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皆有神靈眷顧,沒有神靈眷顧的聚落便不算村莊,而這些沒有神靈眷顧的人便被稱作野民。
野民不依附村莊,或是不能依附村莊,他們其中有相當多數(shù)是因被判了流放之刑而四處流浪,身上被刺了與勇猛的刺青相反的黥刑圖案,於各處皆不被人們所接納的人。
然而,在烏爾村莊以村莊力量進行技術(shù)改革的同時,另一股改革的力量卻在野民的身上****。
在北方部隊侵入後,其力量連小型村莊都擋不住,更別提散落在各處的野民聚落,他們麵臨的是比俘虜還要悲慘的待遇。
——沒有神靈的庇護,也就沒有人類的身分。
成為勞役、奴隸兵已經(jīng)是對野民而言最好的待遇,至少還能吃到一口飯。更多的野民是在被捕後活活餓死的,又或是成了軍隊中人泄憤的工具,莫名其妙丟了性命。
這情況狼育當然知道,但他並沒有阻止的打算,對他而言軍隊能提升殺氣又不會累積壓力是件好事,但為了防止這些野民叛
變他做了些布置。
狼育為歸順的俘虜劃分等級,讓高等的俘虜去殺害低等的俘虜,之後再讓這些沾滿低等俘虜鮮血的高等俘虜去管理低等俘虜。當仇恨一形成,高等俘虜就不可能心生善意去釋放低等俘虜。
再加上高等俘虜?shù)募覍龠在狼育手上,要是出了問題家屬就必須連坐處決,如此便能大幅降低叛變的可能性。
可這樣的行為也使北方部隊的惡名遠播,本來與村莊間戰(zhàn)爭無緣的野民被迫團結(jié)起來對抗北方部隊,誰都沒有想到如此弱小的火花會改變整體戰(zhàn)局的發(fā)展。
名淨還是個孩子,於他對世上的事物還懵懵懂懂之時家園便被毀滅,他的家族不斷搬遷,每每以為能夠落地生息,卻又再次被驅(qū)離。
在前些日子,名淨與家人遭到了北方部隊的襲擊,許多家人都被俘虜,隻有他與弟弟逃了出來。
然而名淨的弟弟在逃難時受了傷,傷口沒幾天便化膿,逐漸擴大成疽瘡,在束手無策的狀態(tài)下,他的弟弟走了。
隻是
個孩子,可名淨還是會生氣,不如說正因為他是個孩子所以他才會生氣,他知道是誰害死他的家人。
於是名淨開始進行複仇計畫,他將於戰(zhàn)場撿到了弓箭修複,並打算用這武器進行複仇。不過他卻碰到了一個大問題──他拉不開這武器。
戰(zhàn)弓與獵弓所需的力量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的,與父親一起狩獵時連獵弓都拉得吃力的名淨怎麼能拉開戰(zhàn)弓呢?
但名淨並不放棄,他找來堅硬的樹枝綁在弓身上作為支撐,並在樹枝上鑿出孔來,當他用腳踩住弓身,利用全身的力量拉動弓弦時便可將堅硬的物體插入孔洞中作為插銷,使弓弦不至於迴歸原位。
如此一來,就是身為孩子的名淨在花費一番功夫後都有可能使用這把弓箭。
在此後名淨這弓的機關(guān)被其他野民所發(fā)現(xiàn),並加以改良,成為了名為弩的武器。
有了這弩的力量,一股屬於野民的勢力在西北與西南一帶逐漸興起,成了過去沒有人想過,非傳統(tǒng)意義的新興勢力。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