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隊一行人一早就坐在驢車上向村外移動,他們並非打算離開村莊,而是因為交易已經成立,所以一行人正前往戰場進行打掃迴收作業。
年輕商人與其師長兩人也在坐在驢車上,緩緩穿過這凹凸不平的路麵向戰場前進。
“老師,這場交易對我們來說真的劃算嗎?”
“誰知道,因為盡是無形的東西,所以其價值還看人怎麼操作。”
“既然如此他們訂下的條件“迴收品必須被檢查,若碰上有價值之物他們可以擁有優先交易的權利”這又是為何?”
“多疑吧,因為摸不清楚我們的目的,所以隻能用這種方法來打探我們行動的意義。”
“是這樣嗎?話說迴來,老師您真覺得那些貝殼不好嗎?改變路線往南方去也不是不可行的選項吧。”
麵對年輕商人的問題,他的師長挑起眉毛想了想。
“遊鳶啊,如果要你用捧著的水去澆花你覺得如何?”
“不太好,水很快就會從指縫漏光。”
“就是這麼一迴事,現在的貝殼就像指縫中的水,每過一點時間他的價值就漏上一點,在毫無計畫的情況下拋出除了打草驚蛇外絕對不會有更多利潤。”
“嗯……那
關於代用信物呢?這也不好嗎?貝殼好像出現也沒久的時間,價值卻很快就崩潰了。”
“代用信物沒有不好啊,在貨運量越來越大、交易次數成長幅度極大的情況下,代用信物是必然趨勢。實際上我們村中這次對附近村莊釋出善意也與代用信物有關。”
“這是怎麼一迴事?”
“嗯……怎麼說呢?總之……你看過這個嗎?”
年長商人從身上掏出一片黃澄澄的金屬交給年輕商人,這金屬的重量與銅相比更顯沉重。
“老師,這是?”
“金,是一種數量稀少的礦產,因為性質柔軟,所以常被用來當作飾品的材料。”
“這跟我們村莊有甚麼關係呢?”
“是這樣的,其實我們的村莊也想學習南方使用代用信物來進行交易,南方因為這個措施所以很多個村莊都累積了不少的資產,變得十分富足。隻是問題在於貝殼這東西就如你所見的有許多問題,所以才遲遲沒有行使這個措施。”
“那麼我們該用甚麼來代替貝殼呢?”
“這之間經過很多次的討論,說實在,糖也不錯、鹽也不錯,布帛、茶葉、穀類也都不錯,價值也很直接,但就是沉重而且不易保
存。”
“那其他東西呢?”
“玉石以及一些閃閃發亮的石頭也有人提議,在攜帶性上以及保存上都不錯,可惜就是不好切割,至於銅也不是不行,但是產量過剩,容易走上貝殼的老路。”
“所以最終決定的是這塊金屬?可是這不是產量稀少又很重嗎?”
“因為產量稀少,所以不會有過重的問題,問題反而是在於他的價值太高,當代用信物需求量過大的時候反而會造成缺少的情況。可是由於可熔解、不易變質、重鑄方便等等特性,我們認為這個金屬有適合成為代用信物的特色。”
“嗯……這樣啊。”
年輕商人看著手上的金屬塊,心中完全沒想到這塊金屬這麼有來頭,忽然他似乎想到甚麼般看著自己的師長。
“老師……”
“怎麼了?”
“如果這種金屬太少我們可不可能將他稀釋?”
“稀釋?”
“就是在融化的狀態摻入其他金屬之類的方式,這樣應該就可以增加成品的數量吧?”
“這個辦法或許可以,等等我會想辦法傳迴村莊讓他們試試。”
就在師生兩人集中精神於代用信物之時,前方忽然傳來一陣吆喝聲,一行人已經進入戰場了。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