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的製度或多或少有著彼此影響的特性,因此在安渚村莊中也設有神殿首輔一職。
現任的安渚首輔名為猰風,繼承自與其同名的父親,父子又在村中被稱作大猰與小猰。
大猰是女巫觀命之子,藉著母親的地位,以及個人能力大猰成了領袖。
早年大猰擔任首領時安渚村莊十分強悍,利用命運之神的名頭團結村莊,控製村中所有力量,南擋獸潮,西戰木舒胡茨,東又與烏爾村莊彼此拉扯,可以說是安渚村莊最強盛的時代,而大猰本人也因為如野獸般勇猛而得名。
可大猰的作風並非在村中沒有異議,與烏爾村莊相同,氏族問題是各大村都存在的問題,差別在於烏爾村莊屬於平原地形,氏族的發展健全,加上又接納移民,所以早早形成議會式的妥協風格。
而安渚村莊早年在山中為了生存,發展出的是相對集權的體製,且隨著大猰獲取越來越多土地,特別是肥沃的平原全收入神殿底下時,這股力量便****。
過去大猰曾與烏爾村莊相互交戰,大猰憑藉個人的才智將烏爾村莊軍隊所與氏族聯軍耍得團團轉,幾乎要將神殿衛隊都引出來,卻在酣戰之時突然退兵並簽下了和平條約,使烏爾村莊得以喘息進行一連
串改革,使軍隊所的體製不再僵化,更增加情報部門以應付如大猰般狡猾的敵人。
當時使大猰退兵的因素正是後方有人作亂,一部分氏族因為未能分得利益而斷了大猰的補給線並以之要脅。
安渚村莊氏族的力量是薄弱的,但心思卻是惡毒的,在安渚不顯現形體的情況下信仰相對薄弱,因此氏族將談判地點訂在有象征性但卻漸漸被邊緣化的神詔殿,並孤注一擲將所有能累積——約莫兩千的兵力人安排於此,打算就此誅殺大猰奪取權力。
大猰獲悉此事,便請母親占卜,得到了“戰無不勝”的預言,當下帶著八十名隨身護衛從神詔殿殺出,並讓幾名女巫手持必勝的預言泥板詔告全村,這等氣魄震懾了氏族,兩千人對八十人竟然被打得連滾帶爬,潰不成軍,陰謀就此瓦解。
於此後大猰對村內的反動勢力進行一連串的清剿行動,並設立神殿直屬密情所深入村內,對叛軍的關係者進行一連串的控製,最終奠定了一家獨大的體製。
但這做法卻使積怨更深,大猰在此後被氏族多次暗殺,最終因一次自殺式攻擊受到的小傷逐步惡化,就此結束了戰無不勝的人生。
大猰死後,安渚村莊由大猰的兄弟扶持其子成為首輔,並
繼承父親之名,村中人稱小猰,又因尊重大猰而稱之少輔。
小猰的能力與父親相比亦不差,可對大猰沒有將氏族殺光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因此上任後與其叔伯輩臭味相投,開始對反抗勢力大肆追殺,清除了內部的亂源,卻也使安渚村莊的擴張就此止步,無力與其他村莊相互競爭,成了一種守成有餘,開創不足的狀況。
在大猰的名聲下,小猰對未能更進一步這件事一直無法釋懷,特別是眼見烏爾村莊擴張更是心生怨懟,於是在安渚拋出了“村莊”與“毀滅”的預言後,小猰感到契機,於是毅然決然出兵,聯合西北各村對烏爾村莊進行侵略行動。
然而如今一切都結束了,為了使村莊不至於毀滅,小猰忍痛與烏爾村莊簽訂了停戰條約,除了三分之一的地盤外還被祭出了限馬令、限弓令,解散了戰車與弓兵等部隊,隻剩下行動力不足的步兵,另外又將一部份菁英調往前線與木舒胡茨對峙,致使安渚再也無力翻身。
全安渚村莊的人都知道,被予取予求的命運已經到來了,而再與烏爾村莊的來人見麵後,小猰更是滿臉愁容,望著烏爾村莊帶來的條件或是憤怒,或是呆滯,卻也知道已經擋不住洶湧卷來的命運浪潮。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