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隨著京城局勢漸漸穩定,楊廣的十二衛軍又重新掌控了京城東宮六率府兵甲入庫,士卒歸營,又和從前一樣,東宮之官開始清閑起來。


    這天上午,彤雲密布,天空陰沉,一場讓人期盼了很久的雨眼看就要下了,楊元慶在一名宦官的引領下,匆匆走進了宣政殿,走到偏殿廣場臺階前,宦官笑道:“楊將軍請稍候,咱家去替你稟報。”


    “多謝公公。”


    楊元慶站在臺階下等候,不多時,臺階上傳來侍衛高喝:“聖上有旨,宣楊元慶覲見!”


    楊元慶迅速整理一下衣冠,快步走上臺階,跟隨兩名宦官向皇帝的禦書房走去。


    禦書房內,楊廣在忙碌地批閱積壓的奏折,今天是他迴宮的第二天,事情異常忙碌,這時,一名宦官走進房間低聲稟報:“陛下,楊元慶來了。”


    “宣他進來!”楊廣忙得連頭都抬不起,身旁從各地送來的奏折堆積如小山一般。


    片剽,楊元慶走進禦書房,躬身施禮道:“臣楊元慶參見陛下!”


    楊廣終於放下朱筆,看了楊元慶一眼笑道:“朕的尚方寶劍呢?可以還給朕了吧!”


    “迴稟陛下,剛才已經交給符寶郎。”


    “本來昨天就打算召見你,但朕這兩天實在太忙,你看看這些奏折。”


    楊廣指了指旁邊堆積如山的奏折,苦笑道:“不少奏折都是幾個月前的,朕也不怪他們,實在是大隋疆域遼闊,傳遞消息不快,朕在外出巡,其實也是為督促地方官修建道路。”


    楊廣這句話倒是說得不錯,去年楊廣北巡河東河北,為此幾十萬人開鑿太行山…將飛狐陘和太行陘再次加寬,極大地便利了從河東到河北的交通。


    而今年他巡視五原郡,又專門調動數十萬人修建了從隴右到五原郡的馳道,這條寬闊平整馳道的修建…使五原郡到長安的時間縮短了整整八天。


    “微臣打擾陛下了!”


    “沒什麼,朕也要接見官員,不能一直批閱奏折。”


    楊廣輕輕靠在禦榻上,閉上眼睛,放鬆緊張的頭腦,似乎把楊元慶忘記了,過了良久…他看了一眼楊元慶,這才歉然笑道:“朕忘記了,你求見朕有什麼事嗎?”


    楊元慶躬身道:“微臣懇求陛下同意,允許臣辭去文官之職。”


    楊元慶現在就擔任兩個職務,一個是東宮左右衛侍率,另一個是文散官銀青光祿大夫,散官隻是一種身份,並不管事…但銀青光祿大夫卻是從三品的高官,當然,散官和職官的品階並不一定對稱…就算散官是一品的光祿大夫,也未必能出任相國,比如楊麗華的女婿李敏,他出任光祿大夫,但他的職官隻是太常寺卿。


    散官在某種程度上,更是一種為官資格和資曆的體現,所以楊元慶得到銀青光祿大夫的散官,這便引起了滿朝大臣一片嘩然,像裴矩幾十年的老臣,他熬到的職官之位也不過是銀青光祿大夫…而楊元慶的父親楊玄感,出仕二十年,也隻得到一個正四品的正議大夫,比自己兒子還低一級,這便引起朝官們的普遍不滿,近百名朝官上書…要求聖上撤銷楊元慶的散官。


    像楊元慶以前封豐州總管,雖然朝中也有不少議論,但更多是驚訝,反對者卻沒有,因為那是軍隊的職務,沒有涉及到朝官們的利益,而散官則不同,這涉及到朝官們的麵子和尊嚴,所以反對者激烈。


    正是朝官們的激烈反對,使楊元慶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尤其裴矩也勸楊元慶辭去散官,他認為聖上這樣封官,對楊元慶並沒有好處,反而給他樹敵太多,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他,使他很多事做不成,一旦他稍微出點差錯,就會引發滿朝文武的彈劾。


    楊元慶也接受裴矩的勸告,求見楊廣辭去文散官之職,“臣資曆太淺,從未擔任過京官,陛下封微臣銀青光祿大夫,臣實在是愧不敢當。”


    “是真的愧不敢當,還是壓力太大?”楊廣微微笑道。


    楊元慶無奈地笑了笑,“都有一點。”


    楊廣又沉思了片刻,其實他這樣封楊元慶銀青光祿大夫,更多是利用楊元慶來試探朝官的反應,他在去年推行了一係列的大規模改革,包括軍隊、文官、職官、散官、爵位和勳官,這裏麵變化最大,同時涉及朝官利益最大的就是散官,職官隻是名稱改變,但實際上職務並沒有升降。


    而散官卻是涉及到每個朝官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去年改革時,散官改革引起的爭議最大,時隔近一年,這種爭議聲漸漸消失,楊廣就想知道,究竟是百官接受了他的改革,還是百官們都已經漠然?


    所以這次楊廣便用楊元慶來做個試探,封他為從三品的銀青光祿大夫,結果引起了滿朝臾武的強烈反彈,這就說明,百官們已經接受了他去年的改革,已把他的改革作為了新的規則。


    這個結果讓楊廣很滿意,其實就算楊元慶自己不提出來,楊廣也會找機會把他這個銀青光祿大夫之職降一降,別人都不好降,惟獨楊元慶好降,哪有兒子的職位比父親還高的道理?就像當年楊素和楊玄感同為柱國,引來滿朝非議,楊玄感隻得請求自降一等,有先例在前,楊廣找得到借口。


    楊廣點了點頭,“你父親隻是正議大夫,而你卻為銀青光祿大夫確實不妥,既然你自己提出來,朕就降你兩級,改封你為從四品通議大夫,但這個通議大夫也至少要熬十五年以上的資曆,估計還是會有很多人不滿,但朕決定不改了,這次平息京城混亂,揭發齊王養私軍的陰謀,你立下大功,朕會另外封你。”


    “臣謝陛下之恩!”


    楊廣背著手走到地圖前,望著土地遼闊的西域,他登基這幾年,北部穩定住了突厥,東麵打擊了契丹和琉球,南麵征服林邑,現在他的目光就投向了西部,現在國力強盛,財力雄厚,軍隊士氣高昂,開拓西域的時機到了。


    楊廣迴頭看了一眼楊元慶,微微笑道:“在大利城一戰,你其實立下了兩大功勞,一大功勞是擊潰薛延陀軍,守住大利城,揚我大隋國威,而另一大功勞就是你聯係到契,並使契可汗入京接受我大隋冊封,成為我大隋藩屬,正是契的歸順,使朕下定決心開拓西域楊元慶大概已經明白了,楊廣是想讓自己出使西域,但這也是他所期盼,大丈夫能為國家開疆辟土,名垂青史,更重要是,隻有出去,他才有機會掌握軍權。


    他立刻躬身道:“臣願為陛下分憂!”


    楊廣笑了起來,“很好,你果然不負朕之所望。”


    他立刻令道:“把朕的地圖搬上來!”


    立刻有十幾名宦官從隔壁將一幅巨大木刻地圖抬了過來,這是裴矩去年赴西域後,由百餘名工匠按照裴矩繪的西域地理圖耗時半年才雕刻而成,長兩丈,寬一丈。


    宦官們又取來一架巨大的木架,將木雕地圖掛上木架,所有人都退了下去。


    楊廣對這架地圖已經無比熟悉,他用木桿指著地圖道:“西域其實是由三大勢力組成,西北是西突厥,中間是特勒諸部,而東麵則是吐穀渾,在這三大勢力中,特勒諸部因為契的緣故願意依附我大隋,以擺脫西突厥的統治,去年裴矩已經奉旨出使西域,已經聯絡了鐵勒各部,但問題是吐穀渾卻阻礙了大隋和西域聯係。


    吐穀渾不僅占據了西域大片領土,還暗中和西突厥結盟,朕已經得到了啟民可汗送來的消息,西突厥處羅可汗和吐穀渾伏允可汗在去年十月結盟,他們約定聯合對付大隋,在戰勝大隋後,西域鐵勒各部歸西突厥所有,而河西走廊則歸吐穀渾所有。”


    說到這,楊廣忍不住冷笑一聲,他又將木桿指到了青海西麵的一座城池,這裏是吐穀渾的都城伏俟城,又道:“所以朕決定在明年禦駕親征吐穀渾,徹底滅了吐穀渾,將大隋的疆域再向西延伸萬裏。”


    說到這裏,楊廣又笑著問楊元慶道:“你能想到自己的任務是什麼嗎?”


    楊元慶沉思片刻道:“臣以為是截斷西突厥對吐穀渾的支援之路。”


    楊廣撫掌大笑,“不愧是朕的愛將,果然目光深遠,很有戰略頭腦。”


    楊廣又指著敦煌以北的一片地域道:“西域一共有四十四國,絕大部分都是臣服於契,但有一個關鍵之國卻臣服於西突厥,就是這裏!”


    楊廣用木桿重重點了點,“這個小國叫做伊吾國(今天新疆哈密),它正好位於西突厥和吐穀渾之間,它臣服於西突厥,去年西突厥和吐穀渾的結盟,就在伊吾國進行,所以朕要進攻吐穀渾,就必須要先攻下伊吾國,斷絕西突厥和吐穀渾聯係,去年啟民可汗已經答應,和大隋聯合進攻伊吾國,朕要讓伊吾國成為大隋的第一百八十六個郡,伊吾郡,元慶,這個任務,朕交給你了。


    楊元慶肅然施禮,“臣願為陛下效勞!”


    “好!朕加封你為左驍衛將軍兼玉門道行軍總管,與啟民可汗聯合攻打伊吾國,十天後出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下梟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月並收藏天下梟雄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霞浦县| 江源县| 敦煌市| 浙江省| 宁安市| 贡觉县| 奈曼旗| 四川省| 松原市| 监利县| 元氏县| 潮州市| 澄城县| 拜泉县| 信阳市| 什邡市| 苗栗市| 盐山县| 永泰县| 高青县| 新丰县| 忻城县| 九龙县| 拜城县| 巍山| 平遥县| 高清| 武山县| 苏州市| 绥中县| 柳林县| 灵台县| 鹤峰县| 辽阳县| 西乌| 会泽县| 玉林市| 虹口区| 新晃| 驻马店市| 中阳县|