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村莊遠征軍覆滅一事在這段期間內一直是聯軍中閑聊的話題。
聯軍中有不少人認為烏爾村莊和自己相同,與北方人有所協定,更認為之後大概還會上演其領導階層從北方人手中死裏逃生的戲碼,為這出戲做個總結。
當然,也有人認為烏爾村莊這戲演得太過粗糙,不像烏爾村莊一貫的手法,以致於有一派的人認為烏爾村莊本來做戲與北方人暗通款曲,卻反被黑吃黑,假戲真做了。
更有人認為單純是烏爾村莊軍紀散漫卻又狂妄自大所以才導致一連串的錯誤橫生。
每一個版本與推論都說得像是親眼所見,栩栩如生又曆曆在目,但卻又全跳不出──烏爾村莊遠征軍全滅,但指揮層級還活著──明顯矛盾,可又讓人感到不得不信服的結論。
姑且不論聯軍對烏爾村莊遠征軍覆滅一事的態度,各村對烏爾村莊的基本方針是不變的,畢竟千人的雜牌軍被擊倒不僅不會使一個村莊崩潰,反而能使已經有不少冗員的軍隊節省資源。
事實上若非這層關係,各村也不會輕易同意北方人的說法。盤算人人都有,至於誰會笑到最後除了看彼此的格局,還得看神靈的旨意
。
話又說迴來,有一方的盤算現在已經是落空了,那便是來自東邊村莊的光頭男子所作的美夢。
光頭男子被委托作為後勤物資的總調度人員,而他也確實做得不錯。雖說是一介商人,但在東邊村莊的商業規模下其於後勤的物資精算與調度時機並未有太大的誤差,他的這份本事連烏爾村莊內專門的後勤官都給予肯定的程度。
隻是千算萬算這位光頭男子卻算不到烏爾村莊會做出一連串的蠢事,其在前線辦酒宴便使非主要資源的運輸量大增,而將戰線拉長至西北邊緣更讓光頭男子不得不去調動備用的人員來應付越來越長的補給線。
可這還沒完,如果隻是補給線被拉長也就算了,作戰中總有一些不如意,光頭男子自然也不會說三道四。問題在於補給線一拉長,資源便被人給劫了,本來在光頭男子想像中聯軍至少會派員護衛後勤路線,誰知道在這條路上除了商隊自己人之外連個軍人都沒見到。
這時光頭男子已經了解為何烏爾村莊不自己派遣後勤人員了。軍隊經過村莊困難隻是鬼話,這一路上的村莊誰不給他們麵子?他們是想省下沿途護衛的軍人,畢竟後勤
物資是要送到才算數,被劫的烏爾村莊可不承認,否則人人一出村莊就被劫,烏爾村莊大概三天就得捧著送人了。
而且如果光頭男子沒算錯,這沿路需要的護衛恐怕比遠征軍人數還多,更別提護衛也需要後勤資源,算起來又是一筆不小的資源。
然而當光頭男子正感歎著人心難測時,又出現了更大的問題──許多商人決定退出。
被劫的商人們自認為負擔不起這筆生意,於是與烏爾村莊結算後自願認賠退出,這就表示這些缺額將由光頭男子與東邊村莊一肩挑起,畢竟契約就是如此載明。
碰上這情況,光頭男子傻眼了,千人的軍用品他們不可能獨自挑起,但若要退出必定會違反誓約──以神靈之名起誓的盟約。違反這盟約就代表昭告天下東邊村莊根本不是一個村莊,從而成為眾人嘴邊的一塊肥肉。
幸好,在千鈞一發之際烏爾村莊遠征軍覆滅了,光頭男子對此也稍稍安了神,可誰知道很快地一則消息又從烏爾村莊傳來。
──第二支千人部隊即將接替原本部隊的任務。
這下不隻光頭男子傻眼了,連聯軍都傻眼了。原來這戲不隻沒演完,還打算來個二部曲。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