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村莊於杜華林村軍帳外所舉辦的酒席人數越來越多,人聲喧天,可即使如此近在咫尺的杜華林村人依舊沒有動靜,見這情況大山好奇地向友人提問。
“怎麼我們都做到這程度了這些人還沒有反應?”
“不是沒有反應,是還沒拿定主意。”
日生把頭靠近大山耳邊說道,此時酒席中眾人的喧嘩聲已經超乎想像,若是不靠近對方根本沒辦法與對方溝通。
“還沒拿定主意?”
“對,還在掙紮。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容許他們硬來或擺高姿態,那便剩下兩種態度,一是幹脆不管,二就是擺出低姿態。”
“照這麼說對方也可能來個相應不理啊。”
“沒錯,如果意氣用事會是這樣,但杜華林村不是小村莊,小村莊內部各項分工並不完全,難免會有領導者因怒氣攻心而做出不
當舉動的時候。可杜華林村是大型村莊,分工精細,他們應該很明白這時候如果相應不理就代表吃了悶虧,也代表他們釋放出的濃厚敵意。因此隻要他們想要挽迴顏麵,那麼暫時退讓是必然的。”
“可是他們到現在還沒有動靜啊。”
“挨了人打還得鞠躬感謝可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杜華林村的戰士骨頭又特別硬,過自己那關總是難了點。”
“是嗎?”
“總之別緊張,等待就是了。”
日生說著,捧起了一盞酒杯,了起來。見主辦者了起來,在場眾人紛紛靜了下來。
“今日,感謝各位來參加這場酒宴,說實話在下除了感激之外還是感激,聽聞前些時候有場因敝村而起的紛爭,在下先於此向各位致歉。”
日生說著,將酒一飲而盡,並讓人再將酒斟滿。
“禍事由
酒起便由酒賠,從口出便從口迴,在下向各位再敬上一杯!”
“你隻是自己想要喝而已吧!”
“哈哈,關於這點還請這位仁兄休要說破。總之還請各位盡興。”
當日生將第二杯酒一飲而盡時,在酒席中傳出了一句玩笑話,使酒宴中的氣氛輕鬆許多。
這名發言者是從南邊來的,南邊各村中不少與烏爾村莊有水運上的往來,加上距離遙遠,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所以這時會率先發言為日生設置下臺階也是很正常的。
而就在眾人酒酣耳熱之際,杜華林村的指揮官才與幾位參謀一起出現在酒席上,並往日生的方向走去。
來自各村的使者雖有幾分醉意,但眼神依舊銳利,此時全都不懷好意地偷笑了起來。千唿萬喚始出來,該跌的跤還得跌,人人都等著看杜華林村的笑話。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