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璞玉歸真
願意用自己的命去換哥哥的健康,這份兄弟情誼令人感動。
陳懿緩緩開口道:“你皇兄要醫治的是他的靈魂,而非是身體,這樣吧,我在此講經七天,如果到時候他提出要求,我便答應。”
“多謝聖僧,皇兄有救了。”
雍璞立刻樂了,想當然的認為皇兄自然會提出康複的要求來。
煥顏國經濟發達,又是佛國,講經高臺到處都是,金箔貼就,玉石點綴,奢華至極。然而這些地方陳懿都看不上,最後指出要在一處搭建高臺方可。
那就是觀音禪院的千年古樹“遺址”處。
因為,那裏是煥顏國人們的心結,目前隻是被掩蓋,沒有徹底打開,或許哪一天在惡人的煽風點火之下,還會糾結。
國王病著,雍璞監國,自然對聖僧的要求一一照辦。
病床上的雍琢也躺煩了,嚷嚷著要去聽經,太醫說是無礙,大臣們無奈,隻得將他也抬了過去。
碧空如洗,微風徐徐,陳懿講經開始,專論真善美。
相由心生,意隨境轉,心係諸佛,法可助道。再美的外表,如果內在不快樂,氣色也不佳,唯有靠脂粉麵具掩蓋。
都說是天命難違,及時調整改正自身缺點,懷揣積極向上的心態,疾苦遠離,身心愉悅,健康長壽。
煥顏國佛理基礎深厚,陳懿並未按照常規方式講經,摻雜了一些當代的心理學以及養生常識。
百姓們聽著稀罕,但又句句在理,如癡如醉,不知疲憊,七天時間嗖然而過,意猶未盡。
“諸位,知道為何我將講經地點選在此地嗎?”陳懿沉聲問道。
“是為了超度金池方丈。”有人答道。
“或許是證明金池方丈就是坐化而終的。”有人看似諒解的迴答。
“正是。”
“我們相信聖僧。”
對對!
人們交頭接耳,但這卻不是陳懿想要的答案,他起身,手拄九環錫杖,環顧下方,語出驚人:“我就是想要告訴大家,任何人做錯事,都會受到懲處。天網恢恢,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輩分尊卑!”
哄!
人群炸開了鍋,對陳懿的好感也開始動搖,畢竟他們信奉這位老方丈二百多年,早就形成一種習慣,豈容人隨意詆毀。
“我以人格發誓,金池方丈確實坐化了,但一代高僧身後備受爭議,想必其中也有緣由。諸位,你們可以猜忌我,憎惡我,但請你們捫心自問,自己的修為又比金池方丈高多少?”陳懿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修行之路何其艱辛,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都說地獄門前僧侶多,佛理懂得越多,執著也越大。我雖不知金池方丈能否榮登極樂,但他以自身之軀,給眾人以警示,令我等深思,在我眼裏也已經成佛了。”
沉默,還是沉默。
啪,啪啪,有人帶頭開始鼓掌,繼而掌聲雷動,人們熱淚盈眶,被聖僧公正而又誠懇的表白所打動。
陳懿鬆了口氣,又坐了下來,帶頭念誦超度經,為金池方丈,也為天下蕓蕓眾生,直到天明時分。
有人說看到了佛光,有人說聽到了笑聲,還有的說聞到了奇香,總而言之,人們都相信,這些魂靈都已經得到解脫。
時日不早,陳懿不打算再耽擱,等人群散了之後,來到愣愣的國王跟前,問道:“雍琢,你可曾想好了?”
“想好了。”
“想到了什麼。”
“我和弟弟的名字。”
“怎麼講?”
“我注重雕飾,卻忘了本質。而王弟固守本性,雖為璞玉,但不掩其貴。”雍琢仰天長歎,似乎這種命運在他們出生之時便得到了安排。
“玉不琢不成器,你們兄弟二人誰也離不開誰。”陳懿欣慰的說道。
“以前總有人挑唆,王弟要篡權,可我都這幅模樣,他還肯為我舍身求藥,是我錯怪了他。”雍琢費力的直起身,正色道:“聖僧,您說得對,人不過一副臭皮囊,終將腐朽老去,我還能活著已是上蒼恩賜。況且太醫說了,隻要休養得當,還能再起來。”
“嗬嗬,然後呢?”
“聖僧,我打算退位,將賢德的王弟扶上王位,您認為如何?”
阿彌陀佛!
陳懿高唿一聲佛號,並不作答,微微笑著轉身朝著西方大踏步離去。
“聖僧,還望給煥顏國更換名字!”雍琢高聲喊道。
“樸素含真,以後就叫含真國吧!”陳懿頭也不迴。
“那麼,還該繼續信奉觀音菩薩嗎?”雍琢又提出另外一個質疑,畢竟菩薩是美貌與溫柔的象征,對她的敬畏更多了幾分愛戀,容易裝飾過度。
“不是還有佛祖麼?”
陳懿哈哈大笑,心裏還有些解氣,如果觀音菩薩聽到這話,心裏那是老不痛快了。
雍琢怔怔的看著遠去的隊伍,等走的不見人影才想起來,聖僧付出這麼多,竟然未贈予一絲一毫。
雍琢後悔不已,連忙準備大量禮物前去追趕,但是很遺憾,早就不見了蹤跡,敗興而歸。
這才是聖僧!
所有人都對此堅信不疑。
與其說煥顏國是佛與魔的抗爭,不如說是人類內心的自我掙紮。
“師父,便宜了那頭黑熊,鬧出一場亂子,它可倒好被菩薩收走了。”七妹酸溜溜的說道。
“就是,跟隨了觀音菩薩,即便不成佛,那也是長生不老之身,求之不得啊。”豬八戒接連感歎。
“未必。”陳懿微微一笑。
好比人們對於物質的期盼,希望住豪宅開豪車,等真正實現又未不夠豪苦惱,真正到了上流社會,吃穿用度可以隨心所欲,又有幾人滿足歡樂。
知足常樂,每個人都會說,做到何其難。
這正是,爭名奪利幾時休,惹得魔念入心頭。塵掩佛性身危處,不見菩提隻見愁。
也確實如陳懿所猜那樣,南海落伽山,一聲聲慘唿震人心魄。
觀音菩薩一遍遍念誦緊箍咒,無需頭上戴一個,就讓黑熊精疼的死去活來,在竹林裏不停打滾,壓倒翠竹一大片。
菩薩看到更為惱怒,念誦聲音更大,頻率更強。
黑熊精欲哭無淚,每日想著要見佛菩薩,但修為不夠,耐力不足,來到這裏處處受約束,哪裏有在黑風山自在。
木自由啊!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