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八 修煉所在 不死不滅
“此水取自東海瀛洲,名叫醴泉之水,老住持活了這麼久,不知有沒有聽說過,此水有長生之效?”
康摩言把手一翻,醴泉之水登時脫了掌心,遊魚一般在空氣中轉(zhuǎn)圜,隻在老和尚的眼前上下左右的晃動。
老和尚眼睛不離一團水汽,伸手抓了兩記,都被醴泉水從指間溜去,他漫不經(jīng)心道:“我弟子活了二百二十歲有餘,倒也交下幾個仙道的朋友,曾有道友贈我一本東方曼倩的《十洲記》,書中盡言海外十洲異物,我常常翻看,記得其中提到,瀛洲有玉膏,名曰醴泉水,飲數(shù)升輒醉,可令人長生,莫非就是這股水流?”
康摩言拍了拍身旁金眼雕的腦袋,嗬嗬一笑道:“不錯,此水便是我為老住持準(zhǔn)備的寶貝。隻因我門下這名童子,與佛有緣,還請住持將他收下,安排在寺中藏經(jīng)閣做個灑掃的營生,若是他悟『性』夠好,日後寺中有高僧參禪**,老住持照拂一二,給他留個坐席便可。”
老和尚見康摩言提出條件,心思恢複幾分清明,暗暗忖道:“這人分明是覬覦我藏經(jīng)閣中的佛理,又怕經(jīng)書中有不明之處,才未有偷搶,反而安排下這個堂皇的理由。按說我動動嘴皮便能換那醴泉水,此事倒也做得,但一小口總不如一大口來得力,多一口便多幾年可活,不如再同他談?wù)剝r錢……”
一念及此,老和尚為難道:“我佛慈悲,普度眾生,按說小施主有心入我佛門,我院自然不會拒絕,但藏經(jīng)閣是本院重地,非得功行深厚,佛理精通的高僧才能進(jìn)入,便是灑掃曬書,亦是要十幾年往上的僧人,才好『操』持,施主所說,為難弟子了!
“哦?是嗎?”
康摩言雙眼一瞇,轉(zhuǎn)向金眼雕,問道:“你看呢?”
金眼雕哪裏想在此處做和尚?但先前被康摩言訓(xùn)斥的狠了,他也明白此番必然要留下,此時聽老爺又問自己,他眨巴眨巴眼,十分委屈的說:“一切但憑老爺吩咐,但十年太久,而且小的也不喜歡念經(jīng)打坐,那藏經(jīng)閣裏有什麼功法,我去隨意翻看便是,量這寺裏的和尚也阻攔不住!
老和尚聞言大吃一驚,沒想到一直默不作聲站在一旁的小沙尼,竟然有這般大的口氣,但他心思也快,馬上明白過來,對著眼前兩人是不好講價錢的,剛想轉(zhuǎn)口說幾句軟話,金眼雕忽然狠狠盯了他兩眼,道:“這老和尚說話十分聒噪,老爺,不如讓我刷死他好了,或者控了他心神,我也好自在一些!”
老和尚又驚又懼,這才知道眼前的小沙尼不止口氣大,還是個狠角『色』,他腳下一軟,差點便跌坐地上。
康摩言嘿嘿一笑,道:“這件事按我說的來辦罷,若是老住持沒有異議,這便帶我們到藏經(jīng)閣一轉(zhuǎn),如何?”
老和尚此時哪裏還有膽拒絕,這個時候他也明白過來,何止這小沙尼是個狠角『色』,隻怕一直笑瞇瞇的白衣秀才,更不好惹。
沒有任何猶豫的把事情答應(yīng)下來,老和尚從櫃中翻出一隻琉璃瓶,小心翼翼的把泉水采收了,貼身藏好,才言道要帶著二人前去藏經(jīng)閣。
康摩言揚手收了禪房外的陣勢,頓時便有十幾名精壯的和尚跌了進(jìn)來,方才破開禪房門板,聲音不算小,和尚們都來查看出了什麼事情,有那膽大的欲要闖進(jìn)來,便被陣法困住,衝撞幾次,反倒被擊暈過去。
老住持大聲嗬斥幾句,和尚們見老方丈無事,確認(rèn)先前『亂』闖的和尚也隻是暈過去,這才拖著暈倒的和尚散了去。
老和尚對康摩言陪笑道:“都是些肉眼凡胎,不識得仙家手段,讓仙長見笑了。”
金眼雕叫道:“你倒是識貨,還不頭前帶路,羅嗦什麼?!”
老和尚被金眼雕嗬斥,也不以為意,帶著二人穿廊走榭,繞過幾處大殿,來到一座三層樓塔前,道:“本院其實無有藏經(jīng)閣,一概經(jīng)書皆在這塔樓裏擺放,二位仙長不知有何要求,好著弟子前去安排!
康摩言之所以要找藏經(jīng)閣,為的是將金眼雕安『插』進(jìn)去。這鳥兒如今修煉佛法,倘若隻重功法,而不明禪理,雖然也能得了一身法力,卻終究找不到證道的方法,無法修成金身。隻有明了禪理,才有機會走上正道,證得佛果。而康摩言自己的目的,為的是把六字真言琢磨清楚,將這道法力掌握下來,為日後的修煉掃清一未知的因素,他對其餘的佛門禪理,是半分興趣也無,也不會留在此地做什麼和尚。
當(dāng)下康摩言也不隱瞞,直接問道:“老住持可知,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的佛理在哪部經(jīng)書之中?”
老和尚想了一想,道:“這六字在佛門中,又稱作六字大明咒,亦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咒,正是我觀音禪院僧人必修的禪理之一。若論經(jīng)中所說,當(dāng)屬《大乘莊嚴(yán)寶王經(jīng)》記載最為詳細(xì)!
“哦?這麼說來,老住持對這六字大明咒,該是很有研究了!”
康摩言卻沒想到,六字真言居然有這般的來頭,看來這觀音禪院倒是讓他來著了。
“哪裏,隻是修持了兩百多年而已……”老和尚嘿嘿發(fā)笑,眼中卻有幾分得意。
說話聲中,三人便進(jìn)了藏經(jīng)的塔樓,塔內(nèi)光線倒好,第一層便有許多書架,從地板直通頂棚,有三丈多高,書過一半時,便要借著梯子才能夠著。有兩名年輕和尚正在翻弄經(jīng)書,見了老方丈三人,趕忙湊上前行禮誦了佛號。
“你二人,趕緊去把《大乘莊嚴(yán)寶王經(jīng)》找出來!”老和尚也不多說,直接發(fā)話吩咐二人找書。
康摩言淡淡一笑,道:“無需浪費時間!闭f話間,伸手虛空裏一抓,便聽得二層樓塔上一聲響亮,上下的樓梯口處赫然飛出來一本經(jīng)書,落在他手心裏,正是《大乘莊嚴(yán)寶王經(jīng)》。
太乙真仙,元神層次,方圓數(shù)百裏之內(nèi)若要找一件東西,比探囊取物還要容易。
兩名年輕和尚大吃一驚,忙不迭的跪下口道拜見仙長,康摩言也加不理會,反倒是金眼雕十分得意,上前好生教育了兩名和尚一通。他此時也知自家將要在這樓塔上修煉,故而轉(zhuǎn)了念頭,把這兩名和尚叫到一邊,打算將二人先收拾妥帖,日後好為自家驅(qū)使。
康摩言隨手一拂,掃出一片幹淨(jìng)空地,席地盤坐,展開經(jīng)書看了兩眼,抬起頭對老和尚道:“書中所言不夠詳盡,亦有許多須得參悟,既然老住持修過此道,何不一同坐下,大家研究一番?”
老和尚年歲不小,心思通明,早看出眼前之人的好處,輕易拿不住,康摩言雖然打著商量的語氣,他卻不敢有半分違拗,老老實實盤坐下來,想了想,便說道:“六字大明咒內(nèi)涵豐富,奧妙無窮,乃是佛門至高無上的禪理,蘊藏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亦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
老和尚將六字真言拆開組合,一一講解其中奧妙,康摩言聽了片刻,不由得大吃一驚。按著老和尚所說,這六字真言果真蘊含無窮神通,若是能夠參悟透徹,莫說是小乘金身,便是大乘菩提果位亦能證得。
老和尚侃侃而言,不經(jīng)意間提到了佛門修行的層次——金身和菩提。
佛門修行既鍛煉肉身,又修煉本心。肉身修煉,到了不死金身的境界便算成就,相當(dāng)於道門的太乙層次。到了這一程度,便能擁有無盡的壽元,而不死已經(jīng)是肉身的極限,若要更進(jìn)一步,隻能不斷地錘煉本心,本心強大無比,證得無上菩提果位,才能達(dá)到萬劫不滅的境地。
這一點,竟與道門修煉有共通之處。
康摩言元神煉成之後,便把九真天仙金丹心法的內(nèi)容盡數(shù)瀏覽了一遍,才知曉道門修煉,所追求的長生非是擁有無窮壽命,而是無論天地變換,萬千量劫,尚還能不死不滅,這才是真正的長生!道門修煉兩大境界之中,太乙之道追求的是不死,擁有無窮壽命,而大羅之道,追求的卻是不滅,能曆萬劫而永生!
佛道修煉,殊途同歸,最終目的都是追求不死不滅,萬劫永生!
不經(jīng)意間想到這一點,康摩言心中頓時一片通明,眼前一條修煉道路變得豁然開朗起來。妖怪修煉,本就與道門練氣有很多相似之處,結(jié)丹之後,更是幾乎步步相同,康摩言將最終追求徹底想通,眼下之路,頓時也變得無比明朗。
“元神之後,便是法身,法身一成便是太乙金仙,太乙之境的最終追求竟是肉身不死,看來法身便是這般存在!”
康摩言思考之間,心念連轉(zhuǎn),無匹真氣在他元神之內(nèi)循環(huán)不息,法力層層疊加,每轉(zhuǎn)過一個念頭,便要更強橫一分,待得他將自家追求想得清楚時,體內(nèi)法力竟然已經(jīng)增強了數(shù)倍不止。
這一變化隻在他元神之中發(fā)生,外界卻絲毫不受影響,待得康摩言迴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那老和尚正講的興致勃勃,唾沫橫飛,已然進(jìn)入了忘我境界。
康摩言不得不打斷道:“方才我不小心走了走神,老方丈能否再從頭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