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爾聯邦西南一隅,以複興聯盟與木舒胡茨為主的戰爭正在進行,這場戰爭相當詭異,戰火看來四處蔓延,但卻又缺了熱度。事實上確實如此,雖然在戰鬥的是複興聯盟,但沒有人不認為他們是烏爾聯邦的棋子,因此烏爾聯邦做事不急不緩,自然也使得戰況看來一點也不激烈。
不過,那隻是旁觀者的看法,真正的情況是,不管戰爭慘烈與否,人被殺就會死,沒東西吃也會死,傷口惡化還是死,無論其他人的看法如何,在戰場上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切,與他人在乎與否一丁點關係都沒有。
因此複興聯盟喊出了“性命操之在己”的標語,當然,這背後隱含著另一個含意──烏爾聯邦並不積極作為。
複興聯盟由烏爾聯邦扶持,但卻沒有獲得烏爾聯邦的助力而導致連戰連敗,照理說烏爾聯邦應該會受到複興聯盟的壓力而出手,可現實是,要烏爾聯邦不要出手的人是於複興聯盟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格拉墨村現在的領導者織姝。
表麵上,織姝喊出了“由己手點燃神殿燈火”、“性命操之在己”等等標語,並說明這場戰爭是一場試煉,確認自己是否有權力再度點燃神殿火炬的考驗,可私底下,被派去接洽的神殿人員卻認為,織姝實際上打算重新調整複興聯盟的結構。
眾所皆知,複興聯盟人員混雜,人數超過十二萬人且
依舊持續增加的複興聯盟有超過百位領袖,彼此以不同的方針作戰,如此混亂的作戰模式自然會被他人所擊敗,神殿內部私下估計,隻要有訓練有素的部隊一萬五千人就能夠完全將複興聯盟瓦解。
織姝等人顯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在這場看似慘烈的戰爭中,格拉墨村有計畫性地擔任救援部隊,緩緩收編那些散兵遊勇,因此木舒胡茨初期的戰鬥勢如破竹,能夠簡單擊潰對方,但到後期卻越來越陷入泥淖,加上債務已經處理差不多,繼續作戰隻會虧本,所以成了半退兵狀態。
另一方麵,當木舒胡茨漸漸緩下攻勢時,氏族等人自然也無法繼續偷雞摸狗,想想敵人明明遠在天邊,但盟友卻遭受攻擊,這種事怎樣也說不過去,隨著戰爭節奏逐漸遲緩,氏族悄悄占便宜的行為也告了一個段落。
然而,真正敲響鍾聲,宣布戰爭結束的卻是毫不相關的事件──金流監管條例過關。
先將氏族拖入戰火製造縫隙,再由神殿刻意製造一個背叛者資敵,並簡單地暴露,最後利用民眾的情緒通過監管條例,神殿對氏族們使出了兵不血刃的終極殺招,而當這條例敲定時,所有人都明白神殿的目的已經達成,真正地能夠空出手來指導複興聯盟如何走這盤大棋。
因此所有人都退縮了,特別是木舒胡茨接到這消息後迅速撤兵退迴自家防
線之後,連頭也不迴,一則遠在烏爾神殿區的消息比千軍萬馬更要強大,致使複興聯盟被救迴了一命,其最終影響導致格拉墨村的領導者織姝成了眾人真正的共主,領導整個複興聯盟。
複興聯盟撿迴一命後由織姝掌握,有計畫性地引入部分格拉墨村製度,也就是與烏爾聯邦共議製度不同,相對集權的製度,並將接收來的部隊重新編隊,因此雖然原本十二萬人口在戰爭中損失到隻剩九萬,但編製內能有效戰鬥的部隊卻達到了兩萬人,而非原本號稱三萬,可連拿著鍋子的老伯也被計算在內的程度,實際上一點戰力都沒有。
對於複興聯盟的製度烏爾聯邦雖然有疑慮,畢竟這類組織隻要首領一改變立場,其立場便會大幅偏移,但考慮到其在戰爭時期需要強而有力的領導力量,因此並沒有提出異議,接受了複興聯盟的改變。
經過一場慘烈戰爭,至此,複興聯盟已經真正脫胎換骨,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團體,而織姝成為共主後便迅速對外發表聲明,要求歸還被滅村的各村屬地,特別對杜華林村再三要求取迴自家土地。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織姝這番話並非真心認為有人會將村莊歸還,這隻是為了對之後的開戰做準備罷了。
果不其然,在確認各方沒有相關反應後,複興聯盟這次主動開啟戰火,目標是取迴幽芮狄牧的領地。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