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燒起來的大火,不知為何,我仿佛感覺到自己的性命就在烈火中燃燒一樣,淚水嗒嗒地落下來了。
我坐在屋簷下,看著漸漸西沉的太陽,生出了一股少年的憂傷。我怕爺爺看見,扭過頭去。
下午,我又喝了一副草藥,是用車前子蛤蟆衣熬出來解暑的湯藥,清涼而甘苦,卻依舊解不開我心中對於蠱蟲的感傷。
到了晚上,爺爺出去采些草藥和露水。
我坐在屋前,看著滿天繁星,思緒雜亂,迴想這兩天發生的事情,感覺就像是一場夢一樣。
那個用假錢的壞人,丟了自己的性命,會不會和我自己有關係;金蠶因我而死,爺爺燒死的蠱蟲是不是也會和我有關係,蠱到底是好是壞?
就在我沉思之際,院子的灰燼和瓦罐之中,傳出了一股細微的聲音,瓦片漸漸地裂開,像是有什麼動靜。
我立馬就站了起來,強大的好奇心戰勝了內心的恐懼。
我找了一個木棍,走了上前,輕輕地將碎片剝開,在最底部的一個黃色罐子裏,有一隻蠱蟲似乎還沒有死去,那求救的聲音就是它發出來的。
怎麼辦,爺爺不在家中,萬一蠱蟲忽然襲擊我,那我豈不是遭殃了,我不由地心想。
我再聽了一會,發現聲音十分地微弱,想來已經奄奄一息,怕是不能再傷害我了。
我握著木棍的手有些發抖,烈火與陽光下存活下來的蠱蟲,會是一隻什麼樣的蠱蟲呢?
我有些心軟,不忍心葬送一隻生靈,或許它跟我一樣,都是性命垂危,沒有多少日子了,何不將它救起來呢。我死了有它陪伴,它死我也能將它埋葬。
一想到這裏,我倒生出了一股同病相憐的感覺,好像救下這烈火中的蠱蟲,就是救下了我自己。
我轉身跑到廚房裏麵,找了半天,才找到了一個小竹筒,又用一張小布片繞成一團,可以用來塞住竹筒。
我謹慎地迴到了火灰邊上,喊道:“小蠱蟲,不管你是什麼來曆。我暫時將你收起來,你可千萬不要讓我爺爺發現了,他還是會燒了你的!還有,我救了你……你可不能咬我……對了,你咬我也沒有用。我爺爺會救我的。那咱們說好了。我趴在地上,把竹筒伸過去,你從火灰中爬出來,鑽到竹筒裏麵去……快,不然我爺爺采藥迴來了的……”
我喊了一會,那蟲子並沒有動靜。我心中笑自己,一隻蠱蟲,如何能夠聽到人話呢。
我隻能耐心地趴在地麵上,持著小竹筒伸過去,地麵灼熱,我很快就汗流滿麵,等了幾分鍾,那小蟲子開始又了動彈。
它的身子被烈火灼燒,已經完全熏黑,黑蒙蒙地一片,再加上天黑的緣故,根本就看不清楚模樣,隻感覺黑暗中,有一隻微弱的生命在爬動,在艱難地求生。
整個動作緩慢,等那小蠱蟲進入竹筒之後,我以最快的速度將竹筒給塞住了。那小蠱蟲終於停止了哀泣,變得安穩起來。
屋外傳來了腳步聲和黑狗的吠叫聲。我連忙把竹筒收起來,就放在口袋裏麵,迎到院子門口,裝作若無其事,道:“爺爺,又采了什麼藥迴來?”
“你怎麼一臉的黑灰?”爺爺問道。
我心想糟糕,肯定是剛才趴在地上,沾上了黑灰,忙撒謊說:“剛才揚風,灰燼落到我的臉上了。”
說完後,我吐了吐舌頭,今天一連說了兩句謊言,實在是有些不應該,但小蠱蟲沒有被爺爺發現,我心中還是格外地高興。
爺爺並沒有在意,忙著去煎草藥。我喝了草藥後,漸漸地睡了過去,整個夜晚變得十分地安寧。這麼多年來,從沒有像今夜這般睡得安穩。我身邊小竹筒裏的小蠱蟲,倒也沒有什麼動靜。
次日一早,爺爺就開始忙碌起來,將碎片罐子全部挖坑深埋,又把院子裏的雞鴨鵝送給白水村村民。村裏的交通不便,已經不少人搬下山去,依稀幾戶人家,也都是不忍離鄉痛楚的老人。爺爺和他們感情深,說了一上午的話,迴來時眼睛已經有些發紅。
到了下午,爺爺收拾了一個包袱,門上掛上一把銅鎖,帶我離開了白水村。
此去經年,不再歸來。
而之所以燒死蠱蟲,是因為爺爺決定離開再也不迴來,蠱蟲帶不走,留下來會成為禍害,就用烈火燒死了。
“爺爺,你哭過了嗎?”我問道。
“哭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那孫大聖西行取經,哭了幾十迴。我蕭棋是個糟老頭,比不上那大聖爺……”爺爺說。
我點點頭,似懂非懂。爺爺加快了步伐,從一條小路離開了白水村。而後走一條小路下山去鎮子……
山路難行,布滿了雜草,一路上,有不少百足蟲,蜈蚣、馬陸,土蛤蟆野蜘蛛。
到了天黑的時候。
我們迴到了小鎮,我們沒有馬上迴家,而是去了河道。
爺爺說:“咱們先去舊河道,解開你心中的夢魘。事情的因果解開後,再找出你體內蠱蟲的來曆,徹底解開你的生死劫。”
第五章、第一隻蠱靈
爺爺說完話,加快了步伐。
我有些不安,生怕爺爺看出我口袋裏裝著竹筒,看出竹筒裏的小蟲兒,忙低著頭跟了上去。
黑狗四處跑動,格外地興奮。
夏季雨水多,河道水流流淌。河邊的草叢裏,正飛舞著閃耀的螢火蟲。
我們順著河道往上遊走,沿途燒了不少紙錢,點了不少燃香,算是給河道的孤魂野鬼超度的。
爺爺說:“這河道多年來都不正常,這次又有人淹死,而這人本應該是你的,可十塊錢換了一條性命。那人替你死了……”
聽爺爺這麼一說,我嚇了一跳,我當時的確想過,賣完冰棒後下河來遊泳的。
“啊,不會吧。”我腦袋一片嗡嗡作響,感覺自己隨時都要暈厥過去,“可是,他是壞人吶……”
我的心糾結得很,難道那壞人真的替我死了嗎?不會的,不會的,一定不是這樣的……
忽然,黑狗叫了起來,聲音極度地亢奮。
“小賤狗,不要叫。”爺爺嗬斥了一聲。
黑狗這才安靜,退到我的身邊。我看了一眼黑狗,發現他全身黑毛都炸起來,才知道事情不妙。
老話說,狗眼通陰陽,遇到不幹淨的東西,就會亂叫的。
我往前麵看去,就在河道拐彎處。一個高個男子正拉著小男孩,他們全身都在滴水,眼珠子都紅撲撲的。
“他來了!”我不由地叫道。
高個男子正是那個騙我的壞蛋,見到壞蛋,我的怒火就燒了起來。
爺爺驚訝地問:“你看得見他們嗎?”
我不由地點頭。
爺爺沒有再說話,而是往前走了一步,喊道:“蕭寧,你眼睛有點名堂。今天我再送一禮物給你,抓一個蠱靈給你。”
蠱靈,我不由地一驚,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為什麼要送給我呢。
後來我才知道,養蠱蟲的人,都會養一隻蠱靈,用來照看蠱蟲的,守護自己的安全。而爺爺早就知道我藏了一隻他的蠱蟲。
爺爺這一聲暴喝十分盛氣淩人,稻田和林子棲息的白鷺鷥驚飛,水田裏的青蛙也“咕咕”地跳遠了。
爺爺動作很快,那“壞人”衝了上來,動作非常兇猛。
爺爺從包袱裏取出一張靈符,“嗖”地一聲,貼著高個“壞人”身上。那張靈符冒出一股綠光,“壞人”隨風而散,消失在安靜的河道上。
在我看來,壞人雖然兇猛,但我爺爺更加兇猛,幾乎在一瞬間變成了一個惡人。
“蕭寧,惡鬼怕惡人,你要記住這話。”爺爺喊道。
我不由地打了一個哆嗦。
爺爺也不停頓,左腳和右腳交錯上前,整個動作變得更加淩厲和迅猛。
那矮個男孩散發著紅色的煞氣,也沒躲過爺爺的一擊。多年之後,我才知道爺爺的本事,世上沒有人能比得上。
男孩被爺爺扣住。
爺爺喊道:“咬破你右手中指的鮮血,滴在它的身上,快!”
我心中一震,衝上前,咬破手指,鮮血滴在了男孩的身上。
那男孩滾動了一下,臉部扭曲,最後漸漸恢複了正常,隻是一雙眼睛絲絲地看著爺爺,牙齒還在磨動,發出了可怖的聲音。
那一雙紅色的鬼眼睛,異常地詭異,像是要把人吃掉一樣,簡直就是攝魂奪魄的功效。那個高個“壞人”下河遊泳,就是被男孩勾走了魂魄。
我不知從哪裏來了一股強大的勇氣,死死地盯著鬼小孩。我用盡了所有力氣,甚至感覺蟲影從我眼前閃過。
不知道過了多久,那男孩低下了腦袋,後退了兩步。
“蕭寧,以後他跟著你,不敢反你。你帶著他走,或許能讓他修修功德,早入輪迴。”爺爺說道。
“蕭棋……我恨你……”那男孩咬牙切齒。
“你不用恨我。命運自有定數,恨我也沒有用。”爺爺說。
忽然之間,鬼男孩撲騰而上,一把將我撞到在地上,一雙濕漉漉的小手掐住我的脖子,露出猙獰的表情。
爺爺站在一邊,沒有靠上前,而是喊道:“蕭寧,你已經滴血在他身上,不用怕他,你的眼睛可以對付他……他已經是你的蠱靈了。”
我肺部的空氣漸漸地變少,耳邊傳來爺爺的話。
我喝道:“還不快給我滾開。”
鬼男孩一彈而開,落到河道邊上,煞氣變弱了不少,跪在地上,一聲不吭,抬頭看著我,眼中多有不甘心,卻沒有辦法,目光斜視著爺爺,咬牙切齒地說:“蕭棋,我恨不得要你的性命。幾十年過去了,我都沒有辦法超度……一切都是因為你。”
爺爺道:“跟著蕭寧,有了造化,你就會超度的。你這小惡鬼。你要是敢害我孫子,我必定繞不過你。”
爺爺金剛怒目,那鬼男孩徹底不敢吱聲,從地上爬起來,跪在我麵前,畢恭畢敬地說:“我願意跟著你,願意做你的蠱靈!”
我看著鬼男孩,見他通紅的雙眼,不知他和爺爺有什麼仇怨。
我說:“你跟著我那就跟著我吧。”
爺爺說:“但凡養蠱的人,都會養一隻蠱靈,用來照看自己。這惡鬼怨念多年,今日就當我送給你了。那隻你帶走的蠱蟲,就留在你身邊。若我不行了,你自己要養蠱救自己……”
我連忙吐了舌頭,沒有想到,爺爺已經知道我身上的竹筒,知道裏麵藏著一隻黑蠱蟲,還送了一個惡小鬼當我的蠱靈。
就在這時,鎮子西邊冒出了一股火光,照亮了半邊天空。
我抬頭看了過去,那邊正是我家的地方。
我不安地叫道:“爺爺……快,我們家著火了。我娘還在家中。”
喊完之後,我不顧一切地跑了出去。
爺爺飛快地追了上去,一把將我拉住,說:“不要著急。這火是你娘放的,我們去鎮外等她,我們今夜離開小鎮。不然仇家就要追上來了……”
我半信半疑得看著爺爺,心中忐忑不安,以至於忘記了有一隻鬼蠱靈跟著我。
大火熊熊燒起,整個小鎮熱鬧起來。
我和爺爺等在鎮外,過了一會,娘穿了一聲黑色衣服,提著一個小箱子走了出來。
我見娘平時無事鬆了一口氣,又擔憂沒有家可以住了:“娘,我們沒家了,以後要去哪裏啊?”
娘笑著說:“隻要活著,就有希望,咱們先離開這裏,治好你的病,咱們再迴來。”
爺爺已經走在前麵,背影十分孤獨。月光照下來,一切都那麼遙遠,黑狗倒也聽話,靜靜地跟著爺爺。
我們一行人,順著國道往武漢方向走去。到了天亮的時候,我們在下個小鎮坐上了班車,離開了生活十三年的故鄉。
幾個小時後,我們到達了武漢。正是中午十分,武漢市四大火爐之一,格外地炎熱。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