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第503章 駐河內(nèi)府禦馬監(jiān)


    因為還要帶著一個大活人的緣故,徐北遊是連夜離開小方寨,往河內(nèi)府方向行去。


    河內(nèi)府牧場眾多,以太仆寺下轄牧場最大,位於青河之畔,方圓近千裏,養(yǎng)馬近四萬餘匹,皇帝鑾駕及皇室禦馬、各種大典所用之馬皆是出自此處,所以此處由太仆寺和禦馬監(jiān)共同執(zhí)掌,不過總得來說還是禦馬監(jiān)為主,太仆寺為輔。


    自立國以來,大齊朝廷很是重用宦官,內(nèi)有司禮監(jiān)與內(nèi)閣並駕齊驅(qū),外有各地鎮(zhèn)守大宦官,諸如江州的市舶司、延州府的兵仗局、河內(nèi)府的禦馬監(jiān),都屬於此列,所以諸如宦官幹政的說法屢屢不絕,一直為士林清流所詬病。


    隻是明眼人都曉得,宦官代表了誰?那可是代表了皇帝陛下,所謂宦官幹政,說到底還是陛下觸碰了所有文官的利益,自古文人一直鼓吹“聖天子垂拱而治”,說白了就是天子坐朝,宰輔治國,隻有徹底放權(quán)的天子才是“聖天子”,如此便使得皇帝有名而無實,文人則能獨攬朝政大權(quán)。


    大楚時,隨著楚太祖說出那句“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文官的權(quán)勢在大楚朝達到巔峰,哪怕是大楚末年被譽為國之柱石的武聖李孝成,仍是要受製於文人口舌筆刀。


    大鄭立國之後,鄭太祖有感於前朝文人誤國的前車之鑒,廢黜丞相,改設(shè)內(nèi)閣,初始內(nèi)閣不過五品,及至大鄭神宗年間,內(nèi)閣已經(jīng)一躍成淩駕於六部之上的超然存在,首輔次輔皆為一品,地位尊崇,不是宰相勝似宰相。


    雖說大齊武祖皇帝蕭烈掌權(quán)之後,曾經(jīng)廢黜內(nèi)閣重設(shè)大丞相府,並自任大丞相,但在蕭皇自任攝政王之後,就立刻恢複了內(nèi)閣製度,大齊立國之後,亦是沿襲大鄭舊製,使得內(nèi)閣成為文官巔峰。


    無論是寒門書生,還是世家士族,若是能生而登閣拜相,死而諡號文正,那就真是別無他求了。


    如今文官勢大已經(jīng)是不爭事實,畢竟文人治國乃千古不變之理,除非再有大規(guī)模戰(zhàn)事爆發(fā),否則武官再難與文官抗衡,照如今的形勢發(fā)展,再過百餘年,這些開國勳貴老臣悉數(shù)故去,大都督府就要流於表麵,如今隻是個空架子的兵部則會一躍成為執(zhí)掌兵權(quán)的權(quán)勢衙門,到那時便不見今日廟堂上文臣、武將、宦官的三足鼎立之勢,要變?yōu)槲墓僖患要毚蟆?br />

    至於宗室和一眾勳貴,他們因為手掌兵權(quán)的緣故,大多可以劃歸到武將一派,如今還未到百年之後,武官一派仍是權(quán)柄極重,他們其實在等待一場戰(zhàn)事,如果開戰(zhàn),隻要戰(zhàn)而勝之,那必然生出新的勳貴武官,那便能壓下文官愈發(fā)囂張跋扈的氣焰,將文官掌權(quán)的時間向後拖延。若是輸了,武官一派勢必要大受打擊,甚至提前讓權(quán),徹底淪為文官的附庸。


    當(dāng)然,還有另外一種結(jié)果,那就是徹底大敗虧輸,改天換日,大齊朝廷都不複存在,那也就沒有什麼文武之爭了。


    也難怪聖人要說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話語,說到底,君相之爭,文武之爭,廟堂地方之爭,中原草原之爭,朝廷道門之爭,都是一個“利”字。


    正如徐北遊此次北上帝都,說是為了一個“情”字,怕是他自己都不會相信。


    當(dāng)初公孫仲謀還在世時,師徒兩人曾經(jīng)談及娶妻之事,公孫仲謀有感於他與張雪瑤之事,曾經(jīng)對徐北遊說過,成親,要麼就是為了一個“情”字,海枯石爛,要麼就是為了一個“利”字,聯(lián)姻借勢,千萬不要為了成親而成親,那是最傻的事情。


    徐北遊沒能等到屬於自己的“情”,或者說沒能等到情根發(fā)芽,但卻等到了“利”,所以他選擇了蕭知南,哪怕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刻骨銘心,也沒有什麼青梅竹馬,可她是公主殿下,能讓徐北遊迅速躋身廟堂,能幫他完成複興劍宗的大業(yè)。


    徐北遊從未後悔。


    一位鍾鳴鼎食的公主,一位國色天香的大美人,他沒什麼不滿足的,也沒什麼可以抱怨的,甚至在外人看來,這還是天上掉下個“大餡餅”,不偏不倚地砸到了徐北遊的頭上。


    世上哪有兩全其美之事?


    這份福分不淺了,若還不知足,那可是要遭天譴的。


    ……


    進了河內(nèi)府,便少有人煙,一眼望去皆是黃綠二色交織的草原,除了太仆寺的皇家牧場在這兒,還有專供西北騎軍的軍方牧場,因此不乏有披甲騎兵馳騁其中。


    此地的牧場主事叫李獻,差不多五十歲的年紀,麵容清瘦,原是西北騎軍中的將領(lǐng),年紀大了之後退下來做了個牧場主事,雖然歸在太仆寺的名下,但卻是個誰都能管的位置,除了直屬上司太仆寺之外,還要應(yīng)付禦馬監(jiān)、大都督府,而且左軍都督府即是本地的地頭蛇,又是“娘家人”,那些以前共事的老兄弟們過來,他能熟視無睹?


    所以這個差事不好做,李獻不過是五十歲的年紀,看上去卻像個六十多歲的小老頭。


    今天還算風(fēng)和日麗,李獻緩步走在牧場上,看著草葉上的白霜,不由皺起了眉頭,今年草原上的白災(zāi)來得格外早,注定又是個大批牛羊馬匹凍死的局麵,而河內(nèi)府距離草原隻有一河之隔,也注定難以幸免,當(dāng)下朝廷用兵在即,若是凍死大量馬匹,上頭追查下來,那可是誰都承擔(dān)不起的罪過。


    忽然天空中響起一陣震動天空的轟隆響聲。


    李獻微微一愣,然後猛然抬頭。


    這種聲音,似乎是劍修全力禦劍時才會發(fā)出的聲音。


    下一刻,隻見天際邊有一線朝著牧場疾馳而來。


    然後那道線越來越大,是一道粗壯劍光。


    李獻微微張嘴,隻覺得嘴裏有些幹澀。


    真是劍仙禦劍啊。


    牧場這邊自然也有修士護衛(wèi),片刻之後,十餘道身影從牧場各處騰空而起,全部向李獻這邊飛掠而來,其中數(shù)人在李獻身邊站定,如臨大敵,其餘之人則是微微分散開來,手中弩機中的弩箭泛著陰冷的光澤。


    轉(zhuǎn)瞬之間,那道劍光帶著一股震耳欲聾的唿嘯之聲轟然下墜,在李獻身前上空三丈處剎那懸停。


    劍身之上,立著一位背著長長劍匣的錦衣公子,這份從天上禦劍而來的氣派,當(dāng)真是說不出的瀟灑俊逸。


    隻是這位錦衣公子手中還提著一人,生死不知。


    錦衣公子環(huán)顧四周,目光最終落在李獻的身上,微微頷首致意道:“在下徐北遊,自中都而來,途徑河內(nèi)府,有事請見本地駐軍主將,還望勞煩通稟一聲。”

章節(jié)目錄

閱讀記錄

那年那蟬那把劍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繁體小說網(wǎng)隻為原作者默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默煜並收藏那年那蟬那把劍最新章節(ji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江| 阳原县| 东至县| 邳州市| 乌拉特中旗| 库伦旗| 海宁市| 海宁市| 通海县| 珲春市| 高雄市| 罗源县| 和田县| 普兰店市| 天等县| 垣曲县| 洪江市| 基隆市| 木里| 云霄县| 云霄县| 大渡口区| 望奎县| 富源县| 丰原市| 大田县| 乐平市| 胶南市| 陆河县| 道孚县| 西贡区| 盐山县| 长武县| 黄龙县| 桐梓县| 北辰区| 宽城| 萨迦县| 九寨沟县| 安陆市|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