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現的北方騎兵穿過山丘進入平原,而在此處待命的兩村部隊皆毫無動靜,放任敵方騎兵自由離去。
然而兩村看似有著相同的結論,事實上卻經曆不同的波瀾。與杜華林村一致接受不做任何動作不同,格拉墨村內有著雜音存在。
實質上掌控格拉墨村軍隊大權,名為衛座的老人在其碰上敵人突然出現的情況之時,便下令在基地外埋伏的格拉墨村士兵按兵不動,原地待命。
格拉墨村進行決策比杜華林村要快上許多的理由很簡單,答案就是因為最後的兵力必須全部用在刀口上,老人不會容許自家的部隊有任何一人死在不應該犧牲的戰場上。
自私的決策對一個村莊往往是正確的,與其期待合作帶來的利益與善意等等必須他人配合才會產生的額外利潤,明哲保身不傷根本才是合理的。
可不損村莊利益不等於不損害人們自身的感情。老人的決策格拉墨村的人們都懂,但這支部隊中大多數都是年輕人,盡管他們對烏爾村莊沒甚麼感情甚至有些厭惡,但多少有著在共同敵人麵前應該同舟共濟
的想法。
不過想法終究是想法,盡管有些人感到如此作為並不妥,但在嚴格遵守上下關係的格拉墨村中始終沒有人敢出麵向老人抗議。
而當騎兵們從兩村的部隊間毫發無傷穿過時,更強大的罪惡感滲入了格拉墨村眾人的心中,有人開始認為自己與杜華林村那群渾蛋沒有兩樣,也有些人幹脆不斷咒罵烏爾村莊,說他們的毀滅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
格拉墨村的軍隊士氣崩跌了一角是老人始料未及的,但如今早已太遲,不管再為年輕人們做何種心理建設都已無濟於事,且不管他如何想蒙混過去,年輕人尚未麻木而且清澈的精神都無法說服自己,隻會讓士氣更加潰散。
是日黃昏,來自北方的騎兵隊終於追上了向平原一路挺進的烏爾村莊遠征軍。在落日那明暗不定的光線下,一場單方麵的屠殺變得像皮影戲一般有趣逗人,隻是不隻格拉墨村的代表笑不出來,就連杜華林村的指揮官也隻能無言地在了望臺上看著烏爾村莊遠征軍被殺得丟盔卸甲,潰不成軍。
就這樣,短短半天誘敵計畫便已
然破局,更由於突然變故導致兩軍的領導者皆不知該怎麼做才好,即使拉下臉聯絡對方也得不到共識,隻有派人迴聯軍紮營之處尋求意見。
事情就這樣告一段落了嗎?不,還沒。自以為拋棄同盟就能獨善其身的兩村發現自己實在太蠢了,這支騎兵在毀滅烏爾村莊後不但沒有離開,反而抄截起了兩村的後勤物資,使得兩軍幾乎失去所有補給,而且這些補給就算能送到基地的範圍,免不了再上演一場杜華林村與格拉墨村的後勤爭奪戰。
零星摩擦不斷,同盟與同盟互相攻擊,卻放任北方的部隊在一旁撿便宜,這個前線基地的秩序已經徹底失控,一切盡亂了套。
摧毀搖搖欲墜同盟關係的最後一根稻草是由盟軍送來的文書,其內容不知所雲,大致上是哀悼了烏爾村莊遠征軍的犧牲,並讚揚兩村於此時尚不忘任務,但主旨大致隻有一詞──催戰。
西北各村的決定擺明就是要兩村去死,也因為這份文書的關係,所以兩村終於到了必須各奔東西的時刻,烏爾村莊一手建立的同盟關係也在此宣告終結。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