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流民隻需要維持身體的消耗便可,但一個士兵卻需要長期維持體能的充沛,再加上長期訓(xùn)練的結(jié)果,飯食自然是尋常人的兩倍有餘。
而一個流民若是想要維持生存所需的話,基本上隻需要常人一半的糧食便可。
如此換算下來,便是維持一個士兵每日充饑所需的食物,至少是一個流民的四倍到五倍。
故而若是以流民代替軍隊建設(shè)房屋,不僅可以節(jié)省一部分糧食,而且可以解決賑災(zāi)所需要的糧食,同時因為是建設(shè)自己日後所住的房子,那人積極性也會充分的調(diào)動起來。
如此一來的,簡直是一舉三得。
“王爺,大才,下官佩服。”
搞明白,這其中的邏輯之後,田拱大笑,對著趙定深深拱手一禮。
見著田拱如此,趙定下意識的想要向後躲去,但還未等他站起來,便被一雙強有力的大手給按住了。
“你當?shù)闷疬@一禮!”
趙定扭頭一看,卻見著不知道何時,自己的父皇已經(jīng)站起身,笑著看著他。
趙崇遠這看似簡單的舉動,卻是讓在場的所有人心底一驚。
田拱是工部尚書,朝廷六部之一,乃是實權(quán)的正二品大員,便是一般的親王見了也要禮帶有加,不敢托大。
畢竟工部可掌天下造作之政令,與其經(jīng)費,以讚上奠萬民。凡土木興建之製,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障之法,陵寢供億之典,百司以達於部,尚書、侍郎率其屬以定議,大事上之,小事則行,以飭邦事。
簡單來說就是執(zhí)掌全國的土木、水利、機械器物製造工程等事務(wù)。
此等實權(quán)之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巴結(jié),指頭縫裏麵稍微漏一點都足以造出無數(shù)的富家翁。
而現(xiàn)在,趙崇遠既然說趙定當?shù)闷稹?br />
這其中的政治意味可就大了去了!
見著時機成熟。
趙定也就趁熱打鐵。
“今日既然父皇,和諸位大臣都在,那在下也就獻出一冊,或可暫解朝廷戶糧缺失之難。”
“王爺何意?”
其餘的大臣倒是還來不及有所反應(yīng),但戶部尚書徐進一聽這話,頓時提起了精神。
他現(xiàn)在確實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幽州的戰(zhàn)事需要錢糧,大乾的官員,王公貴族的祿米需要錢糧,就是此次臨沂賑災(zāi)之事也需要錢糧,更別說還要預(yù)防著接下來可能發(fā)生的災(zāi)禍。
可謂是方方麵麵都需要錢糧。
這幾日下來,他那算盤珠子都快敲爛了!
尤其是大乾的國庫的庫銀就那麼多,就是他算盤珠子敲爛了,也沒辦法方方麵麵的照顧到,隻能這裏摳搜一點,那裏摳搜一點,然後再從國庫彌補一點。
就是這樣,這幾日已經(jīng)有不少人堵著他家門向他索要銀子了....
但問題是沒有啊。
那是真的沒有啊。
“你看看這算賬的到底是精明啊,咱還沒反應(yīng)過來,他倒是先急著問了。”
趙崇遠笑著調(diào)侃道。
就是一旁其他的人聽著臉上也是露出了笑意。
隻有徐進尷尬的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的站在一旁,剛張嘴就被趙崇遠打斷了:“好了,也別給朕在這裏訴苦,朕知道你難,但難也要辦。”
聽著這話,前一秒徐進還一臉喜色,但聽到後麵臉色頓時一苦。
敢情管錢的就該死唄。
但這句話他是萬萬不敢說啊。
趙崇遠扭過頭看著趙定,笑嗬嗬的告誡道:“這為戶部籌措銀兩之事乃是好事,但若是施行不當,那可是要遭人怨念的。”
常言道,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
尤其是為國開源之事,更是難上加難。
士族豪紳難動,百姓又是負擔不起,再壓榨那就要生出民變了。
所以曆朝曆代以來,雖然想開源的官員不少,可真正有用的舉措?yún)s不多,原因無他,動了太多人的利益蛋糕。
士族不能動,百姓更加不能動。
趙定自然明白趙崇遠這句話的意思。
這句話看似笑著說的,但其中的告誡之意,卻也極為明顯。
尤其是他趙定如今正處在風口浪尖之上,想讓他趙定倒下的人太多太多。
不管是朝堂之內(nèi),還是朝堂之外,都是如此。
他趙定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有些事,他若是不在這個位置上那便不做也可以,但既然已經(jīng)在這個位置上,那自然該做就要做。
“父皇的意思兒臣明白,如今我大乾百姓艱苦,朝堂斷不能繼續(xù)加賦壓榨,當以維穩(wěn)為主,所以兒臣所說之法也並非加賦,而是開源。”
趙定拱手一禮道。
“哦?如何開源?”
聽著這話,趙崇遠眼前一亮,頓時有些來了興趣的看著趙定。
至於趙定話裏沒說的意思,他自然是明白的。
那就是壓下也不能再繼續(xù)壓榨士族,士族當然是要動的,但需要徐徐圖之,不能急於一時。
不僅是趙崇遠來了興趣,就是在場的其他人都來了興趣。
一個個眼神發(fā)亮的看著趙定。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他們這些六部官員可真是太明白,開源的重要性了。
有錢了啥事都好辦,沒錢啥事都難辦。
尤其是此事還不涉及百姓,不涉及那啥,可真的是太好了。
當然趙定說這句話,可也是有私心的。
既然已經(jīng)決定要奪嫡了。
那就要好好表現(xiàn),贏得皇帝和六部大臣的支持,如此一來,他才能徹底的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理想。
思索了半晌,整理好接下來要說的話之後。
趙崇這才望向工部尚書田拱問道:“敢問田大人,如今我大乾的驛站在全國各地總共設(shè)立了多少個驛站,這其中的收支又如何?”
聽著趙定這話,田拱愣了一下。
好端端的問起驛站做什麼?
不過思索了半晌還是迴道:“我大乾總共九州二十四郡,總設(shè)立的驛站數(shù)量是在九百七十二個。”
對於這些數(shù)字,身為工部尚書的田拱是如數(shù)家珍。
畢竟每年驛站的維護,都是由工部組織的。
這些事他自然門清,而且也在他的職能範圍之內(nèi)。
但若是說開支是多少,那就不是他知道的了。
但還未等他說話,便看著趙定點了點頭,隨即望向一旁的戶部尚書徐進道:“那敢問徐大人,這九百七十二個驛站,每年的收支如何?是虧還是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