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軍由北而南,如一道洪流往烏爾聯邦建立的城牆湧去。烏爾聯邦的部隊加緊腳步進攻,先是箭陣,接著石炮攻擊,有效斬斷敵人之間的聯係──如果敵人是步兵勝負在此時已經初露端倪,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北方人全是騎兵。
騎兵速度比步兵快速已經不是需要強調的部分,但是其部隊組成相對鬆散,導致破壞陣形其實沒有甚麼太大意義卻是另一層麵的事實。被破壞了陣形隻要加快腳步就能跟上,說到底,北方人在攻城時本來就沒考慮過甚麼陣形的問題。
騎兵很快壓到城牆下,距離一拉近長弓的射程便失去意義,石炮也不可能扔到城牆下,戰爭退化成過往的守城戰。
熱油、石塊、弓箭從城牆上往下落,屍體也在增加,但是這場作戰卻有些兇險。原來,由於要塞的圍牆是新搭建的不過三樓高,因此不僅北方人的弓箭能射中,就連長一點的繩索也能套中烏爾聯邦的守軍,有些人一不注意便被拉下城牆當場摔死。
然而,這種手法隻是北
方人想讓人遠離牆邊的做法。三層樓的高度對擁有優秀騎術的北方人而言實在不高,隻要有踏腳臺就能駕馬一躍而上,而他們的戰術隻不過是為了打出可以設置踏腳臺的安全地帶。當第一麵城牆出現防守漏洞,北方人便一躍而上。
“第一條防線被攻破了!”
烏爾聯邦守軍大喊,軍隊所所長在遠處看著戰場。
“別緊張!所有人穩住!把火油倒下!爭取時間整理陣形!”
話剛說完,第一麵圍牆上幾條溝渠全被灌滿了熱油,熊熊火焰在上麵燃燒,試圖阻攔北方人的腳步。
“又是火油,這些南方人真煩人。”
多次與南方人交手,這種手法早看到不想看,山部首領洞悉這種火攻手法有很明顯的弱點,也就是“使用火油時不管敵我皆不能在火油的範圍內”,這看起來隻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但在戰術上等同這麵城牆短時間內無人防守。而對無人防守的城牆,北方人有一套更簡單的做法,那就是“拉倒城牆”。
粗壯的繩索瞬間勾到幾個火勢較
小的地方,數十匹馬同時拖著繩索將城牆拉倒,轉眼間城牆塌了一角,滾滾火油從此處漏出,燃燒時間遠遠比想像地要來得短。隨著火油的效力消失,其他繩索接二連三綁住了城牆,一麵城牆很快就被弄倒。
“看來這些家夥學會不打巷戰了。”
遠處觀戰的烏爾聯邦軍官說道,他們其中有個腹案是要與北方人進行巷戰,但是山部首領似乎很明白自己的弱點,所以幹脆直接把城牆拆掉讓騎兵方便進攻。
“別著急,這裏是我們的地盤,就算對方拆掉幾麵城牆也不會陷於劣勢。”
軍隊所所長說道,一邊下令讓重裝部隊與弩弓混搭的陣型預備,要利用要塞內的地形讓北方人知難而退。
同時,山部首領遠遠地看見了步弓混和陣形,心中有些不快。他明白這種陣形的威力何在,也明白這會對己方造成多少影響。
“先緩一緩,等後勤部隊跟上。”
山部首領隊前鋒部隊如此說道,他大概是自北方南侵以來第一個想起有後勤部隊這存在的北方首領。
(本章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