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法製定固然辛苦,但其他工作也不能放下,特別是司曆一職的任命書到了之後,日生不免更加忙碌。
采用金幣而衍生的問題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就像一張漏洞百出的網,過去黃金作為飾品金屬有其價值在,但絕對沒有烏爾聯邦將其定為貨幣後那樣有價值。
神殿內很清楚所謂價值是人們的幻想,因此最初為了要維持其價值,神殿訂出了支付義務條款,也就是說每一枚烏爾錢的價值以相對量的穀物作為擔保,但在那之後金礦的價格便水漲船高,金的價值已經超過烏爾錢的價格,這將導致貨幣重熔,烏爾錢的市占率大幅下滑,結果烏爾錢成了商品的一種,而不是貨幣。
神殿不願意看見這種情況,因為這會導致將黃金打造成烏爾錢的利潤流失,畢竟黃金比烏爾錢要昂貴,就代表烏爾神殿的保證沒有價值。
要改變這情況,神殿首先撤銷了支付義務,自己毀滅了烏爾錢的價值,這時黃金的價值迅速下跌,花了
一些時間迴購腦袋不靈光的商人手中那些急於拋出的黃金後,烏爾錢被重新發(fā)行,這次相對應的條款是外商法令。
所謂外商法令其實很簡單,也就是在烏爾聯邦多達三個大村的範圍內,烏爾聯邦取消了與外商之間的以物易物,所有的交易都要使用烏爾錢。
這樣的法令雖然突兀且不合理,但是有許多商人早就在烏爾聯邦迴收黃金時嗅到氣味,大量囤積了烏爾錢,因此這項策略未受到太多反彈。
可接下來的問題就更麻煩了,可想而知,使用金幣的人越來越多,但是金幣的數量卻沒那麼多,雖然烏爾聯邦雖然已經有了三個村莊大小的土地,也有一些預備黃金,不過他們並不打算在此時拋出,因為如此他們將會失去影響烏爾錢價值的權力,而這問題就拖到了司曆一職成立,最終責任就落到了日生身上。
“金幣的流通量不足……不是已經采用金銅合金的方式製作了,這樣還會不足嗎?”
握著手上的烏爾
錢──以純銅與黃金共同製造,泛著粉紅色的金幣──遊鳶向日生提問道,因為摻入銅這件事就是以前他向自家?guī)熼L建議的。
“還是不夠啊,現在供應還勉強維持著,但若要持續(xù)供應恐怕將整個金礦掏空也不夠。”
“那該怎麼辦,這樣不就隻能等找到新金礦了。”
“你當金礦是蔬菜種下去就會長出來嗎?”
“不然該怎麼辦?”
日生笑罵著,遊鳶卻隻能抓了抓頭,一臉疑惑。
“怎麼辦……我問你,現在誰手上還有黃金?”
“呃……其他村莊?”
“沒錯,隻要有那些黃金,就可以再撐一陣子。”
“可是要怎麼拿到這些黃金……難道又要打仗!”
“別開玩笑了,先不說成本花費過大,打自己的同盟是打算自我毀滅嗎?”
“不然該怎麼辦?”
“怎麼辦?既然要製造金幣,當然得延續(xù)一貫無本生意的精神,否則就失去意義了。”
日生微笑著,遊鳶卻覺得自家?guī)熼L的笑容讓人感到有些陰寒。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