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車部隊走入山區與平原的夾縫,此處雖然狹隘卻是帕邱穆村要通往平原區域的唯一幹道。換作其他的路線步兵與戰馬可以前進,但對戰車而言卻是過度崎嶇。而在這無比適合埋伏的路口則出現了理所當然存在的敵人。
“殺!”
來自道路兩旁的吼叫聲響徹黑夜的道路,戰車部隊前方先行的步兵團屏息以待,但是卻見到敵人從前方慢慢推進,很明顯他們所喊的“殺”聲隻是嚇唬人用的。
“這搞甚麼?”
最前線的軍官還搞不清楚狀況,將著便聽到令人感到震撼的聲音,石炮發射的聲響雖然稀稀疏疏,但確實在空中響徹。緊接著,幾陣巨響,在戰車陣旁的路樹被石頭砸成兩半,那慘狀讓戰車部隊眾人感到心驚。
“敵人有石炮!但數量不多!”
一名軍官大喊,隻見指揮官已經起來。
“能找到石炮的位置嗎?”
“可以,就在對方陣營的後方!”
“那裏不好進攻,我們要快速通過。把快要損毀的戰車拋棄掉,組織一支騎兵在石炮射程外待命。其
他人照原先的計畫前進。隻要對方的步兵進攻,騎兵就負責攻擊對方的石炮。”
麵對夜裏難以進攻的敵人戰車部隊的指揮官立刻下了判斷。他決定拋棄一些因為先前戰役已經快要損毀的戰車,將拖曳戰車的馬匹組織成臨時的騎兵,這種騎兵在對方沒有專職騎兵的情況下有一定程度的嚇阻力。接著,其他部隊快速通過,分批遠離石炮攻擊範圍,持續往平原方向前進。隻要到了平原上戰車的移動力增強、移動方向增加,敵人數量不多的石炮便缺少了攻擊力與嚇阻的能力。
隻見在下命令後一名軍官迅速衝向部隊最後方,要戰車上的成員拋棄戰車。在戰車部隊的兵製中,速度快的而且車體完好的戰車一定在前方,以免行進到一半車體損壞波及其他車輛。而在後方的車輛均是快要損壞的車輛,就算在行進中損毀也能作為路障阻擋敵人的追擊,算是戰車部隊基本配置其中一項原則。
數十輛在與北方人纏鬥後即將損壞的戰車很快被拋下,在沒有維修人員與物資的
情況下這些戰車的命運早已注定,此時不過是加速他們毀滅的命運。被拋下的戰車被破壞在路中央形成路障,至於新組成的騎兵則帶著火炬跑向顯眼的區域,射了幾發火箭吸引的人的注意力。當然,這行為是警告大於實質威脅。
碰上這情況伏兵的動作也很讓人感到不解,他們轉換攻擊手段以弓箭射擊戰車部隊。但這行為沒有甚麼太大意義,戰車部隊的損傷在個位數字。
“對方到底想做甚麼?”
戰車部隊指揮官一邊帶領部隊邊看著遠方的敵人,忽然發現對方的步兵推著某種類似馬車的器具正向前進。
“那是甚麼?”
指揮官感到疑惑,忽然察覺北方人推來的車輛上設有類似石炮的木桿,他心中忽然感到一陣驚慌。
“全軍加速撤退!”
指揮官大喊之際,先行的炮車已經開始發射飛石。同時在他們的後方忽然響起了號角聲,樹林中一陣陣火光突然亮了起來。不知何時,北方人竟然埋伏了一支部隊在此處,這支部隊的存在讓戰車部隊感到陣陣危機。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