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皇家的專寵恐怕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董鄂妃了,當年順治帝專寵董鄂妃就連民間都有了無數的傳言,因為董鄂妃的死順治帝甚至不要了江山,是千古傳誦的愛江山更愛美人的經典範例,那當年的情況如何到底如何誰都不知道,畢竟傳言是傳言,很多時候傳言都被誇大了,
那是宮外人的想法,說到此時的皇宮之內專寵恐怕人人都知道雍正皇帝專寵熹妃娘娘了,皇宮內的人都覺得雍正皇帝對這位熹妃娘娘的專寵恐怕比起那順治帝喜歡董鄂妃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位熹妃娘娘可是了不得的人物,曾經被康熙先帝親封了慈悲夫人,聽說那心腸比菩薩都要慈悲,更是得了一麵金牌,可以隨時進宮麵聖,那時候熹妃娘娘隻是格格的身份,但在雍王府裏住的卻是側福晉的院子,吃穿用度更是奢華,甚至就連身邊伺候的婢女都要比福晉多,可見雍正皇帝對她專寵到了上麵地步,
到了後來就連雍正府的賬目管理等大權也交到了慈悲夫人手裏,嫡福晉那拉氏反而成了閑散之人,雖然很多人都覺得奇怪,可也不敢說什麼,畢竟那是爺的意思,現在雍親王變成皇帝了,封了慈悲夫人為熹妃娘娘,對這位熹妃娘娘的專寵依然如故,熹妃娘娘一病就是兩個多月,這兩個多月雍正皇帝甚至沒有去翻牌子,每日裏都要去探望熹妃娘娘一次,有的時候一天要去兩次,為此就連朝中的一些大臣都有了意見,
這後宮的事情本該是那拉氏打理的,不過現在知情的人卻知道名義上是那拉氏統領六宮,可實際上的權利卻握在熹妃娘娘手裏,因為大家都說隻要熹妃娘娘一句話就可以改變雍正皇帝的決定,兩日前朝中的大臣建議立太子,雖然現在隻是雍正元年,可是立了太子才能讓大家的心中都安穩,讓百姓也有了主心骨,當年康熙先帝可是在胤礽滿月的時候就立了太子,
這立太子的話題一出很快朝中就又分成了兩派,第一派自然是說長者為大了,要立弘時為太子,弘時比弘曆大七歲,已經十九了,對於朝事方麵也處理的很好,額娘更是原來的李側福晉,如今的齊妃娘娘,齊妃娘娘家世雖不算顯赫,可早起也曾受雍正帝寵愛,連連生子,可惜之前的孩子都殤了,齊妃這幾年就守著弘時,
第二派有眼力見,要立弘曆為太子,誰都知道弘曆幾年前就一直跟著康熙先帝,備受康熙先帝喜愛,聰明伶俐不說,為人也懂事,雖然隻有十二歲可是已經算成年了,立弘曆為太子才是眾望所歸,這兩派在朝廷上竟然還大吵了起來,不過顯然擁護弘曆的人居多。
“太子?嗬嗬,當年二哥當了三十幾年太子還沒有教訓麼?”晚上來的時候吃完了晚膳胤禛突然提起了今天朝上的事情,問蘇憶甄的意見如何,蘇憶甄冷笑了一聲,太子這個稱唿讓蘇憶甄十分的反感,一說天子不知道為何蘇憶甄就想到了胤礽,算起來自己和胤礽也算是很不對付了,那年要不是他非逼著自己賽馬,自己也不會把自己給弄丟了,也就遇不到江峰易,如果不是自己後來江家也不會被胤禛搞得破產,江峰易救了自己,自己卻給他帶來了災禍,這件事一直是蘇憶甄心中的疙瘩,雖然江峰易也有錯,那個人太偏激了,非要娶自己,可蘇憶甄還是覺得自己的責任更大一些。
“這樣啊,不立太子恐怕是不行的,朝中的大臣都主張要立太子”,胤禛有些為難的摸了摸下巴,蘇憶甄再次哼了一聲不說話了,後宮不得幹政,這是祖訓,雖然蘇憶甄一向不守規矩,可是也不想再說些什麼了,免得胤禛為難,在蘇憶甄看來誰當太子都一樣,就像胤禛得了大位一樣,命運已經是注定的了。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個道理太簡單了,蘇憶甄不想讓兒子弘曆當太子就是為了這一點,如果真的立了弘曆為太子,恐怕以後一切矛頭就都要指向自己了,蘇憶甄不是一個喜歡出風頭的人,可是這些年也出了太多的風頭,其實很多事情蘇憶甄都覺得自己是被逼的,迫不得已,就像當年康熙老爸非要塞給胤禛一個蒙古郡主,讓自己出對子,如果自己不出風頭那胤禛就又要多一個女人了,蘇憶甄隻能冥思苦想的出了個絕對,那個對子之後的影響也是極大的,很多大臣後來都說這位慈悲夫人的才學不下於狀元,其心思更是詭異難測,讓蘇憶甄的名聲更響了,當然讓更多的人不想招惹她了,
可不想招惹不代表不會招惹,有的時候為了利益就算知道對方很難搞定也要出手,胤禛問自己讓立弘曆當太子如何,這本身就是讓自己也支持弘曆,可蘇憶甄卻不想支持的太明顯了,免得將來出現了什麼問題不好退步,雖然她也明白胤禛的心,可是畢竟如今胤禛是帝王了,蘇憶甄也不想表現的太明顯,所以蘇憶甄說起了胤礽當了三十幾年太子的教訓,也算是小小的將了胤禛一軍,看他怎麼破解,
兩日後胤禛在朝堂上決定了,太子要立,不立太子國家不穩,百姓不定,可是鑒於之前他們兄弟之爭的慘痛教訓,胤禛決定立太子要暗著立,眾位大臣都糊塗了,這暗著立太子是怎麼個說法?胤禛當著眾大臣的麵寫了一道聖旨,然後捆好了,當然這道所謂的聖旨除了胤禛外其他的人都不知道上麵寫的是什麼,然後讓一個太監搬來了長長的木梯,把這道聖旨放到了金鑾殿上麵那塊‘正大光明’匾額後麵,放好後胤禛滿意的點了點頭,
太子已經立了,以後一旦出現什麼狀況,隻要你們把正當光明匾額後的聖旨拿下來一宣讀,那個人就是下一任皇帝了,眾大臣見到這樣的結果都是目瞪口呆,這算哪家子立了太子啊?誰都不知道立的誰,而且那道聖旨就在匾額後麵,晚上的時候你完全有可能拿下來再放一個,可以隨意的更改,這太子立了跟沒立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現在已經立了太子,又沒立太子,可說沒立那匾額後就是有聖旨啊,
胤禛也算是很有心計了,既堵住了大臣們的嘴,又讓這太子之事模糊了起來,有人猜測那匾額後的名字就是弘曆,有的人猜測是弘時,還有聰明人,說那聖旨是空白的,也許有人問了,怎麼會是空白的?我們可是看到皇上動筆寫了一道聖旨,那聰明人問道‘你隻是看到皇上動筆了,可是你看到聖旨上的字跡了麼?’一句話讓所有人都恍然了。
“額娘,皇阿瑪這一招真是高啊,顯然就連我都想知道那道聖旨上有沒有字呢”,胤禕笑著說著今天朝堂上的事情,
“這個家夥也真是滑頭,就像是薛定諤的貓,即使死的又是活的,哼!”蘇憶甄翻了個白眼,也不禁有些佩服起胤禛來了,自己將了他一軍,卻被他如此輕易的就化解了,現在恐怕除了胤禛誰也不知道那聖之上寫的是什麼吧,而且誰也不知道以後胤禛會不會更換那道聖旨。
不知道胤禛是不是故意的,接連兩天也沒見到人影,蘇憶甄也不去找他,懶洋洋的在景仁宮裏休養,八月末的天氣依然很熱,蘇憶甄用井水不時的敷臉,既降溫又能保持皮膚的水潤光澤,此時的蘇憶甄已經三十二歲了,都說女人過了三十歲就要努力的開始保養了,要不然會很快衰老的,上大學的時候說起這個話題蘇憶甄也想過,自己過了三十歲後會不會也像很多人一樣,成了居家過日子的黃臉婆呢?為了買一套好一些的化妝品而咬著牙猶豫,為了買一件好看的衣服而省錢幾個月,畢竟自己家不是什麼大富之家,隻是普通的家庭,
蘇憶甄想過各種可能性,自己嫁給富翁的可能性不大於千分之一,所以直接放棄了,嫁給普通人的可能性超過百分之九十八,這也是柑橘概率算出來的,如今自己過了三十了,卻在宮裏當了皇妃,可以說這個結果是蘇憶甄猜一千次也猜不到的,有時候想一想自己都覺得好笑,
要是大學時知道自己三十歲後會成為皇帝的妃嬪,在紫禁城中過著圈養的生活,還考個屁試啊,上個球課啊,早知道今天蘇憶甄肯定會在大學四年直接曠課四年,大玩特玩一番,玩的夠本了再說,現在別說一個大學畢業證了,就算一百個博士畢業證都沒用了,你要是把辛苦了數年拿到的大學畢業證拿到胤禛麵前跟他說,我是大學畢業,他非一巴掌把你扇一邊去,大學生?大學生是什麼東西?他壓根不懂啊。
“怎麼?冰不夠用的?”蘇憶甄用涼水毛巾正敷著臉,胤禛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嚇了蘇憶甄一跳。
“皇上?這個時候你怎麼來了?”蘇憶甄詫異的坐起來後看著胤禛,此時剛剛午睡完,天氣太炎熱了,宮裏夏天可以使用冰,不過這些冰也是按位份分配的,什麼樣的位份可以分到多少冰,這些冰都是冬天的時候藏在深深的冰窖裏的,到了夏天再取出來使用,
蘇憶甄是妃子位份的人,每天可以使用的寒冰有十幾斤左右,不過這隻是名義上而已,實際上蘇憶甄用多少冰就有多少冰,胤禛對給予蘇憶甄的吃穿用度從來都是很大方的,甚至可以說是無節製的,所以在生活上蘇憶甄從來沒有受過委屈,這就是姥姥說的那種有本事的男人,女人要給他跪著,伺候著,蘇憶甄偏偏就嫁給了這樣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