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花了數天在戰場上收集任何可能遺漏的蛛絲馬跡,經過反覆的推敲終於有了結論。
在最後一日的早晨商隊中的人分成兩隊,一紅一黃各自扮演當初的防守者與進攻者。
年輕商人與幾位長輩一起在山丘上看著眾人移動的陣式並彼此討論細節。
“說起來為甚麼村中的人會舍棄城牆外出迎戰呢?以城牆作為依靠才能獲得較高的戰果吧?”
“關於這點有兩個因素,其一是比較直接的,那就是來挑釁的人數比村中的防衛力量少,所以輕敵了;其二則是根據村中的證詞可以了解到當初對方是將了望士兵的屍體作為挑釁的工具,藉以逼戰!
一位長輩手指著比山丘離村莊更遠的一座小巖山,那座小巖山上曾經有一座了望臺是負責監視東麵通道的製高點,不過如今已經成了廢墟。
“既然如此那為甚麼會輸呢?如果人數沒有多上對方許多很少民兵會願意主動出擊的,既然比對方多上不少那就沒道理會輸啊,至少不會全軍覆沒!
“關於這點,你可以看到這個村莊中的了望臺並不高,能見到的區域大概就在我們所在的這兩個山丘附近,對方隻要在這之外的區域藏匿伏兵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聽著長輩的話,年輕商人似乎見到有一群士兵正在追擊敵人,卻突然中了埋伏而被圍剿的情況。
然而年輕商人很快就抓到了下一個疑點,那就是既然中了埋伏對方應該馬上撤退才對,又為何會繼續追擊
呢?他的疑問順著眼神傳給了身旁的師長,隻見對方在地上畫起地圖。
“守軍第一次受到攻擊是在山丘前方,但他們卻追到山丘中央一帶,可見當時他們並沒有太多驚慌的感覺,甚至還認為自己能夠將敵人打倒!
“這是怎麼一迴事?”
“我們在他們第一波交戰的地點找到幾個箭頭曾經插在地麵上的痕跡,據我的推測,對方可能在這裏曾經發射過一輪弓箭!
“可是如果要張弓就不可能繼續前進,一定會被追上。∵@是弓箭的弱點所有人都知道的!
“關於這點,實際上我們在那個地方還找到了好幾枚獸類的腳印!
“這是甚麼意思?與獸類有甚麼關係?”
“我的意思是他們可能先讓獸類在這裏等待,畢竟沒人會想到這些獸類也是敵人,所以當後方的追兵見到獸類時第一個反應是逐漸減速,而進攻者則是一直加速攀上獸類的背並驅使其前進,再以弓箭對後方的人展開攻擊,如此便可達成一邊前進一邊張弓的要求!
“可是這樣命中率應該不高吧?能造成有效打擊嗎?”
“不能,在命中率上也許十不足一二,不管是有意或無意,這種命中率很有可能是造成村中守軍繼續追擊的原因!
“巨大的打擊使人心生恐懼,但弱小的打擊卻會讓人憤怒,他們被對方的小聰明一再捉弄已經頭腦發熱,自以為能夠追上對方……嗎?”
“而當他們追過這兩座山丘的中線時對方的第二階段計
畫就開始了!
“第二階段計畫?”
年輕商人看著師長起身來,摸司徒鵬程上先前發現腳印的地方。
“或許就在這個山丘上,對方的探子就在這裏借助獸類的身軀隱藏身形,接著以某種方法通知在小巖山那邊埋伏的友軍!
“等等,小巖山?那離這裏可是有非常遠的距離,從那個地方出手……”
“沒錯,如果是人類不可能做到,從那種距離衝過來必定精疲力竭了更不要談追擊對方,但若這群人都是騎著獸類……”
年輕商人看著山丘下的紅旗開始前進,黃旗持有者因為要模擬雙方可能的速度差而行動十分緩慢。
隻見代表敵方的紅軍依照對方的進攻路線以極高的速度包抄黃軍兩側,以代替弓箭的泥球彈弓將泥巴打在黃軍臉上,其中有些人因為對方的狼狽而嘻笑,但是年輕商人知道這種距離就算是短弓都極為致命。
當一齊射擊時命中率的問題似乎就下降了,年輕商人聽說在那一帶找到許多被踩斷而埋在土裏的箭頭,可以證實在此時守軍確實碰上了亂射,而且是漫天箭雨,幾乎無生還可能。
“對方基本的做法已經明了了,但卻無法確定對方的其他作法,包括他們是不是真的能夠如此神準,又或是碰上必須肉搏時會采取何種手段,以及通信手段都叫人在意。隻是那些似乎都不是能從這裏獲得答案的樣子!
年長商人下了結論,也說明著任務已經完成,離開這村莊的時間已經到了。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