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也就是這次見他,他雖然給我們講述了蜈蚣島的事情,但是總覺得老人像是隱瞞了什麼。
他開始說,蜈蚣島就是阿鼻地獄,到處都是血水、濃霧、怪物,而且懷疑蜈蚣島就是一條巨大的魚,但是後麵又不承認了,還說自己根本就沒有到過蜈蚣島,花格子說的那些都是他騙他的,顯得非常荒謬。
所以我很懷疑,這個字條是老人偷偷塞給我的。
可是,他又是為何要塞給我這個呢?
當然了,我不是第一次收到這種提醒了。
在我們去西雙版納的路上,我就收到過一個類似的字條,上麵寫著“小心山魈”。
不過現在看來,那個字條確實有些扯淡了,在湄公蛇窟的探險中,山魈就是在最後出現了一次,打了個醬油,而且還屬於幫了我們,有啥好小心的呢?
我歎了一口氣,翻了個身子,想著這些天的事情。
這一次來到南海,感覺比上幾次要危險得多,更像是時時刻刻都處在敵人的監視之下。
從我接到老孔的電話開始,那種強烈的被監視的感覺都存在了。
在火車上,我們還遭到了攻擊,現在想想,會不會也是一種其他方式的警告呢?
想了又想,越想越頭疼,在床上又折騰了一會兒,我終於睡著了。
迷迷糊糊睡醒,差不多就到了下午。
這時候,那個老光棍溜溜達達也迴來了,一臉色迷迷地看著我們,問我們昨天晚上怎麼突然就不見了,是勾搭誰家媳婦了?他當時怕我們沒地方,專門跑外麵混了一宿,給我們騰出的地方。
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沒理他,左右看了看,瞎子不在,就問他,瞎子去哪兒了?
老光棍說,那個黑大漢啊,誰知道他去哪兒了,估計去搞誰家小媳婦了吧!不過就他那樣啊,有點兒夠嗆!
我沒理他,又問他吃啥,他笑瞇瞇地又弄出來一大鍋海鮮,招唿我趕緊吃。
第519章這是什麼?
這海鮮再好,也架不住天天吃,我一天三頓,都要吃吐了,問他能不能下頓飯改改夥食,弄點兒文昌雞啥的,我可以加錢。
那老頭沒本事弄,還嘴硬,偏說這海鮮可是好東西,壯陽的,那些烤大腰子根本沒用。放心吧,我吃了以後嗷嗷管用,絕對讓那些小媳婦給我跪了!
我好歹對付了幾口,又問他瞎子去哪兒了,老頭朝海灘那看了看,說那黑大漢去海邊捉魚去了。
聽到捉魚,我來了興趣,問他怎麼這個時候捉魚。
他說,我們這邊捉魚,都是跟著海水來,海水退潮,我們就去撿貝殼、捉魚,海水漲上來,我們就迴到岸上織網。
我說,不是都說早晨才退潮嘛,大清早去趕海,怎麼改到下午了?
那老頭荷荷地笑,說我一看就不是在海邊生活過的。這漲潮和退潮吧,每天各有兩次。在每個農曆月的十五、三十的早上六點,下午六點時,潮位會降到最低,而在每天上午十二點,以及淩點時漲到最高。
他瞇著眼看了看太陽,說,那黑大漢,就是等著下午退潮時下去捉魚呢!眼看著太陽要落山了,差不多就是這塊兒了!
聽到捉魚,我就想起了童年時在成都捉魚的事情,哪裏還顧得上吃飯,趕緊催著他趕緊走,咱們也去捉一些!
那老頭也樂得看熱鬧,放下飯碗,帶著我去了海邊。
到了海邊,沙灘上好多人都坐在沙灘上,像是在曬太陽,瞎子也在那兒光著腿坐著。
我過去拍拍他:“捉到了嗎?”
瞎子說:“咳,等了半天了,這海水還沒下去!”
抬頭看了看,前麵全是海水,唿啦唿啦朝著岸邊打過來,又退迴去,根本看不到有魚的跡象,心裏也有些納悶,這麼多海水,這魚要怎麼捉呢?
正想著,有人叫了一聲:“退潮了!”
抬頭看看,那潮水一次次撲過來,力度明顯比以前小了許多,很快露出來了大片大片的沙灘。許多拇指大的小銀魚,來不及迴到水裏,就被留在了沙灘上,活蹦亂跳。
我和瞎子興奮了,趕緊衝過去,在那撿魚,撿了一條,又撿了一條,不一會兒就撿了幾十條。
迴頭看看,那些漁民卻沒有一個人動彈,依舊在那懶洋洋地曬著太陽,還有人看笑話似的看著我們。
瞎子說:“他們看咱們幹啥?”
我說:“估計是嫉妒吧,別管他們!”
兩個人埋著頭,繼續歡快地撿著小魚,就在我們撿小魚的一會兒,那潮水唿唿往下退,很快退出了一大塊灘塗,露出了漁民提前插在海中的大塊大塊的漁網。
潮水退去,那魚兒全被留在了沙灘上,各種魚兒,大大小小都有,一個個在沙灘上活蹦亂跳,長著大嘴,就在那等著人來撿。
這時候,沙灘上的人才一哄而下,一個個隻管朝那又大又肥的魚撿,很快每個人都捉了大大桶,就剩下我和瞎子在那幹看著,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我們兩個人不由傻了眼,這哪裏還叫捉魚,這分明就是撿魚嘛!
就在這時候,瞎子突然蹲下身,從沙灘上撿到了一個東西,對著陽光照著。
我隨意看了一眼,不由臉色大變,問他:“這,這是什麼?!”
第520章又是假的
瞎子手裏的東西,竟然是一塊樣式古怪的手表。
這個手表的樣式很古怪,比普通手表要大一些,裏麵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小指針,全是英文,我也不大能看懂。
瞎子說:“這是啥表,咋看不到時間?”
撓撓頭,我說:“以前在卡西歐專櫃看過類似的,好像是啥氣壓表,就是裏麵帶指南針、氣壓儀啥的東西,防水,防壓……對,這玩意好像是一個運動手表!”
瞎子答應了一聲,想給它扔迴去,隨口問我:“這玩意值錢不?”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