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掛於天際的太陽又向西走了一步,北方騎兵與烏爾村莊依舊對峙著,於肅殺的氣氛之中,雙方缺夾雜著某種難以言喻的平靜。
狼育眼看著日生所搭乘的戰車掉頭離去,逐漸隱沒於龜甲陣組成的人海內,心中卻是不斷盤旋著對方所說的那句話──
──我會在那裏看著你。
狼育明白對方在暗示些甚麼,對方刻意暴露了指揮官的所在地──依舊是扇和談的門窗。
問題在於狼育要怎麼應對對方,是要繼續無視對方的提案,犧牲自己身邊的戰士打贏這場戰鬥,還是前去赴約;又如果前去赴約,是該裝作去赴約實際上是藉機清剿對方,還是該真誠地前去與對方談判;反過來說,對方從一開始便擺出和談的形勢,會不會是因為在兵力上沒有辦法贏過北方人便幹脆反向思考設下這樣一個陷阱,心理與自己是相同的主意,旨在擊殺對方的指揮官。
這是一個抉擇,不去管日生所釋放的訊息一切自然不存在,一句話僅僅隻是一句話。
但如果說將這句話放在心上,就有必要進行評估,事實上與日生
打過照麵後,狼育心中並不認為穩紮穩打的戰術運用對這個男人能產生效用,而在雙方的戰術運用持平時,戰爭便會迴歸最基本的兵種與人數的關係。
騎兵的騎射對重裝部隊本來效果就不大,在狼育看來要完全掌握這條通路保證自家人不受傷,那麼就得把這群重裝部隊削減到兩千人以下,換言之不計後方的遠距離攻擊部隊,單是重裝部隊便得消減掉對方六千人。
如果不想以蠻幹的方式消滅掉重裝部隊,那麼每次雙方交鋒損失的人數會在五百人左右,也就是至少要十天的時間,這還沒算上後勤不足、人馬疲勞與對方縮迴主村或防禦工事中的問題;但如果以蠻幹的方式要消滅重裝部隊,那麼騎兵一方絕對會損失慘重,甚至以一換三的方式損失,對整體士氣與未來的戰略都會是極大傷害。
話又說迴來,所謂勝利──狼育眼中北方人的勝利,卻又是如何──不正是掌控這塊土地,使全軍能夠返鄉。
想到這裏,狼育大概也心裏有底了,烏爾村莊隨時可以消滅,但北方騎兵可不像南方的步兵
隨時可以挑人來受訓,沒有從小培育很難會有相當的程度。
狼育對自己的戰力有信心,相信無論甚麼情況自己都能全身而退,所以決定至少去看看對方打算做些甚麼,如果談和的條件足夠也未必不能接受,當然,前提這不能是場和談,他要的是“勝利的和談”,他相信情況危急的烏爾村莊不會吝嗇這點好處。
“掌握對方指揮官的位置了?”
“是的,如果情報沒錯,應該在原東邊村莊的主村內。”
狼育聽了之後嘴角稍顯彎曲,隨即拉開嗓門指揮全軍。
“全軍向西!目標烏爾村莊主村!”
狼育的聲音響徹整個戰場,然而烏爾村莊的軍隊動搖的人數並不多,因為這些部隊本來就是外來的人員組成的,烏爾村莊嫡係的長弓部隊早就調往第一戰區包圍北方人,反倒是身為作戰指揮官的大山眼神複雜地遠遠望了原東邊村莊的主村一眼。
“前軍準備向烏爾村莊主村移動,中軍、後軍照訓練時的間隔距離跟上!”
重裝部隊一方內部也傳來命令,此時北方人與烏爾村莊的戰鬥才真正展開。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