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城證券公司隻是淘寶控股公司持股51%的一家上市公司,孫董事長要考慮其他股東和股民的利益,出資10.30億元收購鋼都證券公司屬於公司的重大事項,需要公司董事會表決通過,鵬城證券公司股權投資部要給每名董事準備一份《收購鋼都證券公司的投資分析報告》,在三大證券報上刊登董事會公告,並承擔相應的投資責任。
a股市場近二年不景氣,證券行業虧損嚴重,作為行業老大、鵬城證券公司2001年的淨利潤14.75億元,但2002年的淨利潤隻有9.57億元,同比減少36%;行業老五的中信證券2001年的淨利潤3.65億元,但2002年的淨利潤隻有1.1億元,同比減少近70%。
行業第二的國泰君安證券公司、第三的海通證券公司和第四的南方證券公司不是上市公司,看不到經過會計師事務所審核的2002年度財務報表。
除非財政掏錢,除了鵬城證券公司,國內沒有一家證券公司能拿得出來10.30億元。
精明的孫健也不會拿鵬城證券公司的錢做慈善事業。
為了收購(6.54億元)被托管的濱州證券公司,今年3月9日,鵬城證券公司向全體股東10配3(配股價13.5元),持有4.65億股的淘寶控股公司掏出了18.83億元的真金白銀,全額配股,共募集資金35.82億元(扣除配股費用)。
原鋼都證券公司是東北地區最大的證券公司,13家有房屋產權的證券營業部和亞光大廈、北辰大廈等占地11萬多平米的爛尾樓盤,評估價格10.18億元,加上托管期間賬上盈利的1200萬元,合計10.30億元;21萬開戶投資者和347名員工也是一筆有價值的無形資產。
鵬城證券公司11萬多平米的爛尾樓盤將按照市場價格,出售給順圓地產集團,預計能拿到4億元左右。
10.18億元是央行以再貸款的形式為原鋼都證券公司歸還被l用的客戶保證金。
國內處理金融機構問題時,央行提供再貸款的迴收率一般在1%左右;同財政部撥款不一樣,央行有發行貨幣的職能,10多億元貸款對於全國貨幣發行量而言,幾乎不受影響。
收購完畢,鵬城證券公司在東北地區擁有43家證券營業部,名副其實行業老大。
收購鋼都證券公司後,鵬城證券公司的總股本11.86億股,每股淨資產9.46元,總資產165.47億元,淨資產112.20億元。
加上被托管富友證券旗下的6家證券營業部,到時候收購下來,鵬城證券公司在東北地區的實力將更強。
7月29日,證j會宣布,委托中信證券托管大股東農凱集團l用客戶保證金、管理混亂的大通證券。
“董事長,我預測a股的反彈行情還會繼續,一是國內經濟經濟持續增長,從上市公司公布的中期業績來看,全年業績預計將好於去年;二是a股已經跌了近二年、投資者虧損嚴重,投資者割肉的欲望減少,市場下跌動能不足;三是加上美股和香江股市已經步入上升通道。董事長,營業部盈利的主要原因是聽從邱總裁的建議,停止了自營業務。”
麵對麵帶微笑的孫健,劉紅星有些緊張,因為準備充足,條理清晰,但後背還是出了一層汗。
“劉總,上半年已經反彈了10%,下半年還能繼續購買股票?”
“519行情”結束後,滬證指數從2000年的2073點開始下跌,2001年,a股市值損失1.7萬億,達到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17%,可謂觸目驚心。
2001年券商總體經營業績下降,利潤總額和納稅總額為64億元和54億元,同比減少70%及47%。2001年券商還有上半年的牛市墊底,虧損主要發生在下半年,而去年券商則很難找到有效的獲利機會。
除了投資銀行業務由於實行“通道製“以後,券商投行業務的利潤率有所上升以外,自營業務和經濟業務的獲利空間都相當有限。
去年,央行宣布降低利率,證j會下調交易傭金,國w院暫停國內上市減持國有股,可謂是煞費苦心。但國有股減持依然是股民心中一個梗,股民那種害怕是不言而喻的。由於這個地雷一直懸著,市場不時就焦急不安。
去年,鵬市和滬市又分別下跌17%。
國內券商的生存狀況趨於惡劣。
如今銀行的活期利率隻有0.72%,一年期定存利率是1.98%,3年2.52%,5年2.79%;貸款利率1到3年是5.49%,3到5年是5.58%,5年以上是5.76%。
經濟上行,通脹低位,貨幣政策寬鬆,利率處於絕對底部的大背景下,股票市場上證指數全年跌了17.5%,
下跌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還是“國有股減持”,市場一直受到這顆巨雷的壓製,聽到一點風聲都要暴跌,什麼減持方案都讓股民恐慌。
第二個影響股市的利空是稅收問題,去年改為企業所得稅由中央和地方分享,各50%。相當於減少了地方稅收收入。去年國內gdp增長9.1%,但並不等於上市公司盈利非常好,大部分交了稅,加上這年是投資驅動的增長,讓企業資本支出大增,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統計表明,國內121家證券公司所屬2000多家證券營業部的八成去年虧損,浮動傭金製的實行更是為券商的經紀業務雪上加霜。
實際上,由於以往的“壟斷效應“和市場泡沫,國內券商一直在享受這高額的收益。如同溫室中長大的小草,在這種“溫室環境“中券商並沒有培養其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一旦市場發生大規模的動蕩,券商很難不受衝擊。
從長遠來看,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內金融服務業的競爭必將變得極為激烈,在溫室中長大的券商能否經受這種考驗顯然值得懷疑。在優勝劣汰的市場原則下,券商被淘汰出局幾乎是大勢所趨,所要研究的無非是時間、規模、數量和影響罷了。
至少從目前看,國內證券市場仍然泡沫堆積,難以恢複元氣,這必然使得下半年券商的盈利能力再受考驗。
孫健預計,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第二、第三家退市的券商就會浮出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