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巴比康公司的資助者們被召集來參加大會。會議地點設(shè)在“聯(lián)盟廣場”旅館的炮手俱樂部大廳。說實話,整個廣場勉勉強強能容納大群性急的股東。但當時,氣溫在零下10°,要舉行露天大會是不可能的。
上午十時,寬敞大廳裏,陳列著形形色色的炮,這是從那些敬業(yè)的俱樂部成員那裏借來的。地地道道的大炮博物館!大廳裏的家具,如桌子、椅子、扶手椅、長沙發(fā),形狀奇特,也會使人聯(lián)想起這些殺人武器曾經(jīng)把許許多多善良的人送進了極樂世界,不過這些人自己倒是希望享盡天年。
這天的會議,不是一次戰(zhàn)時會議。英比·巴比康將主持的是和平的實業(yè)會議。大廳裏為來自美國四麵八方的資助者留著大批的位子。在大廳和旁邊的廳室裏,人們擁擠不堪,已經(jīng)喘不過氣來了。可後麵還有一條望不到尾的長龍,那激動的氣氛一直波及到“聯(lián)盟廣場”中央。
當然,炮手俱樂部的成員——新公司股票的首批認購者——坐在離講臺最近的地方,人們發(fā)現(xiàn)布龍斯貝裏上校、木腿托姆·亨特,以及他們的同事快活的比斯拜,他們比其他任何時候都得意揚揚。一把舒適的扶手椅,是為艾旺熱麗娜·思柯碧夫人準備的。作為北極不動產(chǎn)最大所有者,她有權(quán)在巴比康主任身旁就座。此外,還有屬於本市各階層的大群婦女,帽子上裝飾著奇異的羽毛,五顏六色的彩帶。喧囂的人群在過廳玻璃室頂下擠擠攘攘。
總而言之,對大多數(shù)股東來說,參加這次大會,不僅可被視為支持者,而且還可被視為董事會成員們的私人朋友。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歐洲代表們——瑞典的、丹麥的、英國的、荷蘭的和的,一一占據(jù)著特別座位。他們出席這次大會,是因為他們每人都認購了一定數(shù)量的股票,使其有權(quán)發(fā)言辯論。為了獲得北極,他門曾經(jīng)團結(jié)得親密無間。現(xiàn)在,譏諷獲得者,他們的團結(jié)也將不減當初。不難想象,他們是多麼急切地想知道巴比康主任報告的內(nèi)容,這篇報告無疑會闡明他們到達北極的方法。這豈不比開采煤炭更加困難嗎?如果引起什麼異議,埃裏克·鮑爾德納克、鮑裏斯·卡科夫、雅克·詹森、簡·哈拉德是會毫無顧及地要求發(fā)言的。而唐蘭少校有迪安·圖德林克在旁邊提詞,決心把對手英比·巴比康逼得無言以對。
晚上八時,愛迪生電燈的燈光把炮手俱樂部的大廳、小廳室、院落照得通明。被公眾包圍的大門打開以後,座席上便傳出嘈嘈切切的低語。但當門房宣布董事會成員進入會場時,大廳裏便鴉雀無聲了。
在明亮的燈光下,巴比康主任、馬思通秘書以及他們的同事尼科爾上尉走上鋪著地毯的主席臺,在一張蓋有黑色臺布的講壇前就座。三聲歡唿,夾雜著叫聲和喝彩聲,自大廳響起,一直傳到鄰近的街上。
馬思通和尼科爾上尉莊嚴地坐在那享有崇高榮譽的位子上。
這時,巴比康主任站了起來,他左手插在衣袋,右手塞進坎肩,開始發(fā)言:
“諸位股票認購者們:
北極實驗協(xié)會董事會召集諸位在炮手俱樂部大廳開會,向你們傳達一件重要事情。
報上的討論,你們已經(jīng)知道了,我們新公司的目標是開采北極的煤炭,聯(lián)邦政府把北極給了我們。通過公開拍賣而獲得的這塊地方即為該地所有者對事業(yè)的投資。截止12月11日,認購股份所提供的資金,將使我們能夠進行這一事業(yè)。其收益必將帶來迄今為止在任何商業(yè)或?qū)崢I(yè)活動中所不曾有過的利率。”
這時有人低聲議論,表示讚同,使講話停頓了片刻。
“你們知道,我們是怎樣假定在北極一帶有豐富的煤藏的。世界新聞界公布的煤炭資源的資料也是確實的。北極有煤礦,也許還有象牙化石。
“煤已經(jīng)成為整個現(xiàn)代化工業(yè)的能源,且不說用於取暖的煤和焦炭,也不說它們產(chǎn)生蒸氣和電子的用途。我們僅僅向大家列舉一下煤的衍生物就夠了。茜紅、石蕊、靛藍、品紅、胭脂紅等顏料;香子蘭、苦杏仁、繡線菊、丁香、小鹿蹄草、茴香、樟腦、百裏酚和天芥菜精等各種香料;苦示酸鹽、水楊酸、萘酚、石炭酸、安替比林、苯、萘、焦牆酸、對苯二酚、丹寧酸、糖精、瀝青、鬆脂、潤滑油、清漆、亞鐵氰化鉀、氰化物,等等。”
列舉完畢之後,講話人像筋疲力盡的賽跑運動員一樣歇了口氣,然後長長地吸了一口氣說:
“因此,可以斷言:煤,最為寶貴的物質(zhì),由於大量消耗,不需多久就要枯竭。迄今仍在開采的煤礦,五百年以內(nèi)便會采光。”
“三百年!”會場上有人叫道。
“二百年!”另一個人響應(yīng)。
“就算是在比較短的時間裏,”巴比康主任又說,“我們應(yīng)該開掘一些新的礦點,以防備十九世紀世界會缺煤。”
說到這裏,他停頓了片刻。待聽眾集中注意力,才又講道:
“所以,諸位股票認購者們,站起來,跟我走,去北極!”
大家果然激動起來,似乎要整理行李,登上巴比康主任正在指著的一艘開赴北極的輪船。
唐蘭少校以刺耳而清亮的聲音提出一條意見,使這種既熱烈又魯莽的騷動平息下來。
他問道:“在起錨以前,我想問一問,怎樣到達北極?走海路嗎?”
“不走海路,不走陸路,也不走空中。”巴比康主任輕輕反駁說。
大家重新坐下,心裏感到好奇。
“你們並非不知道,”講話人又說,“為了到達地球上這一無法接近的地點,人們曾經(jīng)做過怎樣的嚐試。在這裏,我看有必要向大家重提一下,這是對那些在超人的探險中幸存下來的勇敢先驅(qū)和犧牲的烈士表示敬意。”
全體聽眾,不分國籍,均表讚成。
巴比康主任又說:“1845年,英國人約翰·福蘭克林勳爵,乘坐‘黃泉’號和‘恐怖’號輪船,企圖直達北極,在北部海域沉沒,從此再也沒有聽到他的消息。
“1854年,美國人凱恩和英頓中尉,參加了福蘭克林的探險隊。他們探險歸來了,但是他們的輪船‘先鋒’號卻一去不返。
“1859年,英國人麥克·科林托克發(fā)現(xiàn)一份材料,獲悉‘黃泉’號和‘恐怖’號探險活動的人無一幸存。
“1860年,美國人海斯離開波士頓,乘坐縱帆船‘合眾國’號,越過81°線,於1862年歸來,他未能走得更遠,盡管他的夥伴做出了努力。
“1869年,德國人柯爾上尉和赫格曼上尉,乘坐‘漢撒同盟’號和‘德國女神’號輪船,從不來梅港出發(fā)。‘漢撒同盟’號被冰撞壞,在71°緯線略低處格陵蘭沿海沉沒,船員靠救生艇逃生;‘德國女神’號比較幸運,迴到了不來梅港,但未能越過77°線。
“1871年,霍爾上尉乘坐‘北極星’號輪船從紐約啟程,四個月以後,在艱難的冬天,這位勇敢的海員勞累而死。又過了一年,‘北極星’號輪船還沒有到達82°緯線,因冰山拖帶被摧毀在漂流的浮冰上。船上的十八個人,在泰森中尉的命令下棄船跳上冰排,在北冰洋中漂泊。最後隻有五人迴到大陸,十三人失蹤,一直沒有下落。
“1875年,英國人內(nèi)爾斯乘坐‘警報’號和‘發(fā)現(xiàn)’號輪船離開樸次茅斯。在這次不可忘懷的活動中,船員們在82°線和83°線之間建立了自己的越冬營地。馬坎上尉向北前進,停在距北極僅四百海裏處,在他之前還沒有任何人得這樣遠。
“1879年,我國的偉大公民戈登·貝內(nèi)特……”
此時,人群奮力唿叫三聲,熱烈歡唿“偉大公民”《紐約先驅(qū)報》社長的名字。
“武裝起‘珍妮特’號輪船,交給了屬於一個法國家族的德龍少校。‘珍妮特’號載三十三人,從舊金山啟程,穿過白令海峽,被挾在哈拉德附近的冰中,在離77°線不遠的貝內(nèi)特島附近沉沒。德龍少校的部屬隻剩下一條路:乘坐搶出來的小船或登上冰山表麵向南行。他們的處境非常淒慘。10月,德龍命歸黃泉。許多夥伴也像他一樣離開人世。從這次探險中歸來的隻剩一十二人。
“1881年,美國人格裏利乘坐‘普羅蒂尼斯’號輪船離開新地島聖·讓港,打算在82°線稍靠下處的格蘭特地福蘭克林夫人灣建立一個觀測站。在那兒修建了孔熱堡。勇士們在冬季從那裏向海灣的西麵和北麵行進。1882年,洛克伍德中尉及其夥伴布雷納德抵達83°35′處,超過馬坎好幾海裏。
“這是迄今為止所到達的最遠處,是北極地圖繪製出的最遠點!”
這時複又響起陣陣歡唿,夾雜著富有節(jié)奏的喝彩聲,以示慶賀美國發(fā)現(xiàn)者的功績。
巴比康主任又說:“但是,這場探險活動的結(jié)局是不妙的,‘普羅蒂尼斯’號沉沒,這二十四名北極移民注定要悲慘不堪。法國人帕維博士、還有許多人,都死去了。1883年格裏利被‘泰迪斯’號輪搭救,他隻帶迴六位夥伴。從事發(fā)現(xiàn)事業(yè)的英雄之一洛克伍德中尉也遇難了。從而給這個地區(qū)令人悲傷的蒙難者花名冊上又增添了一個名字。”
這次,聽眾們靜靜地聽著巴比康主任講話,肅然起敬的靜默,自然表現(xiàn)出對受難者的敬意。接著,他又以顫抖的聲音說:“因此,盡管人們忠心耿耿,勇往直前,84°線從來不曾被超越。可以肯定,乘船直到大浮冰,乘木筏越過冰區(qū),等等,所有迄今使用過的方法都永遠到不了北極。人們戰(zhàn)勝不了這樣的危險,忍受不了如此低的溫度。征服北極必須通其他途徑!”
從聽眾的激動中,可以感覺到這就是報告的重點,是所有的人都在尋找和覬覦的秘密。
“那您從哪裏做起呢?先生。”英國代表問。
“不出十分鍾您就知道了,唐蘭少校。”巴比康主任迴答,“當我向全體股東講話的時候,我還要說:‘請信任我們’。因為這項事業(yè)的倡導(dǎo)者還是乘坐圓柱——圓錐形拋射物的那些人,……”
“滑稽可笑的圓柱體1!”迪安·圖德林克嚷道。
“敢於冒險登月……”
“人們看得清清楚楚,他們迴來了!”唐蘭少校的秘書補充說。他的不識時務(wù)的指責(zé)激起強烈。
但是巴比康主任聳聳肩膀,以堅定的聲音又說:
“是的,諸位股東們,不出十分鍾,你們就會明白了。”
他的答辯引起人們的陣陣感歎和長時間的低聲議論。
仿佛巴比康主任已向聽眾許諾,“不出十分鍾,我們就到達北極了!”
他繼續(xù)說下去:
“首先,構(gòu)成地球的北極帽究竟是陸地,還是海洋呢?內(nèi)爾斯少校把它命名為‘古冰海’,即古老的冰形成的冰海。對嗎?對這個問題,我的迴答是:‘我們不這樣認為’”。
“這還不夠!”埃裏克·鮑爾德納克叫了起來,“光說不這樣認為不行,得有肯定的答案!”
“好吧!我迴答那個急於打斷我的話的人。我們斷定,這是一塊固體的,而不是液態(tài)的盆地。北極實驗協(xié)會獲得了它,現(xiàn)已歸屬美國,任何歐洲國家絕不能提出要求!”
舊大陸代表席上一片竊竊議論。
“唔!一個盛滿水的大坑,一個大盆,你們淘不幹!”迪安·圖德林克又嚷嚷起來。
同伴們七嘴八舌地表示讚成。
“不,先生,”巴比康主任很快地說,“那裏是陸地,是高原,也許像是中亞的戈壁沙漠,高出海平麵三、四公裏。從我們對毗鄰地區(qū)的觀測,很容易推斷出這一點。北極地區(qū)隻不過是毗鄰地區(qū)的延伸而已。這是很合乎邏輯的。因此,諾登斯奧爾德、皮爾裏、馬埃加探險時發(fā)現(xiàn):格陵蘭向北是逐步上升的。從迪斯科向外一百六十公裏處,海拔高度已達二千三百米。那麼,鑒於這些觀測,鑒於從多年不化的冰殼中找到的各種動植物,如乳齒像骨骼、象牙、針葉樹幹,可以斷言:這塊大陸過去是沃土,肯定有動物,也許有人。那裏埋下了史前時期的茂密森林,形成了煤炭資源。我們一定要開采出來!這是一塊環(huán)繞北極的大陸,一塊渺無人跡的大陸。我們一定要把美利堅合眾國國旗插上去!”
在聽眾中間,爆發(fā)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當響聲在“聯(lián)盟廣場”的大街遠處消失的時候,又響起了唐蘭少校那粗魯?shù)募饨小Kf:
“說十分鍾到北極,七分鍾已經(jīng)過去了……”
“過三分鍾就到。”巴比康主任冷冷地迴答。
他又:
“雖然我們新的不動產(chǎn)是陸地,雖然這塊陸地很高,仍為終年不化的冰所阻隔,上麵覆蓋冰山和冰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相信,開采是困難的……”
“根本不可能!”簡·哈拉德說。為了突出這個論斷,他同時做了一個很大的手勢。
1在法文中,圓錐(conbiqne)和滑稽可笑iqne)二詞隻有一個字母不同,圖德林克故意把圓錐說成滑稽可笑。
“不可能?那好。”英比·巴比康答道,“我們正是要克服這種不可能。我們不但不再需要輪船和雪橇到北極,而且,采用我們的方法,過去、現(xiàn)在結(jié)的冰,都將神奇地融化開來,而不必花費我們一美元資金和一分勞動!”
會場上鴉雀無聲。迪安·圖德林克和雅克·詹森低聲耳語,他推斷,“關(guān)鍵”時刻到了。
“各位先生,”炮手俱樂部主任又說,“阿基米德隻要一個支點就能抬起世界。這個支點,我們找到了!偉大的幾何學(xué)家希拉庫斯隻要一個杠桿就夠。這個杠桿我們有了!因此,我們能夠搬動北極……”
“搬動北極!”埃裏克·鮑爾德納克叫起來。
“搬到美國來!”簡·哈拉德大聲說道。
巴比康主任也許故意不想挑明,繼續(xù)說:
“至於支點……”
“別說!別說!”在座的一個人大聲吼道。
“至於杠桿……”
“保密!保密!”觀眾都大喊起來。
“一定保密!”巴比康主任迴答。
歐洲代表們對這個答複感到氣惱萬分,這可想而知。但是,講話人無視他們的,根本不想介紹他們的方法,僅僅說道:
“關(guān)於力學(xué)工程的結(jié)果,在實業(yè)史上是沒有先例的。由於諸位以資金相助,我們將得以進行、並將會出色地完成這項工作。現(xiàn)在,我向諸位宣布……”
“聽著!聽著!”
大家洗耳恭聽。
“首先,”巴比康主任又說,“最早為我們的事業(yè)做出設(shè)想的,是我們的一位最偉大的學(xué)者,忠實的、著名的同事,使這種設(shè)想從理論變得切實可行,也多虧了他的運算。因為,如果說開采北極煤炭輕而易舉的話,搬動北極則是隻有高等力學(xué)才能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我們求助於炮手俱樂部尊敬的秘書馬思通的原因!”
“好啊!光榮屬於馬思通!”全體聽眾不約而同叫道。大家都因為這位傑出的人物在場而激動不已。
啊!聽到爆發(fā)的歡唿聲,艾旺熱麗娜·思柯碧夫人是多麼的激動,心髒跳得多麼地歡快呀。
馬思通隻是謙虛地把腦袋輕輕轉(zhuǎn)向右邊,又轉(zhuǎn)向左邊,揮動臂上的鉤端向熱情的觀眾致意。
“親愛的股東們,”巴比康主任又說,“當召開大會歡迎法國人米歇爾·阿登來到美國,即我們出發(fā)去月球的幾個月以前……”
這個美國佬把那次探險說得如此隨便,就像從巴爾底摩去紐約一樣!
“馬思通就高喊過:‘發(fā)明機器,找到支點,調(diào)整地軸!’喂,各位聽眾,你們要明白這一點:現(xiàn)在機器發(fā)明了,支點找到了,我們下一步將是在調(diào)整地軸上下功夫!”
聽到這裏,眾人目瞪口呆,用法國俗語來說,就是“傻了吧,呆子!”
“什麼!你們想調(diào)整地軸?”唐蘭少校喊道。
“是的,先生。”巴比康主任答道,“我們有法製造一個新軸,此後,地球繞其自轉(zhuǎn)……。”
“改變自轉(zhuǎn)!”克科夫上校重複了一句。他的眼睛放出炯炯的光芒。
“正是這樣,而不改變自轉(zhuǎn)時間的長短!”巴比康主任答道,“這種做法將把現(xiàn)有的北極大約移至67°線,在這種情況下,地球?qū)⑴c木星一樣運行,它的軸幾乎與軌道平麵垂直。移動23°28′1,可使北極接受足夠的熱量,來融化千百個世紀以來積聚的冰!”
聽眾屏住氣息,誰都不想打斷他的講話,甚至不想為他鼓掌,大家被這樣一種簡單而奇妙的想法所征服:改變地球賴以運轉(zhuǎn)的軸。
至於歐洲代表,他們隻是感到震驚,他們服了、垮了、呆若木雞,完全沒詞了。
剎那間掌聲雷動。巴比康主任用簡單明了的結(jié)論結(jié)束自己的講話:
“因此,將用太陽來融化冰山和浮冰,讓人類登上北極。”
“這麼說,”唐蘭少校問,“既然人類去不了北極,就讓北極來到人間囉?”
“說得很對!”巴比康主任答道。
1地球本身的傾斜角為23°28′。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