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鷹吐完,看著自己妻子端過來的酒,聞聞味,眉頭皺起來,和他在宴會上喝的酒差不多。
粗著嗓子,坐在炕上,聲音底層的道:“這是大唐派人送來的,都是這個標準?”
阿史那鷹的妻子是一位中年健婦,也是屬於那種胳膊能跑馬,拳頭能站人的硬朗類型。
“是的,所有送來的東西都是統一標準,我問過,送東西的唐檢說每家每戶都是一樣的,既然投靠大唐,以前的地位都清零,其餘的都靠自己,不會給誰特殊。”
阿史那鷹麵色緩和了下來,不在僵硬,看著油燈跳動的火光,露出滿意的笑容。
“大唐這樣說,我就放心了。”
阿史那鷹的妻子也點點頭,表示認同。
“就怕他們搞特殊化,玩拉攏一批打一批的手段,那是他們對於自身武力的不自信,用陰險手段分裂我們,就像當年的東西突厥一樣。”
阿史那鷹給自己又解釋了一下,也像給自己解釋。
為什麼東突厥和西突厥都敢挑釁大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這裏,他們是分裂了突厥,而不是徹底打服了突厥。
沒有讓人感受到從根本上來的壓力。
“你今天在大唐見到了什麼東西?”
阿史那鷹的妻子疑惑的問道。
為什麼她覺得阿史那鷹現在對於大唐的表現非常在意,而沒有草原人那種接收不了我們殺迴去的勇氣,反而是小心翼翼的,特別想投靠的態度。
阿史那鷹長歎一聲,那可真是從根本上體現出的差距。
“大唐第一波願意給我們的物資,超過了我們所有的猜想。”
“武器鎧甲,戰爭後勤用品,還有戰略要求,物資要求等等,甚至於會派專人來教導我們正確的草原生活方式。”
“並且舉例說明了我們之前的錯誤生存方式。”
“真的是讓人震撼,讓人羨慕,讓人畏懼的生存智慧。”
阿史那鷹瘋狂感歎道,他的這種感歎,這種認真,讓他的妻子非常不理解。
還正確的草原生存生存方式?
至於這麼恐怖嗎?
他們祖祖輩輩的在草原生活,難道還生存錯誤了?
想當年匈奴那麼強,壓的大漢一時抬不起頭來也是錯誤的。
他們突厥縱橫天下,任何一支王族都可壓服一個小國,敢於挑戰天地間的任何一支部隊。
他們那些破舊的鐵器,敢於衝鋒帝國精銳,咬下一塊血肉來。
他們這麼強大,還是錯誤的?
他們不服氣。
阿史那鷹也看出自己妻子的不服氣,想到了宴會開始前,站在大廳中侃侃而談的中年文士楊師道。
那是義成公主,是他們突厥可敦的族人,非常厲害。
這個楊師道更加厲害。
楊師道在宴會上直白的說道:“草原的正確生存方式是種草,割草畜牧養殖,把一片土地開發到極限。”
“而不是任由草自由生長,自由發展。”
“我們應該建立大型畜牧場,然後收割草來喂養牛羊馬,並且組建專業的獸醫來給他們看病。”
隨後楊師道在阿史那鷹震驚的目光中,把他們楊家經營的一個小型牧場加部落的發展拿了出來,用最厲害的數據證明了自己的正確。
看著那一項項發展,全麵進步的數據,阿史那鷹被震撼到了。
尤其是其中牛羊馬生病的原因,繁殖的季節,如何幫助他們配種,如何擇優選取。
除此之外,改善土地運營,建立部落配合發展的小型作坊等等。
這些情況都讓阿史那鷹震撼的不行,
其中很多東西都是突厥部落花費幾十上百年才總結出來的。
結果對方很早就總結出來了,並且給出了他們遷移的根本原因,不是此地的水草不夠,而是要躲避雪災和寒冷的空氣。
楊師道並且大膽的給出猜測,在未來,他們要發展的就是戰勝自然災害,徹底取消遷徙,而是選擇徹底的就地生存。
阿史那鷹被震撼的不行。
對啊,這就是我們一直夢幻的想法。
就因為我們一直在實行,所以我們才想著攻城略地,占地為王。
而楊師道指出了他們本末倒置的方法。
攻城略地是一種手段,真正的手段而是建造一座以養殖業為主的城市,而不是搶一座已經成型的城市。
以養殖業為主的城市,圍繞著這座城市的核心點來建造,才是對的。
就像他們大唐,長安可以不是交通最便利的,最繁華的,但它肯定是最強的。
因為地理原因在這裏。
大唐的很多城市在建造的時候就有自己的目標,水利,人力聚集,交通構連,這是最早的。
等到以後還有以礦產,以特色以守陵為主的城市等等。
再有錢了還有專門的旅遊城市。
所以楊師道對於以養殖為主建造一個城市並不覺得奇怪,仿佛就是天生該如此一樣。
這也是楊家這種傳承久遠的世家大族恐怖的一點,他們在曆史中記載了很多東西。
最簡單的例子,他們的孩子可以用曆史來塑造想法。
比如長安建設而成,定都於此的原因等等。
從後世信息大爆炸時代都有某些人都理解不了某些城市為什麼要建造,你就可以知道這點有多重要。
這是真正的一點一滴的眼界問題。
比如火車拉出來的石家莊,這破地從三晉時代到三國時代,再到後來的明清時代,都有明白人想要在這裏建造城市,可是從來都沒有建造成功過,投資太大。
<a id="wzsy" href="
http://m.loubiqu.net">筆趣閣</a>
但是確實很多人都想建造,那裏,交通真便利,尤其是從北方整體來看,哪裏都能通。
這就純粹是因為地理關係建造而成的。
還有就是唐山地區,那就完全是重工業城市,以北方重工為目的建造的。
每一座城市的起家都有很重要的原因。
楊師道這等出身楊家,祖上參與過大量城市建設的世家,非常理解和清楚,所以他們的眼界在同時代就擁有優點,可以做出一些超乎常人的思維變化,可以看到更多的東西。
這也是阿史那鷹服氣的原因,這還隻是宴會上文官中的一位,那坐在楊師道前麵的幾個老者,還有深不可測的華陽子爵,他們又都有什麼樣的智慧,該是多麼令人詫異。
二百一十章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