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西北各村的計畫,烏爾村莊大張旗鼓地擺出應戰的態勢,顯然是要強調“安渚村莊已經將情報泄漏,他不是你們的人了”的訊息。
麵對烏爾村莊這行為,安渚村莊雖然無奈但也隻能接受,現在若再提出異議,那可就不是牆頭草那般簡單了,無疑會成為雙方共同攻擊的對象。
而碰上烏爾村莊大膽的挑釁後,西北各村的看法也不一,有些已經開始萌生退意,宣稱烏爾村莊一旦開始幫助安渚村莊,便會拖累烏爾村莊的力量,因為要對抗西北各村烏爾村莊必定不能再對安渚村莊做出強硬舉動,以免同盟關係生變,所以在大多數土地於木舒胡茨手中的情況下,可以不去管烏爾村莊。
然而這種說法很快被主戰派駁斥,他們表明烏爾村莊的力量是源自原東邊村莊那塊不受傷害的腹地,以及與北方相連的地理優勢,至於安渚村莊根本可有可無,而且烏爾村莊至今對安渚村莊並無表現出任何態度上的軟化,如果不出手必定等同將安渚村莊拱手讓給烏爾村莊。
西北各村的論戰比想像中要來的更久,直到夏末都還沒有完成統合的跡象,即使糧草與兵員早已到位,但在許多細節上還是無法達成共識
。
而就在秋天即將來臨之際,戰爭爆發了,隻是先發製人的卻是烏爾村莊,攻擊目標是被奪走的西關。
由於烏爾村莊的部隊乃是借道安渚村莊,所以發揮了與安渚村莊上一次突襲相同的效果,且西關的設計是為了要對付西麵的敵人,東麵防禦相對寬鬆,再加上西關本來就是烏爾村莊所設計,其中構造早被掌握一清二楚,因此三重因素,在木舒胡茨反應過來之前烏爾村莊的部隊便已滲透入內,一舉拿下西關,迫使木舒胡茨快速從西關撤軍。
西關被奪這件事對木舒胡茨傷害不大,撤退時烏爾村莊也沒有窮追猛打,因此基本上沒有損失,顯然這隻是烏爾村莊的逼戰訊號。
當然,麵對這等威脅,木舒胡茨不會坐以待斃,連忙請求援兵。
在此種情況下,也沒有哪個村莊能夠袖手旁觀,要是木舒胡茨被壓製,那麼烏爾村莊便會成了真正大到難以撼動的怪物。
於是乎,先前不斷協調,並遲遲未能出動的部隊接二連三地向安渚村莊前進,畢竟沒有人敢背負放任烏爾村莊坐大的罵名。
而烏爾村莊方麵,隨著重新奪迴西關,前線指揮所也從中營拉到了西關,在此督戰的是神殿衛隊隊長榮鄉,
跟在他身邊的是長保。
長保是烏爾村莊的盟友,河穀村莊的留學者,榮鄉看中長保的帶兵技巧,所以保薦他成為這次作戰的其中一員,負責先鋒部隊。
非烏爾村莊人員來執掌部隊通常會有所疑慮,不過由於這次有了新玩具,加上部隊的組成──兩千南方傭兵、七千安渚村莊部隊,以及五百騎兵隊──除了五百人的烏爾村莊騎兵隊外,剩下的全都是外來者,因此軍隊所十分大方地將掌控部隊的權力送了出去,以便丟了別人家的部隊後能夠切割。
長保的工作就是帶著部隊進入木舒胡茨手下的安渚村莊區域牽製住對方,分批將敵人放入西關,而西關則由軍隊所帶領原於中營的五千部隊進行防守,由安渚村莊剩餘的萬餘名部隊進行支援,原中營則由烏爾村莊主村調動一萬部隊駐守,加強防禦。
照著安渚村莊-烏爾村莊-安渚村莊-烏爾村莊,夾層式的防線配置便是在警告安渚村莊就算背叛了,烏爾村莊了不起丟五千人,實力還是健全的,所以最好別動歪主意,另一方麵又隻取安渚村莊三分之一的部隊上戰場,不將事做絕,避免反叛。
就此,在夏日即將結束時,秋季戰爭的戰鼓已經響起。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