女記者說著好話,一邊在腦中飛快地想著套她的話。
“嗬嗬,這沒什麼,可能是出於我的職業習慣,我對見過的人是過目不忘的。”女記者謙虛地解釋。
我很快便想好了套詞:“本來我還想打電話約您呢,沒想到在這裏偶遇,那就太好了。李先生有打算就上次救人的事兒,讓您對受傷者及其家屬作個後續采訪,當然采訪的目的還是要突出李先生上次的英勇行為。”
女記者當然欣然接受,能得到李煊揚新聞的獨家後續采訪,必然會使他們報紙的銷量大增。“這太好了,沒問題包在我身上,我這就迴去安排。”
我聽到這個迴答,心卻直沉下去,我真有些後悔追上女記者套詞。
“隻是,這次李先生怎麼親自過問並安排了?上次的采訪不是思清傳媒的段先生安排的麼?”女記者遲疑了一下,還是說出自己的疑問。
“什麼?”我當場驚呆,“您說上次的采訪是思清傳媒的段先生安排而非李先生?”
“是啊,以我對李先生的了解,他做好事從來不會自我炒作的,所以我覺得奇怪啊!”女記者看我的眼神已經從疑惑轉為懷疑。
我錯怪了李煊揚,難怪他聽了我的質問之後會對我那麼不屑一顧,這次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的心中掀起巨大/波瀾,在震驚的同時心中竟隱隱有一絲慶幸,慶幸李煊揚不是我先前認為的那種唯利是圖的人。心中的疑惑解開了,我頓時覺得輕鬆許多,心情也隨之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